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派呢,就是作者型導演。
這一類導演,他們的作品往往也不為了賺錢,當然了,一般也賺不到錢。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那些文藝片導演嘛,他們是電影節的常客,相比普通大眾的認可,他們更加注重業內人士的認同。
他們的作品是情感的表達,是各種運鏡的使用,是那些電影技法的革新,隻要是能夠在電影節斬獲大獎,一切就不再是問題。
畢竟,做人的目的無外乎兩條,要麼為利,要麼,為名。
作為專拍文藝片的導演,想要求得票房上的大豐收,基本上是非常困難的。
既然求利不得,那就隻能在求名上做文章了。
隻要電影節還在,將來,回顧曆屆獲獎作品的時候,必然會有我的一席之地。
這也同樣是在電影史上留名的好辦法。
吳迪對自己還是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的,從根本上來說,他並不是一個對導演這門行業太精通的人,畢竟,他是半路出家嘛。
也許對於他來說,講好一個故事並不難,但是若想讓他在那些專業領域有所建樹,就真的是強人所難了。
他根本就不懂啊!
看他在迷宮劇組的表現就知道了,他雖然可以給小齊提供一些新點子,但實際上呢,這隻能說是對劇情的改造,如果讓吳迪自己來操刀拍攝一部電影的話,沒有係統的外掛是萬萬不可能的。
但現在的吳迪也並不想過度借助係統的力量,畢竟,他現在的選擇太多了嘛。
演員可以,導演可以,幕後大老板當然也可以。
既然都可以,那為什麼不去搞其他的嘗試,非要在導演這一個賽道上卷來卷去的呢?
還是賺錢比較香。
如果有好本子,也可以親自上陣當主演,這也是為了維持個人公司的形象。
對公司的運營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而現在,吳迪就走到了這樣一個分叉口,迷宮要上映了,在這部電影當中,他既是主演,又是導演。
正是兩種身份兼具,觀眾們對他的作品反響到底如何,會偏向哪一種身份,現在終於可以揭曉了。
“你怎麼穿成這樣就來了?”
“沒彆的衣服了?”
舞台後方,看到一身橙黃色西服的小齊,吳老板整個人都傻了。
這是啥?
這都是啥?
小齊還委屈呢!
“這還不都怪你,那天都約好了要來幫我選衣服的,結果你去乾什麼了?聯係了你半天你都不接電話,現在還來怪我!”
這還真的是倒打一耙了!
“就算我不幫你選衣服,你也不能穿這一套來啊!”
好家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視線向下,就看見,除了橙黃色的西裝,小齊還搭配了一雙同色係的大皮鞋。
真的是太紮眼了!
“沒人告訴你,穿成這樣會被當做是油物嗎?”
“尤物?”
“那不是好事嗎?”
“這說明這套衣服明顯提高了我的顏值!”
吳迪尷尬的都說不出話來了:“小齊啊小齊,我以前怎麼沒發現你是這麼滑稽的一個人呢?”
“太有幽默感了!”
“好吧!”
“你就這麼穿吧!”
“反正你是導演,穿成什麼樣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多嘴,最重要的是作品要拿得出手,隻要作品的質量高,導演的外形全都是次要的。”
“誒,你這樣說,我就愛聽了。”小齊喜滋滋的走在前頭,吳迪跟著他,瞧著他的背影:幸虧他還不黑……
這要是黑,可就更油了……
所謂首映禮,就是電影的一項宣傳活動而已,之所以顯得十分重要,還是因為這是電影的第一炮。
一般來講,一部電影,在正式登上院線之前,它的內容對外都是保密的,像是迷宮這樣的,即便是在國外已經公映過,但觀看的人群基本上還是局限於業內人士,這些人還是有專業素養的,往往不會把電影的核心劇情外泄。
即便是內部看片會,針對的也主要是影院內部負責排片的人士,這些人看了電影,也是為了看看電影的質量,確定到底要給多少排片。
一般敢於這樣做的電影,往往是對自己的質量比較有信心的,相反,有一些影片,處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在正式上映之前,是不會給相關人士看片的。
捂著蓋著,為的就是能夠多搞一些票房,讓院線方摸不清楚電影真正的質量。
在這些背景之下,首映禮就是一部電影和普羅大眾的第一次見麵。
經曆過了首映禮,一部電影在大眾層麵上的口碑基本上就可以確定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手段。
首映禮搞好了,天然的就可以吸引到一波關注度,比如我們迷宮這部電影,因為有了吳老板介入,自然不會在宣傳這一塊落後了。
迷宮這樣的已經在國外獲得大獎的作品,自然不需要特彆多,特彆濫的營銷。
我們要突出的,就是格調。
專注宣傳的地方,就是網絡。
畢竟,現在活躍在網絡上的年輕人,對這些國外的獎項是最關注的,尤其是沉浸在粉絲圈裡的人,對這些獎項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畢竟,哥哥姐姐吹牛的時候還要用得上呢!
其實,獎項隻是一個招牌而已,很多時候,獲獎的電影也不見得就能符合大眾的口味。
畢竟,就像之前說過的,電影節偏重的還是作者型電影,這些電影通常都不鹹不淡的。
炳輝讓觀眾們覺得很爽,票房自然就無法飄高。
所以,有的時候,用電影節獲獎作品作為宣傳點也是有些冒險的行為,畢竟,很多電影節嫡係的導演,他們真的拍不出大眾口味的電影。
宣傳搞的轟轟烈烈,最後觀眾們一看啥也不是的電影也是大有人在,看過之後,被觀眾大呼上當受騙的也不少。
幸好,迷宮不是這種詐騙電影。
他能夠獲獎,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它淳樸的背景和圓潤的故事結構,幾乎是全素人的演員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