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邏輯鬼才(2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10962 字 10個月前

“我這也是為了你著想,你想想看,我現在可都是在用你家的錢拍電影,這要是我輕舉妄動,出了什麼差錯的話……那可就……”

“對吧。”

這都是什麼歪理?

敢情,他磨洋工的罪魁禍首,還變成他吳迪了?

“海哥你還真是邏輯鬼才。”

“好了,我們來討論一下,接下來你的劇情要怎麼拍。”

吳迪頓時來了精神,總算是來了點正經的了。

他興奮的伸出了手:“太好了,我早就等著呢!”

“老實說,之前的拍攝我也覺得,我那個角色劇情有點太過單薄了,現在能增補一些鏡頭也挺好的。”

“您就說吧,我聽您的安排。”

海哥微微一笑,謙虛道:“不敢當,不敢當。”

“老實說,該拍什麼,我還沒寫。”

啥?

海哥,你是認真的嗎?

此言一出,吳迪震驚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這個;老頭子,他在搞什麼鬼?

“都等著你了!”

等著我?

等著誰?

為什麼呢?

明明才過了幾天,海哥卻好像是不會說中文了一樣,那些表達,吳迪一個都領會不了。

海哥卻還在那邊誇誇其談,一點也不打算照顧吳迪的想法。

“小吳啊,你也是涉足導演界的大牌了,難道,對自己飾演的角色就一點想法也沒有?”

“說出來,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我們一起商量。”

“把這個角色的人物形象豐滿起來。”

這一次,吳迪徹底聽明白了。

原來,大導演他是想白嫖!

…………

不管怎麼說,孟氏孤兒這邊還是可以湊合過去的,至少,這部電影不是要拍完了嗎?

就算是有些荒腔走板,主線還是不會變的,都已經定下來了,充其量,不過是爛尾而已。

就算是再怎麼算,這個黑鍋也不會輪到吳迪的頭上。

有海哥,有良哥,甚至還有觀眾可以接鍋嘛。

隻要海哥他能挺得住,吳迪就無所謂,比他還能挺呢!就自由發揮唄,反正,這也是你的作品。

是好是壞你自己把握。

到時候,這部電影就算是遭遇惡評,還不是要怪在你海哥的頭上?

有你海哥負責背鍋,我吳迪又有何怕?

寫就寫吧!

拍就拍吧!

誰怕誰?

說到底,現在頭頂千斤重擔的,反而是吳迪的愛妻,著名導演張楓女士。

雖然現在的小吳也拿到了小獅子,晉升為新銳大導演,但是,在愛妻的麵前,吳迪還是甘願做小。

以他們兩夫妻來論,到底還是張楓是大,他隻能是小,這也不是吳迪妻管嚴,不敢和她抗爭。

而是,在他的認知裡,事實就是如此。

彆人可是扛過票房的女人了,在電影市場上,真金白銀的票房永遠要比虛無縹緲的電影獎項要來的更加實惠。

最關鍵的是,你就算是斬獲了三大的獎項也隻能說明你具備拍攝一部優秀電影的能力。

但三大的衡量標準畢竟和普通電影市場有根本的區彆。

能夠獲獎,並不代表就一定能夠獲得觀眾認可,拿到高票房,這其中,並沒有因果關係。

既是如此,又為什麼在海外獲得大獎的,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往往都可以得到國內投資人的青睞?

難道,他們的眼神都不太好使?

不不。

當然不可能了。

他們的眼神好得很,同時也要相信他們的智商,他們的腦子又沒有毛病,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看上毫無優點的人。

實際上,現在的市場上,能夠拍出至少保底質量電影的年輕導演還是很缺乏的。

導演這個行業,真的不是已經爛大街的,隻要你站在大街上,隨便吆喝一句,就可以抓到三個導演。

不可能的。

好導演真的是很少,尤其是可以幫助投資人保證票房的,那就更是鳳毛麟角。

於是,電影節的獲獎作品,尤其是獲獎的導演就變成了一個尋找票房支點的好途徑。

不管票房上能不能有保證,至少可以拍出質量還算過得去的電影吧,質量上去了,票房才能有所圖,這個思路當然是沒錯的。

但是呢,實際操作中倒也不儘然。

你看,那麼多爛的一比的電影,最後票房成績也不錯,拍出那樣爛俗電影的導演,就算是他獲得了票房成績,你就能說他是名導,是大導了嗎?

你不能。

就算有人這樣捧你,你自己都不敢接著,你不敢承認。

但是,那些作品又是實實在在的可以給投資人帶來利潤,帶來效應,讓他們賺錢。

所以,過分迷信電影節的眼光,其實也是不科學的。

但是,現在,照樣還是有很多投資人把眼光放到了小齊的身上,把他當做是一個可造之材。

才剛剛回國的齊導,就已經收到了新劇本,隻是,他對這些蜂擁而至的沒有表現出一點興趣。

他可是創作型的導演,從來都是自編自導,怎麼可能改編彆人的劇本呢?

不過,下一個劇本,他還真的還沒有頭緒。

拍哪個題材好呢?

導演也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極少有那種導演,就是什麼題材都能夠信手拈來。

拍出自己的風格,拍出一個基本的質量。

一般來講,導演的出道作就基本代表了擅長的電影類型,畢竟是出道作品嘛,一定是傾注了最大心血的,做了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那麼,對於小齊來講,不用問,自然是懸疑片了。

畢竟,一出手就獲得了巨大成功,繼續走上這條路也是理所應當的。

隻是,下一部電影的選擇也確實需要動一番腦筋。

現在有了榮譽加身,很顯然,等到下一部電影開拍之時,資金就會充裕的多了。

資金充裕了,題材的選擇,故事的架構也要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才是。

比如迷宮吧,確實是個好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從開始到最後著手拍攝,處處都透著一股貧窮的氣息。

這是最根本的,無法改變的。

那麼,下一部電影雖然不見得就要一下子提升檔次,但是在拍攝的時候,還是要把氛圍搞一搞的。

不能繼續那麼窮酸了。

畢竟,懸疑片還是類型片,比較吃受眾,懸疑片的基本受眾在哪裡?

還是在廣大的一二線城市當中。

隻有這些都市青年,有個基礎的懸疑片閱片量,還有很多推理史的人,比較習慣走進電影院,去觀賞懸疑電影。

那麼,當你的受眾是這個層次的人的時候,你總是拍那些苦哈哈,土兮兮的電影,就有些文不對題了。

至少會損失一部分觀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