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隻是互相攀比,停留在口水仗的階段,但是,等到時機成熟,粉頭就會出手,引導著小粉絲們熱血沸騰的幫著大明星們搏銷量。
從他們代言的便宜商品,牛奶、飲料之流,再到貴價產品,衣服、包包,全都算上。
總之就是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從拉踩到賣慘,或者是頤指氣使的要求超過某某家之類的話術,簡直是不能枚舉。
總而言之,在粉頭和粉絲的眼中,這些銷量就可以反映哥哥姐姐們的商業價值。
而他們的商業價值越高,他們就越容易拿到更好的代言,受到廠商們的重視,賺多多的錢。
而且,商業價值高了,那些大導演,大投資商也會將目光轉到哥哥姐姐們的身上。
說不定就可以競爭到更好的角色,拿到更好的劇本了!
在所謂商業價值的體係當中,粉絲越忠誠,為哥哥姐姐們創造的銷量越高,哥哥姐姐們的商業價值也就越高,商業價值高了,在業內的地位也就更高,就有機會參與到更好的影視劇製作當中。
所以,哥哥姐姐就隻有我們了!
我們必須一往無前!
我們必須傾儘所有,掏出我們的小錢錢,支持他們!
這是一個完美的邏輯閉環,尤其可以把那些正值青春期,旺盛的荷爾蒙無處發泄的年輕人的熱血引導到為自家哥哥姐姐衝鋒陷陣的活動當中。
毫無疑問,思思他們這一代的明星,正是吃到了這種粉絲經濟的巨大紅利。
為了自家的哥哥姐姐,粉絲可是很忙的,尤其是那種在粉絲群裡十分活躍的,甚至可以當上群主、管理員的,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就更加積極。
每天要做的事情可多著呢!
可以說,能夠在這種大群當中長久擔任管理一職的,要麼就是大學生,平時課業清閒,可以高強度上網。
要麼,就是職業粉絲,不是工作室人員直接冒充,要麼就是吃粉絲經濟這口飯的自由工作者。
每天,打開一個當紅明星的大型粉絲群頁麵,便可以看到,首先就是要簽到。
這種東西雖然毛用都沒有,但是卻可以提升哥哥姐姐們的熱度值,證明我群活人多。
接下來就是把任務撒下去,哥哥姐姐的新電影、新電視劇要上映了,這個總是要宣傳的吧。
對於粉絲來講,這是義不容辭的義務。
一般來講,這種任務是最受粉絲喜愛的,原因很簡單,又不需要花錢,隻要發一發數據就可以了。
這誰不愛?
一般來講,這樣的業務,通常都是交給群裡的底層粉絲,也就是那些中學生們來負責。
他們有的在評論區真情實感的誇,有的呢,則是領取粉頭寫好的吹牛小作文,手握幾個手機,拚命轉發。
除去這些業務,剩下的工作,可就更加的艱難了。
身為資深的粉頭,當然知道打擊對家的重要性。
粉頭在粉絲群裡的號召力可是很強的,完全可以做到指哪打哪,隻要他樹立了靶子,粉絲們就會跟著他撲上去撕咬。
不管是有沒有理由,隻要認定了是對家,是競爭對手,就可以打,就可以抄。
這些工作,那都是需要很多人來完成的。於是,如何有效的組織有限的粉絲完成無限的工作也同樣是粉頭們的工作之一。
做了這些不用花錢的,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那些需要花錢的了。
到了這一步的工作,積極參與的粉絲就會減少許多,很多粉頭對這樣的事情早就已經見怪不怪。
人嘛,都是一樣的,搖旗呐喊的時候,人頭是最多的,一到了要花錢的時候,往往就要三思而後行了。
一些小錢還容易號召一點。
比方說購買幾本雜誌或者是買一箱牛奶,衝一衝銷量之類的。
但很多需要花大錢的事情,想要鼓動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考驗各位大粉頭們實力的時候,也就到了。
比方說購買電影票,在2010年代,似乎購買一張電影票的錢也不會比一箱牛奶貴多少。
這還需要費腦筋嗎?
當然了。
你以為,這裡的電影票,就僅指一人一張嗎?
當然不可能了!
因為預約選座的購票方式,給了粉絲們很多操作的空間。打開購票網站,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家電影院相應場次的座位表,輕輕點幾個,就可以批量購買電影票。
購票網站才不會管你一個人買十張票,你最後要不要真的去看呢,人家隻管把票賣出去罷了。
粉頭們既然號召粉絲們購買電影票,當然是多多益善了,於是,為了支持自家哥哥,購買那些根本就用不到的電影票,粉絲們時常也要貢獻出幾百上千,甚至是幾萬元不等。
你要知道,這種購買行為,完全是把錢扔到水裡,連個響聲都聽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