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狗屎運加身(1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9151 字 10個月前

看到這種簽約模式,思思也明白了過來,這一次,次方是真的為自己仔細的考慮過了。

老張的公司在影視劇製作方麵肯定是有一定優勢的,就算數量上不占優勢,質量上也肯定有保障。

最關鍵的是,老張這個人就是一副活招牌,他拍的電影,就是質量和口碑的保障。

隻要一兩年間能夠接到一部老張的電影,如果是主演那就更完美了,次方這邊的格調就可以保住。

在小花這個階層當中,一騎絕塵,遠遠的將同輩年輕女演員遠遠的甩開。

然而,老張的公司在廣告代言和雜誌拍攝,藝人形象打造這些幾乎是純營銷的方麵就不是很強了。

不要以為次方答應見麵之前就懵懵懂懂的,她可是做了認真的考慮的,隻有這樣,把附加在一個人身上的合約一分為二,事業歸老張,商業歸自己,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一般來講,一份合同是不可能簽給兩家公司的,但半合約的方式倒是挺常見的。

比如,還有一些演員,會把經紀合約單獨包出去,而影視劇合約就自己解決。

就好像吳迪這樣的,就可以這樣操作。

在影視圈裡,他現在已經算是混開了,有許多相熟的導演,都正值創作巔峰期,每一年總有一兩位導演有開機計劃。

吳迪便可以撈到幾個角色。

而這些角色都是很珍貴的,就算是找到合適的公司來承接影視劇合約,他們這些公司的實力也並沒有能力保證吳迪可以接到這種類型的片約。

但是,同樣的,那些公司擅長的藝人形象打造,拉廣告合約,也是老張不可能操心的。

更何況,在次方之前,老張的公司旗下可沒有一位藝人,對於這個方麵,次方完全可以肯定,老張根本就沒有經驗。

於是,次方左右思量,最後還是決定,成立一個個人工作室,業務範圍不必太大。

畢竟,影視劇合約還是要掛在老張的名下的,而廣告啊,藝人個人的宣傳工作,就還是自己來吧!

算起來,次方入行也有好幾年了,這幾年,她的形象運營的還算不錯,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但大方向上一直沒有出過錯。

她現在能擁有如此高的人氣,除了個人的實力,運氣使然,當然還有公司為她打造的形象的功勞。

藝人形象的打造,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同時,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的個性的,千篇一律不隻是無法吸引觀眾們的目光,甚至還會麵臨翻大車的可能。

要知道,演藝事業也是一個長久職業,比拚的不是一時一刻,也是一個長期工程。

作為藝人的團隊,打造藝人的形象是重中之重,同時,他們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讓他們打造的形象和藝人本人的氣質相符。

說個最簡單的,一位男藝人,生活當中明明是個知名海王,幾乎沒有一天不遊走在勾三搭四的旅途當中。

而團隊卻給他安上一個純情小男的人設,還大肆宣傳,而他的粉絲呢,也都是被這種宣傳迷惑的。

他們喜歡他,就是喜歡這種人設。

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根本屬性,既然是打造出來蒙騙人的東西,必然不能持久。

藝人的本性暴露是遲早的事。

於是,他會遭遇什麼樣的情況呢?

那些一心認為他是單純男孩的粉絲,必定會認為自己崇拜的一切都瞬間崩塌了。

在這種情況下,粉絲急速流失是必然的,而社會輿論呢,自然也不會好。

畢竟,以往的那些宣傳,不隻是粉絲會輕信,媒體也同樣是受害者,他們對藝人的本來麵目也不見得就了解的那麼清楚。

更有甚者,有一些媒體就是等著看藝人的笑話,你有好事,他們不會多報道,但是,一旦你有壞事,那你可就厲害了。

連篇累牘,沒完沒了,就是他們的特長。

之前苦心經營的形象可就蕩然無存了。

團隊在為藝人打造形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和本人的形象有一定的契合度,不要一味的認為什麼好就拚命堆人設,結果弄得和本人一點相似之處都沒有。

除此之外,團隊還應該提前了解藝人的優缺點,每個人都是有無法回避的問題的。

那麼,如何將這些缺點掩蓋過去,或者是把它營銷成某種萌點,這樣一來,就算明知道這位藝人有這樣的缺點,因為已經被大眾接受,也就會變得無所謂。

這就是藝人營銷的重點。

還有誰比藝人本人更了解本人的呢?

次方也是一樣。

反正她的所謂工作室也不負責對接影視劇片約,主要的任務就是接廣告和營銷。

團隊的規模不需要太大,隻要找到合適的人,把她個人的形象運作好就足矣。

這樣做的缺點,自然也是有的。

比方說,廣告的等級極有可能降低。

對於很多當紅明星來講,廣告的層次也是彰顯自己走紅程度的一大標準。

那些奢侈品大牌,那些國際大牌,搶到越多,就證明自己越紅,能力越強。

而所謂的廣告資源,往往都是依靠藝人背後的公司的力量來爭取。

極少數的情況是因為藝人個人的能力強而非他不可的。

於是,一些藝人不敢單打獨鬥,也是因為要接拍廣告賺錢,而以本人的能力,又無法搶到更多的代言。

但現階段的次方倒是沒有這個方麵的憂慮。

雖然是暫時的,但也是實際情況,目前圈中的年輕小花,次方和思思的人氣是一騎絕塵的。

一些同輩影星,雖然也人氣不錯,但跟她們兩位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這樣的超高人氣加持下,一兩年間,次方的廣告合約基本上是不需要擔心的。

她已經走到了那個層次,廣告商趨之若鶩,就算不努力去爭取也會有不少不錯的廠商找上門。

為了轉型,次方也下了狠心,廣告合約這方麵,可以減少一些數量,這與以往公司為她製定的路線截然不同。

那個時候,為了不讓人氣浪費,她可是同時擁有三十幾個代言的女人!

代言一多,就難免良莠不齊。

一些檔次沒有那麼高的廣告,接了來還容易拉低藝人個人的形象,作用很是明顯。

嘗夠了這種苦頭的次方,也準備轉變形象,代言有幾個就足夠了,重要的是質量。

廣告隻要可以接到質量高的,有幾個就足夠了,她的人氣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說句難聽的,如果沒有好的影視作品傍身,廣告拍的再多,營銷做得再好,走到頂峰之後,將要麵臨的都是下坡路了。

無論怎麼掙紮,也難以逃脫這樣的結局。

也正是出於這種考量,次方才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老張身上,還是要出好作品呐,至於廣告這個方麵,原本做對接的就是助理和經紀人,隻要這兩個人不換,很多關係也可以維護的很好。

更何況,因為從大公司出來,做了個人工作室,次方本人的報酬也會降低一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