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雖然在2010年還不是很明顯,但再過五年就會形成一個大趨勢。
很多明珠的演員,不管是曾經輝煌閃耀的大明星,還是公司新推的後起之秀,在內娛的票房成績都會相當的慘淡。
幾年才能出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是常態,並且,更可怕的是,這種趨勢,完全沒有改變的可能。
吳迪呢,隻是先一步把未來的這種趨勢和小陸導演挑明而已,與其費儘心機的去找那些明珠的老明星,還不如就地取材呢!
內娛的明星又怎麼了,論演技,一點也不必外來的和尚差,論票房號召力,其實還要更強一點。
畢竟,票房這個東西其實還是要看一個整體的趨勢的,內娛的大叔們很顯然是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
而那些傳統的功夫明星,他們的票房號召力已經是逐年下降當中,況且,他們的電影也有一個固定的受眾。
就是那些動作片,功夫片的愛好者,這些明星能夠打出名氣,其實也是沾了時代的光。
那個時候,明珠影壇相較內娛影壇發展的要早,要快,並且很早就形成了一個固定的體係。
這樣一來,在內娛不振作的那些年,很多年輕人廣泛關注的,就是這些明珠的動作片。
不可否認,確實也有許多佳作。
不過,更加不能否認的是,時代的濾鏡是很強大的,時代的濾網就更強大了。
其實呢,任何時代,尤其是電影這個行業,都是泥沙俱下的。
成批的好片背後是更多的爛片,隻不過,在那個傳播方式有限的時代,爛片你也看不到。
能夠口口相傳,讓內娛的人士看到的,自然都是佳作,於是,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一種觀念,那個時代的明珠動作片,部部都是精品。
實際上,佳作頻出的背景,必定是爛片更多,通過海量的爛片,才把這些好片給支撐起來的。
這些大明星,每一個成名的道路上也都演過很多名不見經傳的電影,隻不過是沒什麼人關注罷了。
還有一個就是觀影人群的趨向問題,很顯然,人都是護短的,既然現在內娛電影市場發展了起來,而且規模越來越大,那麼,觀眾在選擇主演的時候,自然也會相應的傾向於自家人。
而明珠來的大明星,多少還是有些水土不服。
他們的辦事方式,往往也不能適應內娛,兩個地方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模式。
有點追求的導演,現在就該早點走出傳統的濾鏡,去尋求新的票房增長點。
遠的不說,夫子難道還不夠給諸位大導演們提供教訓,讓他們警惕嗎?
老一套,真的不好使了。
“那你說說看,有什麼好人選?”
“小陸導演,你是導演,這些都該是你決定的事吧,我隻能提一些大體上的建議,具體人選,還是要導演你來定。”
“你這是推卸責任。”
吳迪都無語了,天啊,大姐,你能不能行了!
選角這到底是誰的責任?
怎麼什麼都找我?
“吳老板,你平時不是挺有見解的嗎?怎麼還謙虛上了?”
“更何況,你現在也開了電影公司,也算老板了,推薦演員不是很容易的嗎?”
“是啊,吳老板,你就說說吧!”
這都是什麼朋友?
兄弟?
明明看出吳迪根本不想趟這攤渾水,還要硬把他往水裡拉?
韓晶晶和袁大飛兩個人一唱一和的,配合默契,小陸導演就更不用說了,她可一直都在笑吟吟的看著吳迪呢!
就算吳迪推辭了好幾次,她都毫無動搖。
哪怕,你接個話也行啊!
小陸導演確實在接話,但都是誘導吳迪繼續推薦的,絲毫沒有把這個責任再攬回去的意思。
悲劇啊!
“其實我覺得,我也不是專業的,這些事情原本我是沒有說話的必要的,也沒資格。”
“不過,既然大家都想讓我說說,那我也隻能勉為其難了。”
“要我說,張叔就挺不錯的嘛。”
“張叔?”
“那是誰?”
娛樂圈姓張的實在是太多了,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有名望的都是一大堆,根本不可能通過一個姓氏就把人對上號。
“就是寒雨叔啊,多現成的人選,又是主攻動作片的,這幾年,票房號召力也有保障。”
“小陸導演為什麼不考慮一下呢?”
“他?”
“這我還真沒想過。”
“好像之前他還沒演過這種類型的電影,我沒記錯的話,行不行?”
“我覺得可以嘗試一下看看,正是因為沒有演過,所以才有新鮮感,說不定叔會很有興趣。”
“至於叔的演技,那不需要擔心,叔年輕的時候也演過不少電視劇,各種類型的人物都嘗試過,演技也是有口皆碑的,雖然這幾年主攻動作片,但並不代表其他類型的人物就沒辦法演了。”
“最重要的是,叔現在觀眾緣好,接連有爆款電影,觀眾們對他的認可度高,有票房號召力,我們做宣傳的時候也可以省不少的事,再說,叔的團隊也挺專業的,對電影也能有助力。”
觀眾緣,這確實屬於玄學的範疇了。
很多時候,根本無法用業內的那些理論,經驗來總結,有的人,也許處處都沒有特彆的,但觀眾就是認他。
隻要看到他的主演,就願意給機會,這是許多電影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絕大多數的電影演員都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
雖然這種所謂的看人認臉型的票房號召力,往往也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衰減,但是,至少在幾年之間是可以信任的。
完全靠得住。
彆說是好作品,就是爛片,以現在張叔的號召力,形象,也照樣有觀眾買賬。
甚至還可以容忍他拍好幾部爛片。
這就是一位演員蜜汁觀眾緣。
“可是,我覺得,他的形象還是差一些,他看起來沒有那麼大的歲數,皮膚也很緊致,人也很精神,和你的年齡差看起來沒有那麼顯著。”
“導演,這有什麼?”
“化妝修飾一下不就可以了?”
“畢竟,要撫養一個常年罹患自閉症的兒子,也要耗費許多心力,滄桑一點,老一點觀眾都是可以接受的。”
“這種特效妝,可以從電影的開頭就搞起來,這樣可以給觀眾一個視覺上的衝擊,自從主演電影一來,張叔的形象一直都很利落,觀眾對他的落魄的形象應該也很有興趣。”
“會覺得很新鮮,眼前一亮的感覺。”
“是啊!”
“我怎麼沒想到呢?”
小陸導演喃喃自語,看向吳迪的眼神更加欣賞了。演員的形象,飾演的角色,對於電影來講,都可以算是突破點。
比如,一些專門深耕文藝片的演員,尤其是固定隻和一兩個導演合作的那種,他們的形象往往就會比較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