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去種田19(1 / 2)

四皇子喜歡和程珮儀同行,因為程珮儀就像個行動的知識庫,她明明把儘可能的東西教給他了,但是和她同行的那些日子,四皇子發現,每次遇到新的事物,她總能更快發現其中關鍵,並總結出新的經驗。

這是一個看過太多現代設備現代科技以及一個專業研究生完善的知識體係給程珮儀帶來的良性反饋,但是沒有接受過這類教育的古代人,隻能被動完善自己的知識體係和思維邏輯,反應總會比程珮儀慢一步。

也就是到此時,程珮儀發現前世的楚王仿佛殺雞取卵,並不知道自己放棄的妻子未來還能給自己帶來多少驚喜。

不過想想一心想做賢妻良母,想要過“幸福”生活的原主,也許楚王能得到的的確隻有那麼多了,原主也是什麼鍋配上了什麼蓋。

四皇子和程珮儀以及小鶴鶴又在外遊曆了三年。

四皇子年近三十,程珮儀二十有五,小鶴鶴又要回去考科舉了。

盛王爺在外遊曆多年,不僅改進了各地農業也讓全國的地方官做官做得戰戰兢兢,生怕自己乾出什麼事正好撞上了微服私訪的王爺縣主,這二位一個皇帝親兒子一個手裡拿著金牌,從前那句“天高皇帝遠”徹底失效,地方官內心呐喊:天高盛王近啊!

皇帝對大皇子說:“老四在外遊曆是個好事,他為人耿直,眼裡容不得沙子,朕從前雖然知道地方官難以管束卻找不到真正有效的辦法,如今這個問題竟然無意之中被老四解決了。”

大皇子對四弟的成就很是欣賞驕傲:“四弟從小就是這樣,性格雖然悶了一點,但是做事認真,仗義執言。”

皇帝看看真心誇獎老四的大兒子,覺得這個兒子心的確寬,老四那個仗義執言可是很不討人喜歡。老皇帝雖然老了,但是記性可不差,老四之所以這麼沉悶,他記得就是從小不受歡迎,不僅是生母養母,還有兄弟宗親。想到這,皇帝有些愧疚,早知如此,當年不該把老四抱給宜妃,雖然宜妃出身名門,但是對養子實在冷淡。

陷入回憶的皇帝很久沒說話,大皇子知道父皇如今年紀越來越大,常常有這樣的時候,安靜在邊上等著。

皇帝回憶完,突然有些想兒子了,對大皇子說:“距離上次老四回來述職有半年多了吧?這小子可真真是不喜歡京城,一跑出去就沒影了,老大啊,寫封信讓他回來吧,快過年了。”

大皇子應是。

收到皇家家信,四皇子見大哥提起父皇對他時不時的掛念,軟了心腸,想著的確該回去過年了。去年因為運河結冰,他們啟程晚了,最後沒有回到京城,今年再不回去太說不過去了。

他問程珮儀回不回去。

程珮儀說:“我本就打算回去的,鶴鶴開春要科舉,考完就要準備成親,我明年上半年恐怕都會留在京城,正好整理我們這三年的手稿。”

那就回去吧。

回到京城,京城的建築、百姓沒什麼大變化,但是朝廷變化太大了。

原本穩定甚至有些老氣沉沉的朝廷如今變得朝氣蓬勃,大皇子幾乎成了隱形的太子,二皇子也被皇帝提溜著進了翰林院,楚王夫妻和諧的美名滿城皆知,但是他前世的賢王之名卻徹底沒了蹤影。

還有個對朝廷來說微不足道,但是對程家姐弟不算小消息的消息——程父程雲光被擼了工部侍郎的職位。因為現在的朝廷新人不斷湧現,程雲光坐在這個位置卻乾不出政績,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了。

程珮儀真心感歎:“皇上真的是個有魄力的明君。”在老年的時候還能下定決心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曆史上的明君也沒有幾個能做到。

一不下心就會被文人留下“刻薄”的千古汙點。

程家從官家成了白身,庶子庶女卻從白身成了官身。

開春後科舉,程旭鶴高中,因為程珮儀的關係,皇帝格外關注這個年輕人,一眼就在殿試的書生中看到了這個年紀最輕的少年。見他身姿挺拔眼神清明,一身正氣,心中就有了喜愛之情,雖然小子文章樸實,實乾有餘才氣不足,但難得偏心的皇帝還是點了他做了探花。外人要覺得他不足夠,皇帝理由也正當,在場哪個比程旭鶴更合適做探花?

嗯——有的年紀太大,有的長得不夠好,的確,相對來說,一群人中程旭鶴有貌有才,點為探花不失一段佳話。

高中探花,這實在是意外之喜,程珮儀知道弟弟的學識,在殿試裡掛在尾巴就不錯了,從小跟著她實乾又被四皇子耳濡目染的程旭鶴其實也是個實心眼的實乾家,沒有多少書生的才氣。但是科舉有一部分考的就是作詩行文,也有不少主考官偏愛此類學生。

程旭鶴的未婚妻家歡喜極了!人家要去金榜下捉婿,他們慧眼識人三年前就定了探花郎!孫姑娘這三年沒少被小姐妹嘲笑未婚夫,今日一朝揚眉吐氣,挺起胸膛做人!

小鶴鶴覺得自己是借了姐姐的光,程珮儀卻不這麼認為:“你跟著我這麼多年,我所有的成就都有你的一份功勞,這是你多年付出得到的回報。皇上看的不是‘程珮儀’的麵子,看的是我們這些年的成就,所以,你靠的不是姐姐,是你自己。”

小鶴鶴聽完竟然覺得好有道理,頓時不心虛了,歡喜地赴了瓊林宴,歡天喜地地準備成親迎接新娘子。

科舉結束,皇帝頒布了一道震動朝野的聖旨。

皇帝正式立大皇子為太子。

一直被眾人猜測會成為繼承人的大皇子名正言順地成為了太子,除了非常小的意外之外,他必然會是下一任皇帝。

而立太子一個月後,被皇帝冷落了多年的三皇子和五皇子被重新啟用了。

啟用老三和老五,是太子的建議,皇帝聽了,並把他們送去了邊關。這兩兄弟都喜武不喜文,從前皇帝一直想讓他們往這方麵發展,但是老三鑽營著皇位,從沒有正經做過武將。皇帝既想要培養這兩個兒子,也想要磨練他們,讓他們去苦寒之地看看民生維艱。

兄弟倆的官職被皇帝限定死了,皇帝的意思很明顯,不經過他同意,不許兩人碰軍權。至於這期間兩人能不能收攏軍隊的人心……如果老大身在太子之位還解決不了這樣的事情,皇帝也不會幫老大了。

這一切都塵埃落定後,成婚不久的新娘子催著丈夫攛掇姐姐出門遊曆去……

程珮儀好笑不已:“你如今進了農政司,想走?問過你頂頭上司嗎?”

頂頭上司盛王說:“是該出發了,都帶待了半年多了。”

好吧,那就走吧,趁著年輕把這大魏甚至周邊國家走一遍,寫出一本關於農業的大魏地誌,正合程珮儀的意。

然後,告彆了皇帝和太子,走出京城城門的一行人遇見了楚王。

楚王的表情不是很情願,甕聲說:“皇兄讓我掛職農政司,以後和你們一起外出調研。”

四皇子和程珮儀麵麵相覷。

四皇子說:“我離開前父皇不曾和我說過。”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