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宮鬥不如造反(十一)(2 / 2)

王詩玖實在無法拒絕!

“這對我,對王家,都好!”

王詩玖看著王源的眼睛,緩緩說道。

王源定定的看著孫女,良久,緩緩點頭,“好,你既然願意,那就去做吧!”

……

鄭念兒與寒門學子在成國公府的菊花宴上一起落入水中,那位學子十分誠懇,親自跑到鄭家門外求親。

鄭家根本不開門,學子百般懇求,引來大群人的圍觀。

一時間,這件事在京城鬨得沸沸揚揚。

胡氏都要把牙都咬碎了,一天之內,往宮裡送了好幾次求救信。

永承帝又氣又恨,他再“天真”,也知道鄭念兒是被人給算計了。

至於幕後黑手是誰,永承帝心中也有猜測。

肯定不是太後。

永承帝確實跟天後不親近,如今更是幾乎撕破了臉。

但永承帝很清楚,自己這個母親,是個驕傲的人。

對於她厭惡的人,她會當麵表態,而不是弄些鬼祟的手段。

如果她是那種不擇手段的人,早就悄悄命人結果的胡氏。

哪會容忍胡氏在自己麵前蹦躂了這些年?

當然,何太後對胡氏、以及整個鄭家容忍,也有投鼠忌器的原因。

隻是,最近一段時間,永承帝跟“何太後”數次起衝突。

“何太後”決絕又狠厲,永承帝心裡多少有些犯嘀咕——

母親,似乎不像過去那般疼愛他了。

他在母親的心中,還是唯一嘛?

當然,犯嘀咕歸犯嘀咕,但永承帝還是非常確信:鄭念兒的事,絕對不是何太後的手筆。

估計是王家,也有可能是其他羨慕嫉妒鄭家得寵的人家。

永承帝被困在宮裡,他手頭上的人脈有限,對於京中的很多消息,也就沒有那麼靈通。

不過,有一點,永承帝非常肯定。

那就是必須儘快解決掉這件事!

念兒是他的愛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將來也會是他的女人。

他萬萬不可能把她讓給彆人,更不可能是個貧苦讀書人。

永承帝捏著乳母送來的一封封求救信,心急如焚。

在不針對何太後的時候,他的腦子還是夠用的。

比如,他很快就想到問題的症結在那個男人身上。

“給他銀錢,或是許他前程,讓他不要再去糾纏念兒!”

永承帝命人去鄭家處理。

錢,鄭家倒是有,永承帝登基後,當年就封了胡氏的丈夫鄭有糧一個忠勇伯的爵位。

永承帝的理由也還算過得去,幼時他被送出宮的時候,鄭有糧作為何家的部曲,擔任護衛的工作。

永承帝練習騎馬的時候,馬不知怎的就受了驚,危急關頭,鄭有糧舍身救了他。

為此,鄭有糧還被馬蹄踩斷了一條腿。

直到現在,鄭有糧走路都一瘸一拐。

這也是何太後對於鄭家的得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重要原因。

胡氏卻是可惡,但她以及鄭家,確實在宮外悉心照顧、極力保護了永承帝。

有了伯爵,便有俸祿、賜田。

另外,還會有一些京中的商賈投靠。

過去三四年裡,永承帝打壓何家,卻異常尊崇“胡夫人”,讓有的小官小吏竟也跑來巴結鄭家。

……就這樣,鄭家改換了門庭,積攢了大量的財富。

舍出一大筆錢,換回鄭念兒的“前程”,彆說胡氏了,就是老實的鄭有糧都覺得劃算。

偏偏人家學子根本不要錢,人家想要做官!

想想也是,大淵朝階級分明,有錢未必能夠對當官,但當了官一定能弄到錢。

這位寒門學子之所以願意冒著得罪皇帝的危險,答應王家來做這場局,就是因為王家許諾事成後,推薦他當官。

這年頭還沒有科舉,選拔官員一般都是采用前前朝的九品中正製。

普通寒門想要入朝,隻能求得當權者的推薦。

而朝中的權臣,基本上都出身世家。

大淵朝因為是新朝,朝堂上會有些開國功勳,這才稍稍分走了世家的些許地盤。

但,就整體而言,還是世家掌控者官員的選拔。

當然,如果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強勢、有威信,也能決定朝臣的任免。

比如先帝,他作為開國之君,既有“開天辟地”的功績,手中又握有兵馬。

就算是那些氏族,也不敢真的跟他硬碰硬。

即便如此,先帝也沒有徹底消除世家對朝堂的控製,而是轉過來與對方合作。

先帝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還沒有親政的永承帝了。

“可惡!!”

永承帝收到鄭家傳回來的消息,氣急敗壞、怒不可遏。

然而,除了生氣、砸東西,他竟也無計可施。

不過永承帝到底不蠢,憤怒過後,他又安靜下來。

他或許不懂“解決流言的最好辦法,就是製造更新、更大的流言”的套路,但他知道暫避鋒芒的道理。

反正他並不在意鄭念兒的名聲,隻要鄭家咬死了不嫁女兒,然後把鄭念兒送走。

帶京中的風波平息下來,他再把念兒接近宮裡就可以。

至於什麼女人的名節?

嗬嗬,過去還有二嫁的女人當皇後,母儀天下呢。

鄭念兒隻是被人陷害了,她依然保有清白之身,隻要皇帝不計較,外人就沒有瞎逼逼的資格!

永承帝想通了這些,便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了胡氏。

胡氏:……還能怎樣?

外人都說她一個奴婢,比太後還要風光。

事實上呢,何太後還是高高在上、手握大權,能夠讓朝臣們敬畏的臨朝太後。

而她,連個貧苦的田舍奴都敢欺上門來。

“不急!不急!!”

胡氏惱恨之餘,拚命的安撫自己:“一切隻等陛下親政就好了!”

等陛下從何太後、顧命大臣手裡奪回了實權,他就能夠真的君臨天下。

到那時,她這個“胡夫人”才會名正言順。

而曾經欺辱過她的人,也一定會被她統統踩在腳底下。

包括何氏!

其實,不隻是胡氏在期盼小皇帝能夠儘早親政。

就是永承帝,好不容易想到解決鄭念兒事情的辦法後,也在想著如何親政。

想要親政,必須先大婚。

因為在華國,自古以來都是認定,人結了婚才算是真的長大成人。

成家立業,成了家,才能立業啊。

而且,皇帝還能接著大婚的契機,拉攏一些權臣,尋找足夠的助力。

隻是那些世家,都相繼把家中適齡的女孩子都嫁出去了啊。

難道他要去屈就勳貴土鱉家的女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