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番外四(1 / 2)

我在六零開閒漁 柚蘇 12350 字 2024-03-24

王曉燕確實是個能乾的, 也說話算話。

果然,隻不過是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她僅僅靠著接活兒, 做服裝加工就賺到了帶著孩子去投奔丈夫的資本。

這一次, 她將兒子放回娘家, 自己跑到海市待了差不多一個月才回來。

回來後就開始和各家告彆,說在海市已經租好了房子。

甚至, 連賣服裝的檔口都租好了。

這次回來,就是要把這邊安置一下,就帶著兒子去海市長居了。

他們夫妻倆的這個走向, 是大家夥都沒有想到的。

在此之前,大家全都沒有意識到, 徐海成畢業後居然沒有再回寧林的打算, 而是準備就此在海市定居。

徐寒梅在確定這個消息是真的之後, 就開始忍不住的抹眼淚。

更是不停的念叨, 海成那小子沒良心,連家都不要了。

可薑曉菱卻覺得表哥這樣的想法沒什麼不好。

本來,寧林就不是海成哥真正的家,不過就是他的一個落腳點。

要按媽媽的意思,那海成哥畢業豈不是最應該回的是雲省?

更何況, 人往高處走, 這是正常的。

難不成這邊親戚朋友們多了, 還要變成束縛住他的阻礙?

再說, 就他學的那個什麼國畫專業,原本就需要在大城市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海成哥真要回了寧林, 恐怕最多就是進個文化局。

這一輩子大概也就這樣了, 難有什麼大成就。

而留在海市, 有欣賞他的導師,又有文化氛圍,他發展的路子必然要更順暢。

還不止於此,聽表嫂的意思,學校還想讓海成哥留校。

這就是有了大前途了!

隻要對表哥好,完全沒有必要非固守在寧林這個小地方啊!

薑曉菱掰開了揉碎了將這些道理都講給了媽媽聽。

並且承諾等邵彥成回來了,一定找時間帶著他們幾位老人家一起去一趟海市。

去看看表哥,同時也去看看表嫂他們現在租住的房子。

看他們是不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報喜不報憂。

說了好久,徐寒梅才總算是沒有太擔心了。

可她這邊安撫住了,那邊美美又鬨騰起來了。

去年高考,寧寧考了一個非常好的成績。

雖然沒有拿到全市第一,可也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績被華清大學給錄取了。

不是他沒考上京市大學,而是華清今年有一個專業對他的吸引力更大。

所以小家夥第一時間就放棄了他曾經心心念念很久的學校。

可不管怎麼說,兩個學校都是全國最好的學府。

考上哪一個,這一輩子都可以說前途無憂了。

全家人自然高興極了。

為此薑立南還特意去買了一掛鞭,那一通劈裡啪啦的放,生怕彆人家不知道他家又出了一個高材生。

一整個家屬院的人都聞訊趕來表示了祝賀。

可與之相反的是,美美這一次高考的成績卻很一般。

分數勉強隻能上一個類似於護校之類的中專。

家裡人為此還專門去把張美芳找來打聽了一下情況。

畢竟美芳現在已經進了市人民醫院,成了一名正兒八經的醫生。

美芳給家裡人科普了一下護校畢業後在醫院裡的工作情況。

沒有誇張,也沒有渲染,隻是平鋪直敘的說了。

說完後,家裡人還在糾結,美美第一個先炸了。

她死活不願意去上。

美美說,她不是不能受苦受累,隻是她乾不了伺候人的事兒。

她就不是那種細心的人,讓她乾那麼細致的活兒,她三天就得瘋!

她的話沒錯,說出來全家人即使再鬱悶,也不得不承認這話其實是靠譜的。

美美的性格,和她的名字完全對不上號。

用薑曉菱的話說就是——這丫頭和寧寧實在是長反了。

寧寧是男孩子,卻從小心思細密,什麼事都知道操心。

無論是學習還是個人生活,人家自己安排的有板有眼。

幾點學習,幾點玩,幾點休息,他很小就會給自己列計劃,並且嚴格按照計劃完成。

而美美,一點大就跟在小河身後做“小弟”,哥哥到哪兒她到哪兒,讓爬牆絕不爬樹。

衝鋒陷陣起來,院裡的男孩兒們都比不過。

那褲子,出去跑一天,回來膝蓋都能爛一個大洞。

學習的時候打瞌睡,一說出去玩兒,恨不得兩眼冒光。

自小到大,書桌,屋子都是寧寧跟在她身後收拾。

馬大哈到——如果不是哥哥跟得緊,她好幾次上學連書包都能忘了帶。

這樣的姑娘,真要是學了護士,那從她畢業那一天,全家人都得為她捏著汗。

都怕她還沒瘋,領導和病人已經先瘋了。

想明白之後,薑家人再不提讓她考護校的事兒。

可其他的學校,要麼她分數不夠,要麼她看不上。這麼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後唯一的選擇就隻能複讀。

今年,眼看著又快要到高考的時候了,因為王曉燕的這趟來家裡,美美又鬨上了。

小丫頭死活不願意再參加高考,非要接她表嫂現在的那攤兒生意。

美美說,以她那成績,今年就算是臨場發揮再好,充其量就是考一個差不多的中專。

想要考上個大專都很有難度,更彆說本科了。

與其這樣混日子,那還不如拚一拚,靠努力給自己拚一個未來。

表嫂一個人帶著孩子,還能靠做衣服把日子過下去。

她有表嫂的經驗,還有留下來的人脈,為什麼不行?

開始的時候,聽說她在這最後的關口了,忽然決定不考大學,薑立南氣得夠嗆。

也第一次衝著閨女舉起了掃帚疙瘩。

可薑曉菱畢竟這些年被表嫂,還有兒孫他們灌輸了太多新思想,反應就沒有爸媽那麼強烈。

她盯著自己找妹妹班主任要來的成績冊看了半天,糾結來糾結去,最後還是親自去找了表嫂。

王曉燕聽說美美想接她那一攤兒生意,沒有一點遲疑就答應了。

現在是八一年,對於做生意這件事,寧林的人們更多還是觀望,並沒有多少人真正願意試水去乾。

雖然王家的人也知道王曉燕賺著錢了。

可無論是她爸媽,還是哥嫂,對於她這樣的行為都還有點看不上。覺得她一個女人家拋頭露麵的,並不讚成。

更彆說會有誰願意接她這一攤兒活。

王曉燕馬上要走了。可手裡的生意並沒有轉出去。

張巧人家一家四口做肉夾饃的小生意,賺頭也不小。而且乾的還是拿手的事兒,自然不會接她的。

而王蔭,家裡上有公婆下有子女,接個單縫個衣服沒問題,彆的自然也乾不了。

王曉燕其實心裡一直非常可惜,覺得好好的一條財路就要這麼的斷了。

再怎麼說,這麼長時間,她打理這攤事兒也是費了心了,就這麼給完結了,心裡還是會舍不得。

現在聽說美美想乾,王曉燕自然很願意。

有了薑曉菱的兩頭遊說,又有王曉燕在一旁解說,薑立南終於沒有再向之前那麼反對了。

隻是說,就給小女兒一年的時間,她要是乾起來就好好乾。

乾不起來,就給他老老實實去廠裡當臨時工,到時候想辦法轉正。

美美當即拍著胸脯答應了。

以前是王曉燕乾,中間隔著幾層關係,薑家人雖然願意給予支持,可也不能摻和人家的生意。

現在美美乾,那就不同了。

再怎麼說,她就是一個剛剛成年,連校門還沒有出的小娃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