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枚導演有一點好,雖然這一次,她在自己擅長的曆史題材電影上麵戰績不佳。
但是,她沒有像那些沒頭沒腦的導演一樣,一旦失利就開始沒頭蒼蠅似的亂撞。
這個題材沒拍好,立刻就去拍其他的題材,甚至是看到彆人拍哪個題材紅了,自己也立刻就去拍。
根本就不衡量自己的能力,也不看看到底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
古導的內核還是比較穩定的,雖然時常也有情緒暴走的時候,但總體來說,她很清楚自己的長處在哪裡。
這主要得益於多年以來她優秀的戰績,在古裝曆史劇這個領域,她有著不容置疑的驕人戰績。
這一點,就連一向和她不對付的老張海哥都不得不承認。
就是這麼牛皮。
而這一次,也不能說古導沒有吃一塹長一智。
她總結過了。
這一次的夫子之所以沒有獲得預想當中的成功,主要原因在於兩點,一個就是撞上了換皮。
誰讓換皮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呢?
自己選擇的題材還是保守了些,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而另一點,就在於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彆。
多年以後再次操刀拍攝電影,古枚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那就是,電影的篇幅確實是太小了些。
畢竟,古枚拍攝電視劇的年頭實在是太長了,太久了,這麼多年以來,她操刀拍攝的電視劇,往往還都是長篇的。
三十級起跳。
以一級電視劇四十分鐘計算,一部四十集的電視劇,整個片長大約就有1600分鐘。
而換算成小時製呢?
大概有三十個小時!
三十個小時!
而一部電影呢?
就算是算上篇幅較長的電影,充其量也就隻有兩個小時而已,也就是說,一部長篇電視劇的時長,相當於十五部電影!
可想而知,那個故事展開,該是多麼的順暢,起承轉合,每個環節都可以儘情的講述清楚。
表達清楚,還可以加入許多導演視角的片段,作為導演來講,可以發揮的餘地也更大。
多年以來,在電視劇領域的成功,其實已經證明了,古導的拍攝手法更加適合拍攝電視劇。
正是因為適合拍攝電視劇,所以,才能夠佳作頻出。
這些都是已經得到驗證的了,又為什麼要特意打破呢?
現在古枚也反應過來了,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想要打翻身仗,拍攝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也是一樣的。
何必非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去鏖戰呢?
還不如繼續撿起老本行,拍一部精品曆史電視劇,隻要還能出佳作,那麼,之前的小小失利,立刻就會煙消雲散。
沒有幾個人再會提起。
身為導演,一輩子至少要拍攝幾十部作品,誰又能保證部部都是精品呢?
就連老張都不能!
海哥那就更不用說了。
否則,饅頭怎麼解釋?
按道理說,海哥是最沒有資格嘲笑古枚的,古枚就是偶有失手,但也是可接受範圍之內,是存在於人們的想象力邊界之內的。
哪像海哥……
那饅頭爛的,都已經不能用言語來表達了,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圍,爛成了一代爛片的標誌。
作為國際知名的大導演,受到國內外影評人一致認可推崇的大宗師,海哥明明還沒有到老糊塗的歲數,卻拿出了饅頭這樣的作品。
當真是匪夷所思,大失水準。
可見,拍爛片是每一個導演都要經曆的過程,隻有經曆了,才會成長,就好像是古導一樣。
以往,她發展的實在是太順利了,一連幾年,佳作頻出,斬獲獎項無數,並且,作品還獲得了觀眾朋友們的一致好評。
對於導演來講,這才是最重要的。
以至於,稍稍失利,她也開始有些迷茫,竟然賭氣要拍電影。
這部夫子,雖然沒能獲得理想當中的好成績,但也不能算是爛片,基本上是保住了基本口碑。
古導算是驚險的闖過了一關。
接下來,是該重新計劃,給觀眾們一個驚喜了!
於是,古導就瞄上K總。
同是天涯淪落人啊!
思思簽約了吳迪的公司,把前東家甩了,古導一看到這消息,立刻就聯想到了K總的處境。
那肯定也是不太樂觀的。
而她們共同的敵人,便是吳迪無疑了。
不管初衷是什麼,現在敵人確實是同一個了,那麼,作為同時受到吳迪欺辱的兩位女性,她們難道不應該聯手嗎?
此刻,她們正在做的事,正是為了和吳迪對抗,在吳老板完全不知曉的地方,一個謀劃正在悄然進行當中。
這似乎也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大家打的都是明牌。
你吳迪既然簽走了思思,不管你們是提前謀劃的,還是臨時給思思接盤的,總而言之,你吳迪是觸到了K總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