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寵妃33(1 / 2)

幾日後, 太子提議,恢複秦豫名姓,賜戶部侍郎官身。

此旨意一出, 眾人嘩然。

戶部侍郎正二品, 秦豫內侍出身, 沒有經曆過科舉, 還是個殘缺之人, 如何能擔當如此高位?多少讀書人一生都達不到這個成就。

太子真誠反問:“可是, 秦豫原本就是一品內侍官。”

沒錯, 宮人也是有品級的, 不然那些女官、總管如何區分地位上下?皇帝皇後身邊的總管、大宮女都是一品,而秦豫作為皇帝最信任的總管之一, 自然是一品, 走出去, 丞相也不會隨便輕視。

大臣們紛紛對太子說, 這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太子睜著圓圓的大眼睛看著下邊提出異議的大臣們。

這讓人怎麼說?說秦豫是個太監?但是他是為了父母冤屈才走到這一步的, 是至孝的表現, 如何能拿來詬病?而且, 秦豫在皇家幾個巨頭那地位頗高, 皇帝全家都被他所救,現在說他壞話,焉知不會被報複?或者惹太子皇後厭惡?

那隻能說秦豫能力不足,不能貿然進如此重要的部門。

太子十分謙虛地聽從了意見, 又問:“可是秦豫先前就掌後宮諸司,後來又被父皇信重調查多個大案, 若是他能力不行, 父皇為何不讓大臣們調查, 要調來秦豫處理呢?”

一直聽說太子性格很虎,沒想到這麼虎,完全不和你繞彎子,直直的箭頭咻咻咻地射進大臣們的心裡。對習慣了彎彎繞的大臣們來說,太子這話幾乎是直白地告訴他們:你們這些人在父皇眼裡都比不上秦豫。

彆說,皇帝要是在,真可能給秦豫一個高位——哪個皇帝不喜歡在重要的位置安插人?

讓太子和皇後出乎意料的是,有一小部分人為秦豫說話。他們都推崇秦豫的品質,讚賞他的為人處世,為他的遭遇痛惜,對太子的提議十分讚成。

這些都是三年來秦豫為皇帝辦事時結交的大臣,這三年,隻要和他共事或者接觸過一段時間的人,都被他用自己的本事俘獲了人心。

而與此同時,楊家一係都沒有冒頭,不反對不支持。

如此一來,反對者隻是占了小數,最終爭執了三次朝會,太子拍板定下。

戶部是楊大人的天下,原本屬於趙家的侍郎終於走了,照理楊尚書應該安排上自己的人,如此戶部就是鐵桶一個。現在太子要空降秦豫,楊尚書竟然不反對?

許多人想去試探一下楊尚書的想法。

得到的反饋是:秦公子人才品貌都是一流,堪當此任。也不知道是真的這麼想,還是和那個皇後女兒有了什麼計劃。

再去問百官之首王丞相。

王丞相當然是最有權力反對的人,他是輔佐太子的重臣之首,是太子和皇後處理國事的老師之一,但是,王丞相能做這麼久的丞相而沒有被皇帝撤掉,就是因為他能揣摩上意。

他認為,太子和皇後這麼做不過是為了安插自己的人手,對大臣們不夠信任,如果他激烈反對,會不會讓母子倆認為他有不臣之心?被誤會他欺負幼主?

皇帝隻是重傷,還沒駕崩呢,欺負了太子,皇帝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收拾這些膽大包天的人。

就這樣,在各方各有心思之下,秦豫成為了戶部侍郎。

三品以上官員有朝廷禦賜的府邸,秦豫從此可以搬出皇宮,再也不用當人下人了。

然而秦豫主動上表,想要留在宮裡幫助太子和皇後。

“皇上還未醒來,張公公要照顧皇上無法分|身,太子殿下與皇後娘娘需要一個與前朝溝通跑腿的人,特殊時期,臣願意一如既往為兩位主子效力。”

不錯,張從書不是隻負責皇帝的起居,長安殿裡裡外外都有他管理。如今南玉和太子身邊沒有這樣一個成熟的總管,太子身邊的太監太過年幼,錦繡則要管理後宮。

南玉挑了兩個個觀察多日心下認可的太子內侍:“那這段時間麻煩秦大人了,再勞累您一件事,幫忙帶一帶著這兩個小內侍。”

被挑中的小內侍激動不已,太子立刻明白了南玉的苦心,心中感激熨帖。

秦豫和南玉對視一眼,笑著應下。

這些事,南玉去探望太後時,一一告知了她。

自從皇帝出事,太後情緒波動太大,病倒後再也沒康複。現在的後宮,一片平靜。皇帝、太後、柳昭儀養病,趙美人被拘禁,其他人收到皇後的諭令,精簡一切娛樂活動,儘量呆在宮裡不得鬨事——有點眼色的也不敢出來觸黴頭。

前朝後宮沒有因為皇帝倒下出大問題,太後對南玉十萬分的讚賞信任,尤其每隔一段時間,南玉都會把最近發生的事情親自來告訴太後,太後自己也有消息來源,兩相比較,發現皇後果真處處都為太子打算,對南玉的信賴達到了最巔峰,多次叮囑太子,要聽南玉的話。

沒有皇帝的皇城,一下子變得和諧無比。

而躺在龍床上的皇帝依舊人事不知,他內臟被傷,而且是不可逆的,身體很虛弱,當日失血過多似乎對大腦造成了損害,至今無法醒來,太醫們商定了診療方案,每日按部就班地為皇帝診治,雖然皇帝依舊無法醒來,但是蒼白的麵色漸漸有了好轉的跡象,讓眾人心中大定,懷抱希望。

最後一位病人柳昭儀,南玉同樣讓人儘全力救治。她昏昏沉沉了近兩個月,隨後漸漸恢複精神,至今仍需長時間臥床,除了暗地裡打聽外麵的形勢,旁的並沒有動作。

南玉把前朝後宮都穩在手心,獲得太後、太子全力支持,如今是誰也動不了她。

很快時間就到了年節,這個皇帝重傷的年過得有些沉重,京城氣氛沉鬱,往年最為熱鬨的達官貴族府邸今年全都精簡低調,不敢顯露歡喜的氣氛。

宮裡,年三十南玉召集了所有女人孩子一起吃了一餐團圓飯,給她們發了過年的紅包新衣。一如往常的賞賜讓女人們心中鬆了一口氣,尤其是有孩子的宮殿,充滿童稚的歡喜漸漸冒了出來。

太後看到這麼多皇孫皇孫女心情也好了,暗自感歎,幸虧皇後賢惠,皇帝已經留下許多血脈,若真的出事,也不至於後繼無人。

大家漸漸開始習慣沒有皇帝的日子。

大年初一,各家各戶開始走親訪友,宮裡的女人閒著無聊也開始串門。

南玉帶著太子和瀟瀟陪太後探望了皇帝,又陪著老人家熱鬨了一天,等太後精神不濟歇下,帶著兩個孩子回了毓秀宮。

毓秀宮,太子一進門就興衝衝地大喊:“秦大人,你準備了什麼好吃的?”

早上出門前,秦豫答應太子和瀟瀟,晚餐他親自準備,保證兩人都喜歡。

瀟瀟也跟著跑進屋:“好香!我要吃!我要吃!”

南玉聞著簾子都擋不住的香味,心中一動,跨入門檻,看到桌上擺放著正滾滾沸騰的紅白湯水,揚起嘴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