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 銀漢迢迢(1 / 2)

沒有汽車飛機的時代,一封平信要從襄陽送到建康,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就這,靠的還是蕭君澤最近把驛站的寄送模式進行了升級——因為襄陽水運便利,他依托長江支流,在沿途每個郡縣都建立了驛站,方便來往行商進行商事、家書的交流。

為此,他將各地的驛站分出編號,方便沿途的信件分撿,同時,也做為一個銷售渠道,在驛站分發了一些可以販賣的各地物品,做成一個供銷點,數量不多,用成本價格發給驛站,至於他們怎麼賣,賣不賣,都是他們自己事情。

……

長沙郡,益陽縣。

縣城外的河口碼頭,一座新開驛站正忙碌地收拾著從襄陽送來的書信。

驛從中的兩位年輕人努力從碼頭的驛船上扶起一個紮緊的郵包,檢查了包外的麻袋上的印信,確定沒有被損壞後,他們挑起有百餘斤的麻包,到驛站裡,拆開結實的麻袋,包裡還有許多用油紙封住的小包。

其中一位驛從拿起一個小包,翻看上邊的印戳、編號、還有文字。

“這包可真重,估計又是書本,”一人笑道,“扶岫,你那點錢,全丟這這裡邊,看你怎麼取媳婦。”

那叫扶岫的年輕人笑道:“我們族裡不取媳婦,看上了便去哪姑娘家裡住下,晚上去,白天走,孩子都歸母家。”

“啊這,孩子誰來養?”

“孩子有母親養大啊,”年輕人笑道,“孩子長大了,留在母親身邊,我就是母親身邊長大的,要不是我當初被抓去當了奴仆,賣到主家,一輩子都在山裡呢。”

“聽你說過,後來運氣好,被賣去了襄陽,可襄陽那麼好,你怎麼又回來了,還來這當驛從?”

“你不知道,我聽說族裡人老被騙,他們拿一斤鹽,就要換族裡三百多斤的礦石,”扶岫長歎道,“族裡阿母年紀大了,那住洞裡積水,腿痛得每天都哭,我在襄陽那點錢,一年也買不起一瓶的止痛丸。”

“那在這,不是更買不起麼?”

“那不一樣,我在這看著,山裡買鹽就容易了,我還準備招呼上三峒的族人,一起修一條山道,方便把那那礦石頭背出來呢,縣裡十家大戶都投了錢,這樣,產量大了,咱們族人也能談談漲價的事。”

“那你還來當驛從?”蘭生不解地問,“我是家族沒落,隻學了幾個字,不懂治經,這才隻能當個小吏,你才華不俗,又何必呢?”

“這不是圖買書方便麼?”扶岫打開郵包,翻出裡邊的一本書,“看,這是襄陽書院新的校書,有了這個,每年有什麼新物好物,這書裡都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