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雎鳩16(1 / 2)

清朝在關外與明朝打了六年, 這六年, 葉布舒長大了, 果興阿也學文習武像個小大人了。

顏華送葉布舒上戰場的那一天, 隻對他說了三點:

“一,保重好自己,不要仗著自己的功夫逞強輕敵;

二,多聽多看多學, 也看顧著些你阿瑪;

三,清兵所過之處,不擾百姓、不殺平民、不虐待俘虜, 做一支仁義之師。”

葉布舒從小在顏華的教導下長大, 皇太極和顏華都是主張滿漢一家的思想, 自然懂顏華的意思, 鄭重應下。

父子二人一同上了戰場, 從此顏華的牽掛便多了一分,忙完政事, 就忍不住掛念他們,尤其是尚且稚嫩的葉布舒,也就果興阿來鬨她才能讓她徹底輕快起來

內政安穩,軍事愈發強盛的清軍讓明朝損失慘重,多重蝴蝶之下, 曆史的齒輪依舊有著它的神奇之處, 李自成提前攻入了京城, 滅了明朝, 而坐觀虎鬥的皇太極馬上率兵攻入關內,滅了李自成。

清朝入關,皇太極占領了紫禁城,收拾京城殘局的同時,又發令滿蒙漢各旗向南平叛。

葉布舒主動跟了勇猛直爽,對他十分照顧的多鐸。

而皇太極,則留在京城,準備遷都事宜。

遠在盛京的顏華收到了皇太極的來信,立即著手準備起來。然而遷都事宜不過進行了一半,本應在北京的皇太極卻突然出現在了盛京。

“哈日珠拉,我來接你!今年,我帶你去看最繁華的煙火!”

顏華看著大門前,逆著夕陽、一年多未見的皇太極,顧不得許多,順著自己的心意飛奔到了他的懷裡。

崇德七年,清朝遷都北京,皇太極入主乾清宮,而和前朝不一樣的是,皇後哈日珠拉也同住了乾清宮,開啟了帝後同住的曆史。

崇德七年,葉布舒和十分親近的十五叔在對南明的戰場上大吵了一架,多鐸帶兵攻入城中,本響應皇太極的政策,未殺漢人百姓,誰知有“前明餘孽”藏在百姓之中,險些刺傷了葉布舒,幸虧他有顏華一樣的功夫,這才神奇般躲過一劫。

但是,這觸怒了本就脾氣暴躁的多鐸,下令屠殺全城幾千百姓。葉布舒出麵阻止,多鐸覺得他婦人之仁還不識好人心,兩人爆發了激烈的爭執。

最終,葉布舒搬出多鐸從小又怕又崇拜的顏華:“十五叔,你去問問我皇額娘,她如果知道了你下這種命令,是支持你為我報仇,還是從此不讓你再上戰場?”

多鐸掙紮了一番,他幼年喪母,顏華對他多番照顧,大小事可謂儘心儘力,絲毫不計較往日母妃阿巴亥對她的陷害和刁難,多鐸十分尊敬顏華,再加上從小被揍的畏懼心理……多鐸哼了哼,到底還是不反抗地看著葉布舒收回他之前所下的命令。

同樣的事情也在多爾袞身上上演,而阻止他的,是皇太極安排在他身邊的副將。

“王爺如若真的屠城,恐怕這幾年的功都不抵此過。”

多爾袞想起關外滿人殘害漢人被皇太極處死的幾例事件,到底還是罷手了。

懷柔的政策給皇太極統一天下製造了不少麻煩,期間有諂媚的漢人主動提出所有漢人都應該“剃發易服”的諫言,也有滿人不滿人口眾多的漢人侵占自己的利益,想要瓜分大量土地,還有無數民間的仗義之輩,寧死不屈不肯降清……

但是,皇太極和顏華兩人互相扶持,一起度過了最艱難的幾年,顏華有段時間,親自帶著孩子穿漢服接見命婦、舉辦宴會,以表示皇家容納漢人之心。

難關過後,人口沒有因為屠殺而銳減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戰爭平息之後,全國的生產力很快恢複,皇太極恢複科舉,漢人舉子紛紛進入朝堂。滿人打天下擅長,但治國,清初剛入關的這些王爺將軍們卻是沒有漢臣厲害了。

