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陽書院是葉風清的一個心結。
上一世他也來求學過,但是被學院拒之門外。
這點他倒不怨山長,他學的太晚,認祖歸宗時已經十九歲,《千字文》都認不全。
當時會來嵩陽書院,也是想搏一搏,萬一進了,他也能儘快走考科舉的路子爬上去。
在被拒之門外後,他雖然心裡惋惜,但心裡早有準備,也不算失落。
不過這事不知怎麼回事,被有心人傳了出去,嘲諷他不自量力。更有人故意把他和梅林四君子放在一起,在討論四君子有多完美無瑕時,還會順帶提一句他有多糟糕透頂。
在塵埃之中摸爬滾打了十年,對於這點小計謀他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些言論的中傷對他也沒什麼作用。
之所以後來會耿耿於懷,是因為某場宴會上,聽到有人說:“那個誰除了那張臉,其他地方連四君子一根腳指頭都比不上,就他也配和崔四公子他們相提並論。”
就這一句,他莫名記了一輩子。
這次能重新再來,或許是因為人變得年輕了,他也多了絲少年意氣,沒由來的想踏進嵩陽書院的大門,告訴天下人他有的不僅僅是一張臉。
“誒,旁邊那個倒騎驢的長得真好看。”葉芷清突然撞了撞弟弟開口道。
葉風清一看,笑了,沒想到一來嵩陽書院第一個見到的會是崔意之。
崔意之確實貌若好女,自有一股風流體態,雖然現在年紀才十四五歲的年紀,但已經光華初綻。
“不過這人有點奇怪,”葉芷清又道,“倒騎驢看書,這一顛一顛的,真的能看的進書?”
本想好好誇一通崔意之美貌的葉風清默默吞回了到嘴邊的話。
他的阿姐角度之清奇,讓他頗有些感動。
“大抵是能的。”
“能什麼能,眼睛能瞎還差不多,你可彆跟著學。”葉芷清借機提醒道,“讀書雖然重要,但眼睛更重要。像這人,時間一久,眼珠子肯定會慢慢凸出來,就像我們家養的金魚一樣。”
葉風清想象了一下崔意之眼睛凸出來的樣子,道:“這不太可能吧。”
“怎麼不可能,光太強太暗對眼睛都不好。特彆是你們讀書人,十個裡麵八個眼睛有問題。輕微一點的,十步外看不清臉;嚴重的,一步內人畜不分。你不要不信,回頭你看看嵩陽學院裡的那些先生。”
葉風清默然;馬車外麵,倒騎驢的少年放下了手裡的書……
……
林家在鎮上有自己的彆莊,林夫人本想讓葉家姐弟一起跟著去彆莊住,葉風清婉言謝絕了她的好意,表示想留在鎮上。
“鎮上大多都是他同輩,讓他自己看看也好。”林先生並不拘束他,不過葉家姐弟年紀到底不大,最後他還是特地留了兩個隨從給他們,自己則帶著妻兒去了彆莊。
和林先生一家分彆後,葉芷清他們一行人住進了一家比較乾淨的客棧。
距離大考還有兩日時間,他們修整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不過到客棧後,他們有些意外的碰到了李封寧。更讓他們意外的是,李封寧已經幫他們把房間給訂好了。
“我就知道你肯定會來,特地給你留了兩間上房。不然就你現在過來,房間早就沒了。”李封寧也知道自己入嵩陽書院的希望不大,這次來,一是想試試,二其實是提前來結交些人,看能不能提前燒燒冷灶。
在葉風清成為先生的弟子之後,他就知道葉風清的前途怕是比自己要光明。
林先生背後不止有林家,同時還有當朝閣老和嵩陽書院。葉風清作為他第一位弟子,前麵有人鋪路搭橋,比他可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