第七百三十三章 休想解綁(2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7114 字 10個月前

然而,大佬們也不傻,他們很清楚,文藝片和商業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

能夠拍好商業片的導演,往往還真的就難以駕馭那些小情小調的文藝片,拿不準那個調調。

於是呢,各大投資人也會觀察,一位在國際上載譽而歸的文藝片導演,往往不會受到他們的青睞。

因為,他們很清楚,善於拍攝商業片的導演,他們都十分會調動觀眾的情緒,明白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點在哪裡。

這種特長和文藝片導演擅長的領域完全不搭噶。何必相互勉強?

然而,亦如吳迪這般從演員轉型成為導演的人,他們往往都會很關注觀眾們的需求。

拍電影,便把觀眾們想要看到什麼擺在首位,把自己的那些炫技和情感表達放到後麵。

他們往往也不會選擇拍攝文藝片,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自然不會做。

一起手,便是商業片,雖然可能題材類型不同,但是,歸根究底是要以觀眾們的需求為創作的出發點的。

有了這個出發點,就可以把文藝片導演和商業片導演明確的區分開來了。

文藝片導演他們才不會管你觀眾喜歡看什麼,他們關注的都是自我意識的表達。

還要端著點藝術家的架子。

然而,演員轉型的導演,往往就沒有這樣的心理包袱,他們可以很絲滑的進入商業片領域,尋找合適的題材進行拍攝。

隻要一兩部下來積攢到口碑,甚至是獲得票房大爆,不愁後續投資滾滾而來。

把名導之女打造成一個導演的品牌,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沒什麼難度,更何況,現在的張楓已經有一部賣座電影在手,還是新鮮熱乎的,就更加容易了。

能夠把吳迪這樣演員之路還沒有混明白的人打造成名導符號,那才叫真本事。

“你真的要去拍電影,當導演?”

關鍵時刻,係統還是掛念著吳迪的。

張楓去忙活自己的事,吳迪呢,也正準備和思思聯絡一下,早日把簽約的事項確定下來。

雖然之前吳迪是覺得,自己的公司剛剛起步,容不下思思這尊大佛,但現在,他已經改變了想法。

反正這也是思思自願的,更何況,目前也確實沒有看到其他強有力的公司和她洽談。

那麼,合作一下,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吧。

結果呢,還沒來得及打電話呢,係統卻跳了出來,一副惋惜的樣子,吳迪嘖嘖然。

“當導演多好,這也是為未來鋪路,你看,這一次,一旦我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務,你我也就算是要分家了,我也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發展道路了。”

這還沒拆家呢,吳迪這就已經開始暢想未來了,怎能不讓係統傷心?

“不覺得可惜嗎?演員的事業發展的很好的,我相信,以後就算是沒有我幫忙,你也一樣可以發展的很好。你這樣好的勢頭,跑去做導演,實在是太浪費了。”

這個話說的,吳迪可就不同意了。

“那你認為,什麼時候合適?”

“總不會是我人氣陷入低穀,完全沒有戲拍的時候,才合適吧!”

“你彆拿我開玩笑了好不好?到時候,我連演戲都接不到好劇本,又如何可以拿到好劇本去做導演?”

這還……真的是個問題。

很多演員轉型的導演,還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那就是自導自演是主流。

也就是後世所說的,自己造餅。

自己執導,自己演,這樣一來,如果票房成績夠好,口碑也不錯的話,對於兼具導演和演員雙重身份這個人來說,就等於是雙重加成。

一方麵呢,是作為導演的實力得到了市場和觀眾的認可,慢慢的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口碑,另一方麵呢,作為演員,自產自銷,自己導演的電影,自己主演,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當然也要算在個人的頭上。作為演員,個人的累計票房也會蹭蹭的往上漲。

相較而言,這個時代,演員個人的商業價值還是要比單純的導演大得多。於是,一位票房成績好的演員,還是如今電影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大導演,可想而知,這個人的商業價值會達到什麼樣的高點。

這絕對是一場隻賺不賠的買賣。

當然,一定是要做成功了再說,如果不幸遭遇票房口碑滑鐵盧,那麼,這種雙重身份對於演員本人的根基也是很傷的。

不過呢,這些都是後話,現在,吳迪的手裡還有多部存貨,況且,那邊還有海哥的邀約。

就算是他想執導電影,也總要等到把這幾部電影都搞完才行,急不得。

“急流勇退,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既然吳迪這樣說了,係統也不好再強求什麼,畢竟,他也隻是係統,管不了人間的事。

作為人類,吳迪想要如何選擇,就算是他下一秒宣布再也不和係統合作,係統也隻能被動承受。

至於後果,那是吳迪要承受的,和它係統倒是沒有什麼關係。

“大學生電影節的事情怎麼樣了?不是報名了嗎?為什麼沒見你去參加?”

係統會知道這件事,吳迪並不驚奇。

關於吳迪的隱私,他和係統之間一直保持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你知我知就可以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