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於公司的傷害,是很大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可以預期到的損失。
除此之外,思思離巢,對於公司整體的形象也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你看,思思也算得上是你公司的元老了吧,那麼老實的一個人,在你的公司都呆不住。
這說明了什麼?
這足以說明,你的公司運營有問題!思思的離開,對於K總這樣的公司,規模有限,資金實力並不是非常雄厚,十分依賴市場口碑的,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業內不可避免的要懷疑K總的公司到底實力還有幾何?
還能不能繼續運營下去。
本來嘛,公司的日子就已經不太好過了,思思還執意離開,這無異於是雪上加霜。
其實呢,對於公司如今的困難局麵,思思也確實是要負上一定的責任的。
作為公司的元老,大前輩,不論在任何公司,尤其是在演藝圈,大約都是需要前輩帶後輩的。
你想想看,當初思思剛剛做主角的時候,為了捧她,K總不是也費勁心力的找了很多業界還算是極有口碑的男女明星來抬轎嗎?
如果那個時候,公司旗下就已經有很多知名的演員,那麼相信,這些人也會和新人思思配合來拉抬她的。
然而,同樣的責任落到思思的身上,她卻不願意承擔,或者說,並不能心甘情願的承擔。
這難道不是社會性的失職?
這還不說,這麼多年,K總可以說是把滿腹的熱情都傾注到了思思的身上,對她,不說是親女兒了(當然了,K總原本也沒有女兒,思思的年齡也對不上。)也可以算是半個乾女兒。
真的是儘心儘力,把所有的資源都堆到她一個人的身上,當然了,K總會這樣做,自然也不全都是因為私心。
當時來講,公司本來實力就比較弱,也沒能簽到更好的年輕人,思思毫無疑問是那一撥年輕演員當中,資質最好的。
而她本人也可以說是比較爭氣,雖然演技沒能達到頂層,也沒有修煉出來,但是,在電視屏幕上一出現,就以其獨特的清新淡雅的氣質從眾多小美女當中脫穎而出。
獲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一出道,就人氣急升,讓K總的公司立刻扭虧為盈,賺了不少的錢。
也算是對得起K總對她的栽培。
幾年以來,這種合作關係一直都是運作的非常良好的,思思呢,能掙錢,給公司帶來不小的收益,K總呢,就儘可能的往她的身上堆資源。
K總一意孤行,公司裡麵也不是沒有人提醒過她,你這樣做,很危險。忽視了其他新人的培養。
但是,說的再多,K總也依然聽不進去一個字,主要是,思思也確實很聽話,一直以來,基本上是K總說什麼,她就照著做,極少忤逆。
就算是換個人培養,誰也達不到她那種境界,於是,K總也不想在其他的藝人身上耗費太多的心血。
結果怎麼樣?
現在不是可以看到惡果了嗎?
思思不肯續約,K總想要立刻找到一個可以培養的藝人,尤其是女藝人都找不到。
所以你看,K總想要更多的利用思思,也算是情有可原的了。
現在很多業內也在等著看K總的笑話,觀望她的後續手段,所以,儘可能的把思思去新公司的消息拖得時間越長也就越好。
維持一個公司的形象。
雖然一切都是暫時的,雖然思思不可能續約,也不可能不去簽約新公司,但隻要一切還沒有塵埃落定,公司就還有運作的空間。
至少,K總和思思的新仇舊怨,下一個東家,還有如今又選擇和K總合拍電視劇,會不會續約等等。
都會引出一大波的討論,那些可都是白撿的熱度,為什麼不保持一下?
這就好像是,一些大明星,明明那些報道的緋聞全都是小作文,根本不是真的。
但是,當各種新聞鬨的沸沸揚揚的時候,雙方也並不會出來辟謠,很多時候,甚至是主動配合炒作。
一起吃個飯啦,一前一後走出酒店大門啦,凡此種種,手段多樣。
很多事情都不容易說得準,但感情的事,當事人雙方還能不知道是真是假嗎?
當然清楚了!
既然清楚,又為什麼要這樣做?
那當然還是為了熱度了。
你看,
隻是苦了我們吳老板,在這新公司創建的關鍵時刻,這位公司唯一有可能拉到的大牌明星,居然還要等一等再簽約。
這也就是思思啊,隻有她這樣的人,才會乾出這樣的事情來,K總也就是吃準了她的這種性子,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
結果呢,居然還次次都能得逞。
這件事,完全不需要這樣操作的嘛,就算是賣給K總一個麵子,那也大可以把合同先簽好,大不了,等到他們電視劇的宣傳期過了,再宣布就可以了。
這樣雙方都好做。
隻要不放出消息,秘密簽約,那些狗仔,小報記者,還能生了順風耳,千裡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