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傳送法陣的另一端,一間寬敞的石室內,一座傳送陣正在不斷發出耀眼的白光,文思月等人的身影漸漸顯現出來。稍頃,七人身形從傳送帶來的不適感中漸漸恢複過來。
文思急忙環顧四周,心頭驟然一緊。
偌大的石洞裡,空蕩蕩的,居然連個人影都不見蹤跡。
“諸位在此稍候片刻,待我前去探查燕前輩是否仍在附近!”
文思月急切地對那位儒雅男子說道,隨後不等對方回應,便匆匆向石門之外走去。
儒雅男子欲張口詢問些什麼,然而稍作猶豫之後,終究未將話語說出,隻是凝視著文思月那修長的背影,眉宇間微微皺起。
文思月跨出石門,眼前頓時明亮起來,原來石屋竟是坐落在一片廣闊的石台之上。而石台自身則位於一座陡峭的山巔之處,周圍皆為懸崖絕壁,常人根本無法攀登而上。
然而令這位女子感到欣喜的是,燕雲此刻正站立於石台的一隅,與一位身著星宮服飾的披發修士交談甚歡。
雙手倒背,悠然自得地侃侃而談!
那位原本麵目猙獰的結丹中期大漢,在燕雲麵前猶如溫順的羔羊一般,隻是不斷地點頭哈腰,口中亦是誠惶誠恐地回答著燕雲提出的問題。
顯然此人便是負責看守此處傳送陣的星宮修士無疑。
文思月調整好情緒,並未立即上前打擾,而是安靜地站在原地,默默注視著燕雲與那位修士的對話。
過了一段時間,燕雲輕輕揮手,似乎已結束了交談。
那位大漢恭敬地深深鞠躬致意,然後後退數步,方才邁開步伐向石屋走去。
此時,文思月才款款走向燕雲。
“方才多虧前輩仗義執言,否則我夫婦二人不僅無法抵達外海,甚至可能遭遇大難。”文思月行禮致謝後,恭敬地說道。
“不必客氣,爾等亦是因我而陷入困境。況且此事不過舉手之勞罷了。不知姑娘如此匆忙前來,可是有何要事相告?”燕雲麵色平靜,審視了文思月一番,淡淡地問道。
“思月深知自己過於貪婪,前輩已然多次伸出援手,理應心滿意足。然而小女身患重疾,性命堪憂,懇請前輩再度出手相助!”
文思月言辭懇切,眼中泛起點滴淚光,看來母女情深,對愛女關愛備至。
“那位身中奇毒的少女,莫非便是你的女兒?”
燕雲目光閃爍,語氣平淡地緩緩說道,令人難以揣測其內心真實想法。
“正是!前輩慧眼如炬,一眼便識破小女的病情。”聞聽燕雲一語中的,指出愛女病症的源頭,文思月精神為之一振,雙眸之中充滿了期待之色。
“據我所聞,爾等已尋得解毒之策,又何必再來求助於我?”燕雲麵露疑惑之色。
”原來前輩已知曉此事。確實,我夫婦曾得到一位高人指點,可用白鷺魚妖的內丹煉製一種靈丹以解此毒,然而此丹藥並未能徹底根除毒素,即便能暫時挽救性命,身體素質亦會嚴重受損,修行之路將再無寸進。前輩身為元嬰後期的大修士,定然另有高招。還望前輩慈悲為懷!”
文思月焦急地解釋道。
“原來如此!”
燕雲並未立刻答應任何請求,臉龐顯現出一絲深思的神情。
此刻的文思月內心極度惶恐不安,然而卻不忍心強行催促燕雲做決定,隻能滿含渴望地盯著燕雲,臉上儘是滿滿的企盼之情。
燕雲抬起頭來,仰視著天穹中烈日般的光芒,繼而低頭瞥見了眼前嬌羞少女的絕美容顏,突然提出了一個超出她預料之外的問題。
“文兄是何時離世的?究竟是坐化消亡還是屍解輪回?”
聽到這句話,文思月自然是一愣,但很快便黯然神傷地回答道:
“當晚輩再次回到內海之時,家父已然下落不明。妾身曆經數十載的苦苦搜尋,至今仍無半分線索。如今若家父未能成功凝聚金丹,恐怕早已不在人間了。”
“修行之路本就是充滿坎坷與挑戰,無人知曉最終能夠抵達何種境界。若是其他陌生之人向我求助,我多半會置之不理。然而既然你能多次與我相遇,看來我們之間確實存在某種緣分。再者,你又是故人之後,眼下時間尚且充裕,我便先去查看那小姑娘的情況吧。”
燕雲終於微微頷首。
“感激不儘,前輩!”文思月聽聞此言,自然是欣喜若狂,立即想要向燕雲跪拜致謝。
“此地並非救治之所,我已在山腳下的小鎮客棧等候於你。稍後你等一同前去便是。”
燕雲揮舞衣袖,釋放出一股無形的巨大力量,輕描淡寫地將文思月扶起,使得後者無法完成拜禮。隨後,他全身籠罩在青芒之中,化作一道迅疾如電的青色流光盤旋在石台之下。
文思月驚愕不已,然而迅速回過神來,歡喜地朝著石室飛奔而去。
片刻過後,包括她在內的七位修行者齊齊化作數道燦爛奪目的遁光,沿著燕雲消失的方向緊隨其後。
“那燕姓少年已經突破至元嬰後期了嗎?”
在內星海的廣袤地域之中,天星城聖山上的幽深洞穴之內,一個不可思議的男聲打破了寂靜,使得整座洞府都隨之震顫起來。
發出這句話語的,正是天星雙聖中的男性成員!
“確實如此,我亦感到震驚不已,但經過反複確認,此事絕非虛假。”
悠揚的女性聲音接踵而至,那位名為溫青的神秘女子已然揭開麵紗,展現出一副略帶蒼白的美麗麵孔,端坐在洞窟中央的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石台之上。
“依照這個趨勢來看,隻怕他的修行天賦要高於我等了。”男子的語氣變得低沉,似乎是在剛剛得知的消息中逐漸恢複平靜。
“很可能正是如此。據我所知,此人在失蹤之前尚未達到二百壽齡。如此驚人速成,星宮曆代君王之中都罕有人及。吾等在約莫五百年間方才勉強晉入元嬰後期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