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受夠了那種被人欺辱的日子!
她不想再像上次一樣,明明自家兒女被打了,她卻還要陪著笑臉去給人家賠禮道歉!
“念兒,這件事,我去準備,你不要在陛下麵前露了風聲!”
胡氏抬起頭,死死的看著鄭念兒,無比認真的說道。
呼!
鄭念兒吐出一口氣,太好了,母親這是答應了!
有了母親這個皇帝乳母幫忙,她的計劃將會更加順利。
……
永承帝不知道他的幾個女人們都各自謀劃著什麼,他的心思都在政務上。
鹽政司已經設立起來,原本,永承帝因為“何太後”的圓規,對鹽政司並沒有那般熱切。
不過,鹽政司的選官製度,是他提出來的“考試選拔”,是他推行科舉製度的第一步。
所以,永承帝還是給予了足夠的關切與重視。
永承帝想辦法塞進去幾個寒門學子。
這些寒門學子,是真寒門。
是永承帝命心腹,在京中特意挑選的一些尋常百姓人家的子弟。
他們確實有些才學,卻因為出身、門第,沒有人推薦,隻能留在京城想辦法鑽營。
其中有些人,許是遭受的輕慢、打擊太多,已經開始憤世嫉俗,仇視世家。
永承帝要的就是這種不傾慕世家、敢以世家為敵的“勇士”。
除了把這樣的“人才”塞進鹽政司,永承帝還利用官員大考的契機,將人送到了地方。
比如其中有個叫蒙勤的人,最是激進。
他比當年的馮壽還要痛恨世家,痛恨特權階層。
在他的口中,那群身居高位的世家子們,都是屍位素餐,都是蠹蟲老賊。
他們隻顧自己家族的利益,全然不顧天下、不顧黎民。
他們壟斷一切,他們霸道蠻橫,他們罪該萬死。
永承帝親自召見了蒙勤,還聽他慷慨激昂的痛斥世家的種種罪行,隻覺得找到了自己的千裡馬。
於是,好不容易得到了幾個安插親信的官職,他便把最好的一個留給了蒙勤——巡鹽禦史。
嗯,這是有鹽政司衍生出來的一個職務。
原本,永承帝想讓蒙勤當禦史的,但想要成為言官,不管是資曆還是學識,蒙勤都差了一些。
而不隻是世家,就是朝中的其他朝臣,也不想讓永承帝這個冒失的小皇帝去染指禦史台。
蒙勤之流,更是個鬱鬱不得誌的小人物,這樣的人如果都能當禦史,真當他們大淵朝沒有人才了?
不過,小皇帝的麵子也不能不給,索性就讓蒙勤去當個巡鹽禦史吧。
巡鹽禦史也是禦史呢。
而且還能去地方巡視,幫小皇帝深入民間,體察民情,一舉兩得,多好的安排啊,對吧?
永承帝:……聽著雖然彆扭,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永承帝最缺的就是地方上的耳目。
他身居皇宮,就連京城都不敢說十分了解。
大淵朝幅員遼闊,全國有三十多個郡,每郡有二十多個縣。
郡縣還有上中下之分,人口眾多、地方複雜,這麼多個轄區,永承帝根本就做不到全都覆蓋。
除了想要了解地方上的政令推行、民生艱苦,永承帝還想知道幾個藩王、駐邊大將的情況。
是的,藩王!
永承帝隻有一個哥哥梁王,他的封地就在梁州。
按理,封王後,梁王就該就藩。
不過何太後忌憚梁王母子,不肯放他去地方,就想把他困死在京城。
永承帝雖然與梁王“兄弟情深”,卻也沒有真的傻兮兮的“放虎歸山”。
而是給他修建了豪華的王府,讓他們一家好好在京城當個富貴閒人。
先帝隻有兩個兒子,永承帝這一朝,也就隻有梁王一個藩王。
但先帝那一輩,還有兄弟。
除了嫡親的弟弟韓王趙爍外,還有幾個堂兄弟。
當初先帝起兵,全族都鼎力支持。
同輩的十幾個堂兄弟,戰死了一多半。
待到大淵朝建立,隻剩下五個人。
這五位,無一不是戰功彪炳的有功之臣。
不管是為了血緣,還是為了最初的承諾——共天下!
先帝哪怕心裡不舍,也大方的冊封幾個兄弟為藩王。
當然,封了王,並不意味著就真能共享富貴。
隨後的十幾年裡,有的藩王造反,有的藩王禍亂地方,先帝“忍痛”誅殺。
發展到現在,六個藩王隻剩下了倆。
一個是先帝的親弟弟韓王趙爍,一個則是南王趙炎。
趙爍雖然是藩王,卻一直被留在京城。
先帝對這個親弟弟還算信任,臨終前,把他列入三大輔臣之一。
先帝不是不怕弟弟會當攝政王,甚至造親侄子的反。
但,先帝更怕趙家的江山有朝一日會改姓“何”。
趙爍再不濟,也是他的親弟弟,是趙家的血脈。
即便趙爍謀逆,上位後,也要供奉趙家的先祖,認他這個哥哥為開國太、祖爺。
先帝讓趙爍當輔臣,就是為了牽製何太後。
趙爍雖然沒有就藩,但在京城,依然有權有勢,他的手裡握有先帝留下來的三萬親衛。
另一位藩王南王趙炎,就沒有趙爍的好運氣了。
他的封地在蠻荒的南州,遍地蟲蛇、毒瘴,還有民風彪悍的山民。
而即便是還怎麼一個地方,也不是南王一家獨大。
他的近側,就有南平王這個異姓王。
南平王說是來鎮守南疆,實則也是為了牽製、監控南王。
在朝廷看來,南州偏僻,物資匱乏,但境內卻有許多鹽井。
靠著這些井鹽,小小一個州郡,竟也能養活南王、南平王兩大王府,以及南平王府麾下的二十萬兵馬。
永承帝親政後,雖然沒有想到撤藩,但對於南州,他還是有些放不下。
那裡有兩大王府啊,還有好幾個大型鹽井。
出產的井鹽,足以輻射周圍十多個郡縣。
如今,有了何太後推出來的“製鹽新法”,永承帝倒是不缺那點兒井鹽。
但,既然都牽扯到了鹽,就跟永承帝的鹽務改革有關係。
蒙勤作為皇帝欽點的巡鹽禦史,他的第一站就是數千裡之外的南州。
“蒙卿,此次你的任務十分重要。除了查清南州境內的幾大井鹽,還需要摸清南王和南平王府的動向!”
臨行前,永承帝特意將蒙勤召進宮,屏退左右,拉著對方的手,仔細交代著。
蒙勤本是個鬱鬱不得誌的讀書人,在京中鑽營多年,都未能得到“伯樂”的賞識。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明君”,他真是一腔熱血,恨不能舍生忘死、以報君恩。
“陛下放心,臣定會肝腦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