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年頭的觀眾眼睛那是真厲害,被強行喂了幾次屎,哪裡能看不出來這些所謂的演技派,誰是真的有演戲,誰是真木頭。
所以這綜藝從第二季開始就被嘲了,第三季更是有出圈的“名場麵”,被網友全網玩梗,裡麵的木頭演員跟導師一起“出名”了。
也是這段視頻流傳度太大,又被全網網友嘲,這一季從策劃到備案,電視台怎麼求爹告奶都找不到願意讚助節目的廣告商。
折騰著折騰著,連原本定好的導演,也覺得這節目沒前途,雙手一擺,跑路了。
網上掛出來的招聘,也隻是給台裡看看,這節目玩.球了,早點解散製作團隊算了。
在原來的劇情裡,這節目也確實沒有哪個大冤種導演接手,終止於第三季。
畢竟一個壞了口碑,又找不到有演技的演員,哪裡是那麼容易盤活的啊。
這萬一又弄出什麼事來,導演還得被罵上熱搜,以後接活都得降級,這種虧本買賣誰樂意做呢。
大冤種還虧無可虧的俞竹,倒是看了這節目第一眼,就決定接下了。
這招聘廣告掛了一個月了問的人都沒有,俞竹一個便宜不嫌棄這爛攤子的新人導演,在跟她聊過又視頻麵試之後,就把她定下來了。
台裡也不是沒考慮過,但俞竹在麵試時想法大膽,有那些老油條沒有的靈氣在,新人加臭名在外的綜藝,兩者相撞沒準節目真能活了呢。
當然讓台裡有這個冒險想法的,還是這節目的投資很少,在台裡的撥的錢中,前一百都排不上號,不然要投資高點,哪能讓一個新人導演玩啊。
對於俞竹來說,新人沒資本的導演,確實是很難起來,但要是盤活一個有廣大知名度,黑粉遍布全網的節目,讓它扭轉乾坤成為年度爆款,這不就能抬一抬這導演的咖位了嘛。
至於找不到知名度的演技派演員,那就讓108線木頭樁子上唄,要價低,綜藝效果也有了,多劃算。
而且把木頭調.教成演技派,這可以當成是節目的特點,隻要做成,節目就是未來爆火預定。
俞竹又想到節目沒有投資商,那有部分開支就要能省則省了,比如燈光,剪輯修圖產生的高額費用。
演戲嘛,要啥牛批的燈光,最主要的還是演技,這鑲邊的東西不要也不影響,她看普通白熾燈也可以嘛。
還有剪輯師,修圖師這些後期工作,也可以省掉。
一個成熟的演員,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是現場直播,要都能剪掉,他們怎麼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呢。
至於修圖師,狀態不好就要去克製自己,多去運動,多護膚保養,不比一幀幀修圖的事跡曝光被群嘲的強嗎?
另外節目製作費用緊張,那引流的手段也要儘量經濟化了。
嗯,所以這普通不能增加流量的名字得改改。
俞竹轉動著筆,進行了幾分鐘的頭腦風暴,在紙上寫下一個名字。
雜七雜八的算了一通,俞竹看著紙上製作節目花費的錢,手指輕彈了下。
正好卡在電視台撥的錢內,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