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五年時間裡,馮、虞二人一直都在賣力的尋找證據。
彆說,還真讓他們找到了。
馮朗拿到的是史賀殺良冒功、養敵自重的證據。
而虞業著弄到了史賀與西北諸多部落“做生意”的賬本。
兩人沒有約定,卻相繼給聖人寫了密折,並把證據呈報上去。
聖人大怒,殺良冒功什麼的,他還能忍。
反正是如同草芥一般的邊民,死了也就死了。
但史賀跟西北有勾結這一項,聖人是絕壁不能認的。
這是通敵啊!
就算沒有賣國,也是對大梁、對皇帝不夠忠心。
而且,你說沒有賣國,誰又能證明?
你都跟敵人一起做生意,共同發大財了,哪怕是無意間泄漏點軍中的機密,對大梁也是極大的損失!
聖人本就喜歡腦補,看到馮、虞二人送來的奏折和證物,忍不住的聯想——
過去五年裡,西北頻頻發生戰事,每一次都險些破城。
而當初虞家鎮守西北的時候,很少發生這樣的緊急情況。
聖人沒有去想是虞家軍神勇無畏,也沒有去想是虞家守城有功。
更沒有去想他的製衡,直接讓西北軍分裂,根本無法做到團結、協同。
他隻是歎息馮、虞、史三人太無能。
而有了史賀跟西北“勾結”的罪證後,聖人不禁懷疑:難道是這個內鬼在作祟?
所以,西北防線才這般脆弱不堪?
聖人惱怒不已,用力一拍禦桉,傳下了旨意——
史賀殺良冒功,貪墨軍餉,通敵賣國,貽誤戰機……證據確鑿,數罪並罰,免去西北道行軍副總管之職,押解回京受審。
至於史賀麾下的五萬兵馬——
聖人思索一番,又來了個神操作。
他居然大筆一揮,給虞二升了官,讓他來頂替史賀。
聖人的意思很明白,三足鼎立的局麵,最穩固。
而虞家人,雖然弄出了一個虞家軍讓聖人坐立難安。
但不可否認的,虞家人打仗真的很有一套。
且虞家畢竟“懂規矩”,有大局觀。
哪怕沒有統領西北的權利,哪怕馮朗、虞業各掃門前雪,這兩人所駐守的城池,若是有了危機,虞二都會出兵相助。
聖人喜歡搞製衡,把偌大的西北軍分割成了好幾部分。
但他並不希望西北的防線被衝垮。
馮、虞兩人實在不是統籌全局的人,那就讓虞二擔負起這個責任吧。
聖人越想越覺得此計可行,他甚至還暗自得意——
“朕不給你行軍大總管的名分,也不給你足夠的權利,卻讓你乾著大總管的活兒!”
甚至連糧草、軍械等問題,也要讓虞二自己去解決。
“白嫖”了虞二,把他當成冤大頭、苦勞力,聖人一想到這些,就忍不住嘴角上揚。
虞二&何甜甜:……呃,您開心就好!
一個月後,傳旨的天使抵達西北。
史賀就地免除官職,當場就被禁衛捆了起來。
虞二則當場升官,重新進入西北軍的統領者之一。
“恭喜虞二郎君!”
傳旨的是個內侍,三十多歲的年紀,白胖無須,看著一團和氣。
虞二卻不敢小覷,此人是聖人身邊第二得用的內侍,聖人派他來傳旨,顯是給足了麵子啊。
“多謝天使,聖人天恩浩蕩,某感激莫名,粉身碎骨都難以報答!”
虞二故作感激、惶恐的模樣,跟內侍寒暄的時候,還不忘偷偷塞給對方一塊上好的羊脂白玉。
捏了捏玉佩,觸手溫潤細膩,不用看就知道質地非常好。
內侍滿意的勾了勾唇角,裝腔作勢的跟虞二說了些“聖人器重將軍”、“聖人待虞家親厚”之類的客套話。
內侍沒有停留太久,他還要押解史賀及其黨羽一行人回京。
虞二再三挽留,做足了姿態。
最後,他更是親自送內侍一行人走出三四裡地,這才“一步一回頭”的返回北城。
“二兄,太好了!虞家軍,咱們拿回了三分之一!”
送走了內侍,打發了周圍的人,虞四滿臉激動,開心的對虞二說道。
虞二也高興,隻是他沒有這般的喜形於色。
他微微搖頭,更正虞四的話,“不止三分之一!”
說這話的時候,虞二將目光投向了隔壁的西城。
那裡,還有虞家軍的殘部呢。
九郎的“宣傳攻勢”已經滲透到了馮家的軍營。
如今,又有“史家軍”搖身一變成了“虞家軍”的事兒,儼然就是最好的助攻。
要知道,今天以前,馮家軍跟史家軍一樣,普通的兵卒都過得十分艱難。
史家軍甚至比馮家軍還要慘一點兒。
可現在呢,史賀落罪,史家軍歸到了虞家的麾下。
這不隻是名稱上的改變,更主要的,是福利待遇的“翻天覆地”呀。
一旦馮家軍的兵卒知道曾經比自己更慘的史家軍,如今跟虞家軍一樣,能夠吃飽飯、穿棉衣,還能拿到足額的軍餉和獎勵——
嘿嘿,你說他們心裡是不平衡呢,還是不平衡?!
虞二完全想象得到,等他在北城推行虞家軍的新福利之後,本就人心浮動的馮家軍營,會發生怎樣的“熱鬨”。
還有,冬天又要到了。
草原上草木凋零,遊牧為生的北戎部落又要麵臨生存危機。
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們會開始劫掠西北一線的城池。
西城、北城和邊城,向來都是北戎兵進攻的主要目標。
如今北城的駐軍,重新改姓“虞”,被九郎的“震天雷”嚇得心驚膽戰的北戎,不但不敢冒犯附城,連帶著連北城也不敢輕易進攻。
西城和邊城就危險了。
不管北戎進攻哪一個,虞二都會積極救援。
而“救援”之後,馮朗或是虞業麾下的兵卒會不會趁機嘩變,要求歸附虞家軍,就不是虞二所能控製的了。是也不是?!
其實,
虞家也很無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