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武打戲重頭戲(2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7065 字 10個月前

你想要把製作成本的風險甩出去,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要先把電視劇賣出去。

你連賣都賣不出去,還談什麼分擔成本?

不要看現在的電視劇市場紅紅火火,熱鬨非凡就以為自己一定可以成功,每一年,在恒店製作完成的影視劇大約就有上百部,甚至更多。

這還隻是在恒店一個地方,還有那麼多現代題材的電視劇,廣泛的在各大城市裡麵如火如荼的拍攝著。

甚至,也不是古裝片,年代片都要在恒店裡拍攝,還有許多是真實出外景的。

林林總總算起來,每一年製作完成的電視劇,甚至都有幾百部之多。

那麼多的電視劇,真的可以賣出去的又能有幾部?

況且,賣出去和賣出去還不同。

要想賺回本錢,至少也要賣到正經的衛視,上衛星的那種,如果想要賺錢,那至少也要在一線衛視上成功播出。

這樣才算是萬事俱備。

但實際上呢,很多電視劇不隻是賣不出去,缺乏真實的買主,甚至就算是賣出去了,也隻能賣到各個省市的地麵電視台,根本無法和更加廣大的目標觀眾群體見麵。

雖然是地麵電視台,但是,該給的錢也還是要給的,隻是,這筆巨款完全就不是一個數量級。

如果能夠賣到一線衛視,那麼,上百萬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價錢,甚至是到了2020年代,上千萬的售價也不是天方夜譚。

有了這樣的售價打底,製作方才更加容易收回成本甚至賺錢,才能有錢去開下一個項目。

但是,如果實在沒有銷路隻能甩賣給地麵電視台的話,那就真的是甩賣了。

說不定隻有幾十萬可以收。

那可是電視劇,製作經費至少也有幾百萬,這還是小成本呢!

賣價隻有幾十萬,連牙縫都填不滿,開什麼玩笑?

但是,市場就是如此。

電視劇有那麼多,而電視台就那麼幾十個,它們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你不賣,那我可以去找彆家買。

幾十萬你不肯,彆家還有幾萬塊就賣的呢,你看要不要試一下?

更何況,還有一些電視台更過分了,他們才不會買一輪播放的電視劇,那麼貴,又不見得就能有好的收視率。

還不如跟在那些一線電視台的屁股後麵,看看哪一部電視劇收視率好,受觀眾歡迎,我們就來買第二輪的播放權。

你要知道,就算是再受歡迎的,再大爆的電視劇,隻要到了第二輪播放,費用都會大幅降低。

所以,對於那些營收效益一般的衛視頻道,購買爆火電視劇的二輪播放權,其實是非常經濟劃算的行為。

當然了,對於那些電視劇的製作方來說,這樣當然是有利無害的。電視劇嘛,其實它的盈利方式還是很多樣的。

第一輪播放權搏一個好價錢,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第二輪,第三輪的播放權,同樣也是可以拿來賣錢的。

於是,來購買的電視台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普通的電視劇,沒有什麼賣點的,可以說,銷售前景是相當渺茫的。

很多電視劇製作出來,如果能夠在三年之內賣出去,找到平台播放,就已經算是重大勝利了。

很多電視劇,根本連一個良好的平台都找不到,拍完之後就石沉大海,更不要妄想能夠收回成本了。

所以說,一部投資巨大的電視劇,收回成本的壓力也是很大的,並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樣輕鬆。

然而,同樣的情況放到電影上,局麵很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能夠轉型導演的演員,必定是在電影這個行當上很有號召力的那種,至少也要有一定的知名度。

有了這樣的知名度打底,至少可以吸引一部分的觀眾走進電影院,這就是活生生的票房,這就是實實在在的鈔票。

投資商認什麼?

再多的宣傳,再多的營銷,最後無法轉換成票房的話,那都是白費。

一部電影的製作周期,一般來講會比電視劇短得多,同時,一般來講,一念之間,電影的產出量要比電視劇低得多。

這一年到頭也不可能拍攝幾百部電影,充其量,不過是七八十部而已。

而電影院是這樣一種生物,一年到頭,它需要很多的電影來填滿各個檔期。

這一點和電視台倒是挺像的。

隻要是在放映周期之內,電影院就不能空場,總是要安排適當的電影來播出的。

然而,電影院和電視台的區彆也在這裡,電影院是一個極端需要新鮮感的地方。

它不可能像電視台一樣,隻在一天當中的黃金時段播放新電視劇,而日常時段,上午下午就可以播放舊電視劇,時段自己安排。

電影院隻要是開著,一年到頭都需要放映當年的新電影,除了一些經典電影的重製版,或者是一些國外電影,早幾年就已經在國外上映過了,今年才被引進的,其他時段就彆想了,必須要新電影。

所以,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整體上來說,電影院對於電影的需求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說是供不應求的程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