朝堂的負擔輕了,顏華便慢慢退到了後頭,當年,她聽到吳克善提起滿人攻打明朝而立下的誌向,如今業已完成。

身上沒了壓力,清閒下來,顏華就感覺不舒服了,自己略微把脈,卻是一個大喜的事,她又有了身孕。

飽暖思□□,沒有仗打了,一群大臣都盯著皇太極的後宮,紛紛上書皇帝納妃,皇太極正頭痛著呢,有太監樂顛顛地來稟報了這個大喜事,高興得他直接在朝上宣布:“朕此生有皇後一人足矣,眾位愛卿覺得有窈窕淑女的,不如求入自己府中,朕可以親自給你們指婚!”

說完,一臉喜色地快步走出了議事的大殿,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大臣們。

幾個月後,皇太極老來得女,高興得恨不得大赦天下,對這個女兒的喜愛遠遠超過了前麵所有子女。

皇太極前頭還有一個大兒子豪格,但是他有勇無謀,在葉布舒多番征戰建立功績,又輪值多個部門樹立威信後,皇太極便立葉布舒為太子。

豪格一畏懼自己的皇父,二的確自覺心眼沒有葉布舒多,暗中爭取失敗後便也認了命,做他的大將軍、王爺去了。

多爾袞和多鐸在對南明的戰爭中屢建功勳,都封了鐵帽子王,多鐸花心,後院一群女人;

多爾袞看似專情,但蒙古女、朝鮮女、漢女後院也都占了,不過不知是否多年在外征戰的緣故,自從娜仁托婭生了一個兒子後,再沒兒子出生。直到戰爭結束,布木布泰再次懷孕,最後卻依舊是個女兒。

而多爾袞,對布木布泰的感情早就磨滅在了時光裡,反而和娜仁托婭有了說不清是愛情還是親情的夫妻之情。

百年之後,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和皇後成了正史野史裡的傳奇故事。

作為建國皇帝,皇太極成功地融合了滿漢文化,取兩邊之所長,去各自之糟粕,在清朝,女人的地位比明朝高了,女子的貞潔慢慢不受重視,裹小腳這種殘害婦女的舊習俗也一點點去了;滿人的文化水平有了質的飛越,快速擺脫了奴隸社會的影子。

有後代史學家評論:清朝,實現了多民族多元化的有機融合,其中主要的滿漢文化各自獨立又互相影響,讓人類文明在這次朝代變更中順利傳承並開出了新的文明之花。清朝,可與大唐比肩,而它有一點比大唐更突出,那就是科技的發展。清朝曆代皇帝注重科技、□□研究,其中原因,有人說,可能是皇太極的父親——□□哈赤死於明朝的火炮。但根據史學家對皇太極和他那位傳奇皇後的研究,認為他們本人便具有長遠的眼光。

清朝的輝煌,做出最大貢獻、奠定基石的是統一天下建立清朝,並強勢推行對漢懷柔政策的皇太極,以及與他相輔相成,同樣具有卓越政治能力的、他唯一的妻子哈日珠拉,漢名海蘭珠。在他之後,從小由皇後撫養長大,十多歲便跟隨皇太極上戰場的世祖皇帝葉布舒,又名愛新覺羅俊德,繼承了皇父的遺誌,讓整個大清開始正式騰飛。

距離皇太極和顏華幾百年後的某一天,國家台開始首輪播放長篇正史電視劇《皇太極》,最初的時候,如同所有國家台正劇,收視率不高,收看的多是中老年人,直到劇中的男主遇上了蒙古姑娘哈日珠拉,收視率突然竄了上去,隨著兩人感情發展,網上播放量也指數增長,各類評論洶湧而來。

“這真的是正劇,不是言情偶像劇?這個編劇什麼鬼,一個開國皇帝怎麼可能有空在那邊兒女情長?”

“哈日珠拉也太誇張了,穿越的嗎?一個土生土長的蒙古姑娘,怎麼可能懂這麼多漢學,還懂武功?武功?武俠劇嗎?”

“這是一部融合了穿越、武俠、偶像、瑪麗蘇劇情的‘正劇’,鑒定完畢。”

“讓一讓,讓一讓,給編劇正名的來了,這是正史(鏈接),編劇真是好大一口冤鍋,事實上,這對夫妻真的是瑪麗蘇劇情裡的男女主!”

“what?【震驚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