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父對我很好,小時候的印象幾乎都沒了,我能識字,還是他堅持讓我繼續學,才十多年都不忘的,他去世後,我就再沒看過書練過字。”
三娘抱住他的手臂,靠在他身上。
陸冬青從那本舊書中拔出視線,回頭輕輕拍了拍她的腦袋:“我沒事,還是要感謝養父,要是當初不識字,你阿奶反悔不說,前段時間說不定你就又被賣去鄒家了。”
“恩!要多謝養父,我們什麼時候一起去看看他老人家吧!”
陸冬青是有帶三娘去看養父的打算的,不過村裡人沒這種說法,在村裡,很少在清明節之外去打擾先人的,他怕三娘去墓地害怕。
如今三娘自己提議了,他第三天就準備好了東西,帶著她一起上山了。
自從遇上了毒蛇,三娘就對這大山心有餘悸,陸冬青一路護著她,到了程獵戶的墓地,也率先清理出一小塊乾淨的地方讓三娘站著,然後自己拿著砍柴刀,將周圍胡亂長出來的雜草枝葉都清理出去。
三娘牽著他的手,恭恭敬敬地給程獵戶上了香,磕了頭:“養父,您放心,以後我會好好照顧冬青哥的!”
陸冬青笑著摸了摸她的頭。
下山時,陸冬青找了一個木棍,怕又遇上什麼意外,堅持背著她下山,三娘拗不過,一路靠在他肩上,不停地問:“冬青哥,你累不累,放我下來吧!”
陸冬青行走自如:“不累,早上起得早,你歇歇。”
三娘看他果然十分輕鬆的樣子,便也不說了,轉頭看著四周的景色。
走著走著,三娘突然看到了許多眼熟的植物,都是她們家做辣鹵最需要的香料,又驚喜地拉著他改變方向,摘了好多香料回去。
回到家,三娘叫陸冬青分辨每一種香料,然後一一教他製作的方法,讓三娘驚喜的是,可能是因為經常上山打獵,經驗豐富,陸冬青對植物的分辨力非常強,對於香料的製作、研磨都是手到擒來分外輕鬆。
沿路摘來的那點原材料,他一人就輕鬆做完了,三娘拿來做菜,質量非常不錯。
一直琢磨生計的三娘突然靈光一閃。
“冬青哥,以後我們專門做香料怎麼樣?”
陸冬青不太明白,但是他很耐心地聽三娘解釋。
“我們家的辣鹵之所以生意最好,是因為我們有獨特的香料和配方,這說明,方圓幾個村,應該沒什麼人了解香料這塊,辣鹵配方當然是不能告訴彆人的,但是香料我們可以做出來賣呀,除了做辣鹵的香料,我還知道好多種其他的,我看我們山上特彆多可以做菜的草藥植物,我們可以直接上山摘,以後還可以自己種,這裡沒有的,我們去找走商,說不定也能有新發現……”
陸冬青疑惑:“三娘你怎麼知道這些的?阿爸阿媽都不知道吧……”
三娘梗住了,她日子過得太輕鬆,竟然降低了警惕性!這樣封閉的農村生活,她的所有知識都無法有合理的解釋……
“一次次試啊……辣鹵那時候不就是我們一次次試的嗎……”
“萬一不能吃呢,有的草有毒的!”陸冬青不放心,對於她的草率十分不讚同。
三娘無法,試探地商量:“那我們摘了東西去鎮上藥店問問?”
陸冬青內心覺得藥店估計也是不知道的,但是小娘眼含期待,他無法開口拒絕,便點頭同意了,想著,到時候就當帶她去鎮上玩了。
但是馬上就要入冬了,大多的植物都已經枯掉,兩人約定是約定了,卻要到明年才行,三娘轉了話題,不希望陸冬青再看出什麼破綻來。
入了冬,辣鹵生意更好了,冬天吃點辣的驅寒又美味,三娘也不再想著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夫妻二人專心去程家幫忙做辣鹵生意。
考慮到有條件不好的人買不起雞鴨肉,三娘又新推出了素肉,全都用豆腐皮做的,辣條、素雞、素鴨脖,微辣、中辣、重辣應有儘有……程家的辣鹵生意又往上走了一步。
等到年底分紅,全家人全都笑得合不攏嘴。
三娘也說了自己想做香料的打算,並解釋會增加品種,不讓人發現辣鹵的配方。
三娘備受程家人信任和寵愛,自然不會遭到什麼反對。
陸冬青揉了揉額角,這局麵他一早就想到了,包括他自己其實內心也完全不會反對三娘,就是好奇三娘這小腦瓜子怎麼這麼靈光,眨眼就能想出一個又一個的新鮮事兒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可愛們端午節快樂~三天玩得爽不爽?
作者三天一天都沒休息上,找到了房子然後昨天搬家了,一天都沒打開晉江的APP,今天又過節去外婆家,晚上終於寫完了一章~
這篇種田文曆經了我終於離職、找房子、搬家,每天沉浸在生計的作者,寫文也寫得比預期還種田【捂臉】,不過我家這邊的農村真的是過得這麼緩慢,明明很無聊但是回家一趟後就不想回城裡上班了,挖挖土豆、摘摘玉米、摸摸螺螄,吃的都是最新鮮的,空氣好空間大,比上班舒服多了。
可是還是要滾去掙錢……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