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郡王進宮,當然是去“請罪”的。
他找何甜甜幫忙給弄藥膳,還不惜找了一些相似的病例做實驗,是為了巴結皇帝。
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為了皇帝好。
但,這並不能掩飾一個本質,即永昌郡王利用人脈偷偷弄到了皇帝的脈案。
這是“窺探帝蹤”,這是大不敬!
若是非要上綱上線,還能扣個意圖不軌、有不臣之心的罪名!
永昌郡王不是個聰明人,但他有個最大的優點——有自知之明。
他覺得,以自己的段位,還不足以在當了十幾年皇帝的當今麵前玩兒心機!
他非常直接,進宮後,就是一通謝罪,然後將自己如何弄到脈案,如何尋找相似病例等等所有的事兒,全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當然,講述這些的時候,永昌郡王還是稍稍美化了一下他的意圖:一心為了皇帝,為了皇家的血脈傳承!
皇帝:……被人暗搓搓的窺視,對方還搞了這樣的小動作,確實很不舒服。
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
“那三個男子,果真都讓女子受孕了?”
皇帝多少了解自己這個異母弟弟,不是什麼多大的好人,卻也不是個野心家。
他會盯著自己,會想辦法幫自己找“民間偏方”,不過是為了討好他,然後想方設法的掙個功勞。
興許,東昌還想讓自己的王爵提上一提,又或者能夠進入朝堂,擔個實職。
……其實這些皇帝都不吝嗇,他確實不太喜歡東昌這個便宜弟弟,但如果他真的立了功,皇帝還是願意給與足夠的獎賞!
而那個生子的偏方,如果真的有效——
當今陛下做了十幾年的皇帝,饒是早已練就了喜怒不形於色、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功力,此刻也忍不住有些許急切。
他能不急嘛。
普通男人,哪怕隻有破屋兩三間,也想生個男丁傳承香火、繼承家業。
而他呢,手握天下,坐擁萬裡江山。
他家真有皇位需要繼承呀。
這幾年,當今皇帝經常把齊王世子帶在身邊,儼然當成了繼承人在培養。
齊王世子是他親弟弟的嫡子,是他最敬重的安樂姑母的外孫,皇帝對這個嫡親的侄子非常疼愛。
但,侄子再好也不如自己親生的骨肉啊。
更不用說,過繼這種事兒,真的很難斬斷血緣。
等他駕崩了,侄子兼嗣子繼了位,人家肯定還會為自己的親生父母請封太上皇、皇太後。
皇位確實還是在他們這一支的手裡,但整整坐擁大權、享受祭祀香火的卻是他的弟弟弟媳呀。
還有他的皇後、貴妃,若是沒有死在他的前頭,將來又該如何在後宮立足?
皇帝或許不是多麼深情的人,但他對發妻保留著幾分敬重,對心愛的女人更是無比憐惜。
他希望自己即便不在了,皇後、貴妃也能享受起碼的尊榮。
如果能有個自己的兒子,而不是讓過繼來的侄子繼位,皇後她們占著名分大義,應該也不至於過得太差。
更有甚者,老天若是垂憐,讓他能生個嫡子,名正言順的繼承了這皇位……妥妥的皆大歡喜呀!
“……”東昌郡王匍匐的跪趴在地上,雖然他覺得自己的“認罪”,應該不會真有懲罰落下。
但,麵對絕對的皇權,他還是忍不住畏懼、恐懼。
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四肢也都有些僵硬,心跳砰砰砰,仿佛大鼓在擂動。
就在這時,東昌郡王聽到了皇帝的聲音:“他們的情況確實與朕相似?”
呼!
有門兒!
東昌郡王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了些。
他趕忙抬起頭,恭敬的回答,“回稟陛下,那三個人的情況確實與您十分相似!”
“一個今年二十五歲,成年九載,妻妾三人,卻都沒有懷孕。”
“一個今年三十七歲,成親近二十年,先後娶了兩個妻子,還納了一個據說十分好生養的妾,也隻得了一個天生體弱的女兒!”
“還有一個今年四十六歲,成親近三十年,妻妾、侍婢若乾,卻膝下空空!”
東昌郡王很會辦事,挑選的“病例”,不但病情相似,就連年齡也極具代表性。
他沒有全都選取正值壯年的男子,而是弄了個即將快五十歲的老男人。
這樣的人,在古代,已經算是“老朽”了。
不育了一輩子,黃土都埋到了腳脖子。
結果,就是這麼一個怎麼看都不可能再有子嗣的人,卻成功讓妻妾同時懷孕。
這說服力,絕對杠杠滴!
果然,皇帝聽到東昌郡王的回稟,尤其是最後一個病例的情況,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如果病例都是青壯的男人,皇帝或許還不至於這般激動。
他今年已經四十二歲了,妥妥的祖父輩的人兒。
皇後、貴妃她們都放棄了,皇帝自己也早已歇了再努力生個兒子的想法。
但,東昌郡王卻告訴皇帝,在他找的三個病例中,居然還有個四十六歲的老朽,隻吃了那個偏方一個月,就成功讓妻妾同時受孕!
這、這——
皇帝隻覺得口乾舌燥,似乎都能聽到砰砰砰的心跳聲。
“果真?東昌郡王,你可知道欺君的下場!”
忍著激動,皇帝故作嚴肅的說道。
“臣弟所言,句句屬實。那三個人,以及他們的女眷們都在臣弟的莊子上!”
“他們調理身體之前的脈案、藥方,最近的問診情況,也都記錄在冊——”
東昌郡王高高抬起頭,臉上並不半點心虛、退縮。
他害怕個啥?
人證、物證都擺在那裡,他根本不怕皇帝去查!
事實上,他準備這麼充足,就是為了讓皇帝去仔細調查。
如此,陛下才會知道他的“用心良苦”,才會知道他的忠君之心哪!
“……好!如果你所言的事都是真的,朕就赦免了你的大不敬之罪!”
當今到底是當了十幾年的皇帝,短暫的激動過後,他又恢複了為君者的理智與冷酷。
這不,人家還沒有忘了東昌郡王的“罪責”——窺探帝蹤!
不過,東昌郡王心裡卻有了底,沒有了最初的恐懼、不安。
嘿嘿嘿,隻要他尋來的偏方成功讓皇帝有了自己親生的皇子,他的罪責便能直接免除。
口頭上訓斥幾句,裝裝樣子的罰沒幾個月的俸祿,然後再給大大的獎賞(比如升個親王),這是皇帝慣有的行事風格呢。
“多謝陛下恩典!”
東昌郡王重重的扣頭,滿懷希望的喊道。
看到他這副模樣,皇帝愈發期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