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 因為這樣(1 / 2)

炎炎六月,襄陽城可謂是熱鬨非凡。

不隻是襄陽北邊的五郡,連南邊的幾個郡縣,聽到這種盛事,也有一些膽子大的,悄悄跑過來湊熱鬨。

雖然南北大戰了許多次,但淮河、襄陽一帶的城池總是反複易手,國界線慢的隔上十來年就要換一次,勤快的一年能橫跳兩三次,所以雍州南北連口音都沒有什麼隔閡。

蕭君澤大考場是露天的,他主要是為將來建設選拔人才,所以一開始,就已經向這裡的鄉豪們講清楚,這個學舍是很難入朝為官的,學的也不是經義,而是主攻數術、匠作之類比較不上台麵的工作,進入其中,需要考慮清楚。

如果想投奔他治下,那麼,還是要走小吏之類的路子,先去底層打磨一番,讓他看到成績,才有其它。

這話一出,許多鄉豪庶族陷入躊躇,匠作這個職業倒不是什麼問題,但做為世家,他們大多會想辦法把匠人變成奴隸,由此完全掌握他們的生死,自家兒郎去學這個,似乎有些浪費了。

也有一些快要吃不起飯的寒門決定讓家裡一些庶子前去求學,畢竟匠作的出路雖然狹窄,但如果能被刺史重視,未必不能搏出一片天,畢竟這世道裡,他們很難和高門大戶去爭,能給刺史當奴仆,那一家人也不必擔心被大族欺壓了。

想要走從政之路,則開始鑽營起來,想要走刺史手下幕府的路子。

北魏的官製是允許官員自己收攏一些能人給自己做事的,這種秘書團隊,一般稱為幕府,“入幕之賓”便是由此而來。如果主官能夠升職,這些幕僚也可以水漲船高,被朝廷認可,由主官保薦後推薦朝廷為官。

他們千裡迢迢過來,不就是因為看好刺史大人的將來嘛!

蕭君澤被他騷擾的不勝其煩,於是便出了一些考題,準備再收錄幾個小吏,當然,名義上,這些都是他的“幕僚”,需要他自掏腰包來養著。

但問題不大,蕭君澤養幾十個人的錢還是有的。

於是,在同一時間,襄陽城同時出現了兩場考試,一場是書院收人的“理考”,一個是幕僚收人的“文考”,書院那邊,去的人寥寥無幾,但在文考這邊,那叫一個人山人海,還有家族為了給他們壯行,在一邊敲鑼打鼓,那叫一個熱鬨。

臨時找不到那麼大的考場,於是他們被安排在魚梁洲的茶園裡考試,茶園中茶樹長得正茂,低矮的樹叢之間,有一人寬的茶道,考生們就挨個坐在茶道裡。

有一個考生覺得地方太窄,拔掉了幾顆茶樹想要擺下他自帶的桌案,結果被以損壞考場為名,直接取消了資格。

一時間,有了威懾,這才這些想要開天辟地的考生們安靜下來。

考卷是蕭君澤讓人連夜油印的,題目不多,隻是一此普通的收稅、災害處理、戰時管理的問題,沒有準確答案,也不介意他們交頭接耳,一個時辰內交卷就可。

考試時間是早上六點,這時天氣還算清涼,倒也不擔心他們被曬化。

……

遠方,蕭君澤在城牆上眺望遠方考場,不由連連搖頭。

“這幕府,我就錄取五個人,他們居然有兩千多人來考!”蕭君澤神情不悅,“書院錄取三千人,居然還有空餘名額!”

元英在一邊也算是開了眼界,不由地大笑道:“不少了,四百取一,多少人蹉跎一世,連見到一郡太守的機會都沒有,你身為刺史,他們能爭到這個機會,已經是三生有幸了。”

“刺史很難見到麼?”蕭君澤撇撇嘴,“當初我從南朝過來,還不輕易見了南徐州的廣城郡王。”

“那怎麼一樣,”元英笑道,“你可是千年難得一見的治世之才,是明君賢相的坐上賓客,你信不信,若你不當這刺史,要去古隆中隱居,那都隻有陛下敢去三顧茅廬。”

做為一個能輕易把國庫收入提高兩成,且不加民賦,還能製兵甲、興農桑的人物,這是南北兩朝的皇帝才有資格去請的,連他都沒有資格。

說到這事,元英突然露出微笑道:“君澤啊,你還記得元璨嗎?”

蕭君澤一愣:“那是誰?”

元英大笑道:“他原本叫拓拔璨,是當年叫你狸奴那個少年,算是我一個侄兒,你可真是有了新人,便忘舊人啊。”

蕭君澤淺笑道:“原來是他,聽說他被陛下派去了隴西,我許久未見過他了。”

元英感慨道:“陛下怕他糾纏於你,便將他發配邊疆了,也是個可憐孩子。”

蕭君澤思考了一秒要不要求情讓元宏彆這樣,但一起,萬一讓那小子以為他還念舊情,那也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過幾年再說吧。

兩人又聊起了這些會吸納多少資金,需要多少民夫,丁役往哪裡派。

元英的意思是,不如讓桓叔興、田育丘這兩個蠻人首領,帶山民前來,這些山民十分耕作之地十分貧瘠,隻需要一點點錢,就能驅使,不像草原人,六鎮的胡人要過來,可就太辛苦了。

蕭君澤也覺得有道理,今年過後,北方的運河疏浚完畢,他準備在襄陽周圍開辟圩田。

簡單說,就是選一個沼澤,周圍修築堤壩,將水排乾,旱時引水種水稻,澇時抵禦洪水。

但這和後世圍湖還是有區彆的,因為江漢平原的雲夢澤本就處在乾涸的過程裡,也就是說,圍不圍,它都會向南邊移動,從長江北岸的雲夢澤,化成無數零星的小湖,隻剩長江南邊的洞庭水域。

“若認真說,我還是用明月的族人更順手,”蕭君澤歎息道,“畢竟大家合作了三年有餘,如今驟然棄用他們,怕是要引起一些紛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