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畜生啊!】
【能想出這種致富方法,主播多少有點不乾淨】
【阮小七:來,這個活閻羅的稱號你來戴】
【你的道德底線疑似有點太低了】
拋開畜不畜生這一點先不談,你就說這方法管不管用吧!
說起來,這遊戲玩起來挺有《騎砍》和《Kenshi》的味道,周賢都有些懷疑他竹節蟲是受到了《騎砍》的那個水滸MOD的啟發,才做出這麼一款遊戲。
而按照他之前玩過同類型遊戲的經驗,這種開放世界遊戲裡,發家致富的第一要務,那就是去找劫匪!
什麼來錢快,那當然是打劫來錢快啊!
可打劫是會要被捕快通緝的啊?
那釣魚執法不就行了?
按道理來說,一般情況都是將全部家當梭哈雇一堆小弟,去跟一隊小劫匪黑吃黑。
贏了就此起飛,輸了讀取存檔,實在打不過大不了調一下難度就行,非常方便。
但在《率西水滸》中,竹節蟲並沒有在ACT對戰中設置難度這一選項。
再加上他這吏官+地主出身的初始屬性,雖說SLG軍團指揮類與人際交往類的技能不少,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對於使槍弄棒這方麵並不擅長。
如此之低的的屬性,若想通過劫匪黑吃黑的話,得需要先賺到足夠的銀子,再請一個高手師父指點才能拿到一些關鍵的格鬥技能,到了那時,他才能去一打多靠打劫劫匪維持生活。
說白了,還是要錢,沒錢,在這個世界上可是寸步難行。
既如此,錢從哪裡來?
總不可能讓玩家去擺攤天天賣炊餅吧?
那有人可能要說了,既然全副武裝的劫匪不好劫,那劫一些過路商販總沒問題了吧?
當然不可能。
竹節蟲肯定不會給玩家留下這麼一個免費的搖錢樹。
首先,人家過路的商販並不傻,要走,肯定走人煙密集的大路。
同時能來往走商的,也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不然也不至於能活到現在。
說不定隨便一個推車趕路買棗子的,就有能把一座塔都搬起來的神力呢?
對於吏官開局的周賢來說,這種方法雖然高回報,但風險也有些過高,他並不喜歡。
但他不喜歡也沒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風險與收益並存的。
難道會有一個根本沒有戰鬥力的老漢,帶著他同樣沒有多少戰鬥力的女兒,兩個人沒有任何保鏢的人懷揣著大量銀子,為了抄近路走小道回家?
周賢:“......”
嘿,您猜怎麼著!
還真有!
0風險,高回報,這種好事不乾白不乾啊!
隻需要在搶劫之前偽裝一下,根本就不會有人能夠認出來他是周賢。就算搶劫了他們,也不會掉他周賢的名望值。
發家致富,就在今日!
但儘管說起來不會掉江湖名望,但在另一個世界中,周賢的江湖名望正在瘋狂地呈現出下降趨勢。
【畜生,純畜生】
【BYD多少有點不是人】
【有點不是人?完全不是人!】
【鎮關西聽了都會覺得你有點太極端了】
【就算常沙人的施耐庵,聽了棺材板都要響的程度】
“彆急彆急!”
周賢在腦海中冒出了這個點子之後,感覺到自己的思路變得越來越清晰:“你們先聽我慢慢道來!”
“各位,你們有沒有想過劇情上其實這裡原來是有BUG的?”
原本金老漢拿了魯達的錢,應該連夜趕往東京城才對,為啥卻突然讓金翠蓮給趙員外做了外宅呢?
這突然一下子改變了行程,放著老家不回去往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怎麼說都不合理對吧?
“所以說,更有可能是一種什麼情況呢——”周賢麵色從容,裝作一副極有想法的模樣摩挲著下巴。
“我在這裡給她金翠蓮給劫了,可以說是非常關鍵,乃至能改變時間線的!”
“各位想想,要是我不劫她的話,她就不會因為沒有盤纏而去不了東京,魯達也就不能遇上金老漢和盧員外,他也就上不了五台山當和尚!”
“他當不了和尚就不會去大相國寺,也就不會遇上林衝,林衝就會在野豬林被人害死!”
“林衝被害死了後梁山上就沒有人站出來火並,晁蓋顧及麵子肯定不會自己上去把王倫給砍了!”
“而沒有晁蓋,也就沒有後麵的宋江等人,梁山哪兒還能起得來?”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我這裡是非得劫她金翠蓮不可,是為了事情更好發展的必然選項!”
“我這麼做,不僅不是什麼欺淩弱小,恰恰相反,我這是在保衛整個梁山的安危啊!”
用儘了自己最後一絲知識儲備,周賢充滿驚世智慧的話語,打動了在場的不少觀眾。
【難道他真是天才?】
【雖然聽上去很不爽,但一時間找不到什麼反駁的理由】
【高俅,上大號說話!】
【什麼高俅,江州+吏官,純黃文炳了屬於是】
【多少有點太融入角色了】
“那咱們去看原文嘛!”
“原著這裡是怎麼說的來著?”周賢越說越起勁兒,“我這就去查一下原文。”
“等一下啊......水滸傳原文......這是第幾回來著?”
“哦,在這兒!我放給各位看——”
【老漢尋得一輛車子,本欲要回東京去,又怕這廝趕來,亦無恩人在彼搭救,因此不上東京去。隨路望北來,撞見一個京師古鄰,來這裡做買賣,就帶老漢父子兩口兒到這裡。虧殺了他,就與老漢女兒做媒,結交此間一個大財主趙員外,養做外宅,衣食豐足,皆出於恩人。】
這下就尷尬了。
理由和原因書中都寫地很清楚——那是他為了躲避鄭屠的追上而改變行程。至於遇到趙員外並被養作外宅,那也不過是在路上遇到的一位老鄰居罷了。
就算各奔東西後不過數十日就又遇上這點來說,確實有點過於巧合,但這種書中的不合理之處,在這麼些年來早就隨著無數人的補丁給補地七七八八。
《水滸傳》作為世代累積型作品,就算在成書的時候有些小BUG,這麼些年流傳下來,這些小BUG早就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給修好了,怎麼可能還讓周賢再在其中鑽到什麼空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