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縈聽了,心中有些了然,女子短短幾年滄桑憔悴,不是操勞生病便是日子過得不順。
再看殿上的皇後,同樣的道理。當初逼迫她時,紅光滿麵意氣風發,多麼狠心無理的話說出來都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現如今,娘家倒台,兒子貶為庶民,本身又沒了皇帝敬愛信任,即便是如今這樣堂堂正正坐在殿前的時候,依舊底氣不足,笑容勉強,隱約看著,頭上已有了白發。
壽宴結束,眾命婦紛紛出宮,宮門口一排排的馬車等候。靖國公府的馬車前,幾個男人一身官服都在耐心等自己的夫人。
巧合得很,青縈夫妻馬車的邊上正是秦沅夫妻。與六年前十分相似的一幕,走在後頭的秦沅快步越過了青縈和大嫂,直奔著馬車而去。隻是與賀庭軒殷切引首相盼不同,她家的馬車邊除了丫頭空無一人。
秦沅忍下怒意上了馬車,剛坐穩就聽到外頭傳來男女對話聲。
“這麼冷的天怎麼不進去等?”
“我怕人太多你找不著,況且我剛喝了酒一點不冷。”
秦沅忍不住掀開車簾,就見賀庭軒小心翼翼地扶著蕭青縈上馬車。一抬頭露出全貌,秦沅先皺了眉頭。
賀庭軒膚色黑了不少,眉宇之間少了年少風流多了剛正之氣,可偏偏,這不是秦沅喜歡的類型。她放下了簾子,心裡的酸氣都少了。緊緊皺著眉想不通,當初怎麼會看上了這個賀庭軒,才幾年,就這般醜了。
這心理活動多虧青縈不知道,否則她能放下過去之事不以牙還牙也得替賀庭軒伸伸冤屈。少年郎是俊美,可那是不食人間煙火靠著家中供養才養成的。賀庭軒如今麵容剛毅甚至老了不少,不是他長殘了,是他日日奔波,為民操勞,這才滄桑了。
隻是秦沅這種出嫁多年依舊不知生活現實的,也彆想她這輩子能醒悟了。
後來,許是為了討好她這個國公兒媳、朝中新貴,不少人有意無意同她說了許多秦沅的事。
章家內院混亂已是人儘皆知,可耐不住章家男人會做官,大家心知肚明卻不敢得罪,有那攀龍附鳳的,還搶著想和他們家做親家。秦沅以前在山東,眾人還不知曉,來了京城,許多事便慢慢被知道了。
秦沅的丈夫也是個有才氣的,相貌比不上賀庭軒,但也俊秀,秦沅雖然有過不甘,但剛好丈夫是她喜歡的類型,便也勉勉強強地打算同他做夫妻了。
誰知道,她想做夫妻,人家卻不願意,在章家次子心裡,從小陪伴的丫頭才是第一位。
秦沅如何忍得下?她向來不是沒心機的,對青縈的故技重施在章家丫頭身上,讓章家全家以為她是賢惠之人。等到章家次子對她心懷感激與愧疚,便出□□霆,把那丫頭賣到了煙花之地。
章家次子差點瘋了。秦沅這招實在是太毒,哪怕配給小廝他都不會如此惱怒。可是煙花之地,這對一個女人來說,還不如死來得痛快!
讓秦沅怎麼都料想不到的是,章家次子愣是把人從那地方買了回來,光明正大地提了姨娘。他原話便是:“章家的姨娘不看出身,你敢賣我就能買,你苛待妾室便是你不賢!”
秦沅氣得倒仰,萬萬想不到臟了的女人他還能要。實在是她想得太過簡單,章家,青樓出身的姨娘可不是沒有的,章家老爺年輕時就曾納過一個青樓出身的姨娘,至今還在。她這態度,把那老姨娘都得罪了。
至此以後,夫妻情分幾乎耗儘,反而是那丫頭,更受到憐惜,即便後來妾室越來越多,誰也越不過她去,哪怕秦沅這個正妻,又吃了幾回虧後,輕易都不敢再沾惹。
得知此事的眾人除了感歎章家沒有規矩,便是對秦沅搖頭。不過想起她當年奪有婦之夫,手段如出一轍,便知她看似厲害,實則蠢鈍,隻知欺軟怕硬了。
聽完了秦沅八卦又是皇後壽誕,皇帝沒打算大辦,隻讓命婦們進宮磕頭請安。
青縈回京後頭一次與皇後正麵對上,當日內殿之中的話言猶在耳,皇後率先不自在地彆開了眼。
青縈麵無異色,恭敬地行完了禮,出宮回府。
劉氏很滿意她的表現,大嫂誇她好肚量,青縈卻無奈笑著:“我哪裡是肚量大,當日所受屈辱恐怕永生難忘,也永生不會原諒。”
“可是,”青縈看向婆婆和嫂子,“當日她所說句句是錯,卻也是世間現實,做女子便是這般,哪怕三從四德處處賢惠,一旦娘家沒了,幾家婆家能容得下你?父親、丈夫、兒子,我們一生依靠這三人,所托非人便一生淒苦,是好是歹由不得自己。今日我有了好丈夫去嘲笑彆人所嫁非人,他日若兒子不孝是否也該被人嘲笑?都是一樣的命,戳人痛點之前也得看看自己。她們無知,我怎能同她們一樣無知?”
“我能笑秦沅機關算儘空空一場,卻不能笑她丈夫不喜不得寵愛;我能笑她城府過深害人害己,卻不能笑她生不出兒子不受待見。”皇後不能說,可大家都知道,和秦沅是同樣的道理。
青縈惱怒皇後,可以笑她事跡敗露偷雞不成蝕把米,卻不能嘲諷她娘家敗落該下台。女人為難女人,受害的,是千千萬萬有同樣遭遇的女人。
劉氏和大嫂一臉感慨,想起自己一生命運,忍不住麵露悲色。可不是,她們這一生,是好是歹全不由自己,今日看似繁花錦簇,可這一切,依托的均是丈夫。世人尊她們是為了她們的丈夫,世人敬她們也是為了她們的丈夫。她們苦心經營後宅,為夫君打理後院,這一切無人會看在眼裡記在心頭,隻當是女子本分。
青縈的一番話,讓靖國公府的女人們更加意識到,女人之間無需互相為難。本就命夠苦了,何必為難彆人最後給自己挖坑呢?因此,府裡婆媳妯娌之間更加和諧。
家和萬事興,靖國公府蒸蒸日上。靖國公漸漸老去,但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卻越來越穩固,隻因為,他一心為公從不謀私,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絕不說偏袒之言。
讓人感歎的是,兩個嫡子不用父親偏袒,個個清正能乾,腳踏實地,沿著父親的路一步一個腳印,從不走父輩捷徑。即便是最沒有出息的庶子,同樣悶不吭聲在外做官,從不借家中榮光。
皇帝最想要的臣子便是這樣的啊!他們不求恩典,他偏要給他們最大的恩典。
賀敬軒作為世子順利地繼承了國公府。賀庭軒雖然無法繼承爵位,但是官至一品,成為繼父親之後的下一任肱股之臣,不僅受老皇帝喜愛,還被後來登基的太子重用。
賀家,在風波詭譎的朝堂之中,順利地完成了家族交接與朝堂更替。
作者有話要說: 家族線結束啦,這個故事馬上要全部結局了~~~爭取結束~~~
新的故事,大家喜歡現代古代?一樓的執念之魂還是二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