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半本筆記本(1 / 2)

“最後一項任務:把遊戲名字起一下,打包上線。”

李不言盯著遊戲工程中的《Project》,劃去了筆記本上的最後一條字跡。

望著這,他不由得將筆記本翻回了第一頁,思緒也逐漸飄回了從前。

筆記本的第一頁,隻寫了一句豪言壯誌的話語:

“我要做出世界上最棒的遊戲!”

這是李不言還未入行時留下的豪言壯誌。現在想來,倒也有些可笑。

往後翻幾頁,其上則是工工整整寫滿了各種策劃及軟件知識。這是他剛入職雅達利公司,作為旗下一間小工作室的遊戲策劃時,懷揣著滿腔熱血時記錄下密密麻麻的各種知識。

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啊。李不言笑著感慨道。

但很可惜,好景不長。接下來的一頁,則隻在最中間寫了一個電話號碼。

那是前主策離職時給他留下的聯係方式。

對於這位自己的開山師父,李不言一直十分感激。

但由於項目收益不理想,他的主策職位被新來的家夥所頂替。

接下來,便有些潦草地寫滿了應聘及麵試的經驗教訓。

沒錯,李不言因為不願消耗遊戲壽命過度添加氪金模塊,跟那新來的家夥吵得很凶,最後甚至還差點打了起來。

最後,自己也隻能“自願”離職,並開始了漫長的找工作生涯。

但很可惜,他幾乎把所有遊戲公司都投了個遍,也沒有找到新工作。

還是最後一位麵試官跟他透露,那個家夥在當地遊戲圈挺有人脈,都約定好了不會招他進自家公司。

可以說,他再想在當地遊戲圈混的路,已經被堵死了。

這麼做,可就有點太過分了。李不言感慨。

再接下來一頁,則記錄了他這些離職時間中的開銷及收支。

望著那一串被逐漸削減的數字,李不言也仿佛回到了那段焦急與迷茫的時候:積蓄所剩無幾,若是再找不到新工作,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他,很有可能房租都要交不起了。

但不用擔心,李不言微微一笑:因為反轉就在下一頁。

筆記本下一頁的正中,寫著他李不言當時驚訝無比的六個大字:

差評反饋係統?

是的,他在這走投無路之時,覺醒了係統。

隻要自己做的遊戲在蒸汽平台收獲足夠差評,就能實現返現。當差評超過50%時,每份差評返10份;差評超過75%時返100份。

而當評論達到差評如潮時,即90%以上都是差評時,甚至能每個差評返1000份遊戲單價的現金!

不過也係統也給出了限製條件:首先,遊戲不能太離譜。

接著係統便列舉了無數條例子,如【比沙拉曼達還快】、【卸載時把玩家C盤刪了】【花錢買彈夾】【賽博仙人跳】......看得李不言大開眼界。

他都開始懷疑,能做出這種事的人,是不是也有差評反饋係統。

其次,定價必須由係統規定才行。

對此,李不言並沒有盲目樂觀。

差評差評,得首先有人願意玩你的遊戲,才能給出差評。

就像一樣:評論區滿是差評的不一定是撲街,評論區沒人的才是真撲街。這是同樣的道理。

即使在李不言所處的世界中,遊戲質量拉胯到不行。遊戲業界中各種氪金遊戲大行其道。遊戲質量無關緊要,宣發和水軍才是遊戲產業的重中之重。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嘛......

雅達利:“什麼,在想我的事?”

平行世界中,雅達利大崩潰不僅沒有發生。不注重遊戲質量,隻注重買量和水軍的行為反而大行其道。遊戲業界中,這樣的公司蒸蒸日上,並通過自身強大的實力,對整個遊戲市場進行壟斷。

你問原來的那些大型遊戲公司?

都順遂民意,去做動畫和音樂去了。

像那些大型公司都隻能慘淡經營,更彆提李不言這種,沒有錢投入宣發的獨立遊戲製作人了。

彆說差評如潮,連下載量破個位數都是個難題。

不過試試總沒有壞處,大不了用來充簡曆嘛。

李不言搖搖頭,不再去想這些惱人的玩意。

他作為一名有係統的人,他雖不願強行去做爛遊戲惡心大夥兒,但此刻已經見底的存款,讓他沒有了選擇的餘地。

那麼應該怎樣去做一款差評如潮的遊戲呢?

特彆是收費方式被係統定死的前提下?

這麼想著,李不言用了兩周來規劃遊戲的整體方案。

首先,要確定遊戲的核心玩法。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