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李氏所說, 在家中條件好了手頭寬裕後,額森曾去那年當玉的當鋪上問過玉是否還在。
當鋪掌櫃說,因為那塊玉因為成色好, 額森當出去後很快便被其他玉器店的人看中收走。
李氏的這塊玉是少見的羊脂白玉, 如今大清還未收複西域, 籽玉料本就稀罕少見。而這塊玉因為是給女眷做傳家寶,所以雕的細致小巧並不符合京城貴人們的口味, 玉器商人收購後很快就把它轉販到兩淮。
兩淮鹽商、文人聚集,這樣溫潤如玉、氣質內斂、小巧精致的玉墜子更符合他們的品味。
所以他們一到淮安就想著先往淮安、揚州、金陵等地的大玉器店裡查問, 廣撒網一一問過總能找到蹤跡。
不出半日的功夫, 一張玉器店的清單便放在了兩人桌上。
珍珍一看,光淮安當地就有一家上等鋪子,兩家中等鋪子。
阿靈阿笑說:“要不他們查他們的,你先去買起來?據說京城的滿人喜歡金器因為富貴, 兩淮的文人愛玉器因為溫潤, 咱們也附庸風雅一下, 先買點君子所愛?”
珍珍當然心動,可一會兒傅達禮派人來問阿靈阿要不要一起先去看看黃河大堤, 阿靈阿於是說:“我先去看河堤, 康熙還等著我到了兩淮的第一封折子。你今日先去買一次, 過幾日我再陪你去揚州那兒逛!”
珍珍理解, 男人嘛,事業重要。尤其是阿靈阿這樣被康熙塞了任務出門的,要是做不好, 以康熙這個狗皇帝斤斤計較的摳門性格,回京以後他們必定沒有好果子吃。
珍珍問那拉氏借了馬車,帶上徐鶯和徐鸞,讓文叔把車往淮安城最繁華的街上趕。
這淮安雖不過是長江邊上的一個小城,但地處南北交彙之地,南北客商在此盤貨故而極是繁華。
淮安城最主要的商業街就是縣衙後的那條興榮街,這條街自碼頭一直通到關公廟前,足有五、六百米長,兩邊店鋪林立,商業繁盛絲毫不遜京城。
珍珍看了一會兒就瞧出了點門道,這條長街自西往東,東邊接著渡口,開的店鋪都是一些小飯館、小酒館,店麵都不大,進進出出的也都是一些挑夫或是船上的船夫。越往西,店麵益發寬敞,進出人的衣著也更好。
珍珍手裡捏著店名報給了文叔,她笑說說:“文叔,你就沿著這條興榮街一直往西走,準在這街最寬的地方。”
文叔應了一聲好,駕著馬車往西直走。
過了一盞茶功夫,文叔掀開車幔的一角說:“福晉,您瞧,果然是在這山西會館和廣東會館中間,是最寬的地方。”
馬車停在一兩層高、八扇門麵寬的店鋪前,屋簷下懸著的匾額上一筆飄逸灑脫的行書寫著“珍瓏閣”三個大字。
徐家姐妹先下車,她倆一個去挑簾子,一個扶珍珍下車。
出門在外為避鋒芒,珍珍剛特意將身上的織錦緞的衣裳換下,換了件普通的綢緞衣裳。
那織錦緞是用宮裡賞的,兩淮一代的商人一看就知道這是送進宮的貢品,穿這樣一身在這地方實在是打眼。
珍瓏閣的掌櫃是見慣南來北往旅客的眼尖人,即便珍珍換了身裝扮,他瞧著徐鶯徐鸞兩姐妹的儀態,再看珍珍的形容氣質,心裡就有了數了,進門的這位必是位貴客。
他一抬手擋住了要上前的店小二,自己走在前麵迎了上去招呼道:“請夫人安,可有小的能效勞的地方?”
珍珍示意徐鶯,她從隨身的荷包裡掏出那張紙遞了過去,“我們夫人想買這樣的一件玉墜,掌櫃這裡可是有?”
掌櫃的接過瞧了一眼便說,“小店裡原是有過這樣一物。”
珍珍心中大喜,她的金手指這是開成了什麼樣!一出門竟然就能撞上這塊玉!
“你確定?掌櫃的你真的沒看岔眼?”
掌櫃聽珍珍這話笑了起來,舉起他的雙手說:“夫人可是瞧見小的這雙手了?”
珍珍身邊相熟的男人裡有吳雅家的親人,有夫婿阿靈阿,以及阿靈阿的那些朋友,哦,勉強還能再算上一個康熙爺。
這些人裡額森的手最粗壯,他打過仗又替皇太極操過鍋鏟,是家裡體力勞動最多的人。手最細嫩的是年紀小的揆敘,其他人就算是康熙爺這個吃穿住行都有人伺候的主,一雙手也是寬大厚實,虎口關節處多厚繭。
主要是因為滿人入關後開始學漢人讀書寫字,但騎射功夫也沒落下,時時要練。
眼前這位掌櫃的手卻與他們截然不同,手指細長白皙,指甲打磨得圓潤不見一點毛糙,比閨中姑娘的手保養的還細嫩。
珍珍雖然不解他為何展示雙手,但給了他兩分薄麵略一點頭說:“掌櫃的保養得當。”
掌櫃一拍掌說:“小的在這行乾了快二十年了,玉石皆有靈氣,若是一雙粗手去碰玉石隻會傷了這天地靈氣之物。小的入行第一年開始就萬分小心地保養這樁手,這幾十年來有幸摸過無數的好玉,凡是過手的玉件件銘記在心。小的記得清楚,這墜子器型雖小,用的卻是極品的和田玉籽料。”
珍珍急問:“那墜子現在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