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 118 章(1 / 2)

羅伊斯一看那條新聞就笑了:“一半是真的, 一半是假的。”

這是一篇《圖片報》的記者寫的文章,主要介紹了羅伊斯和現任曼城主帥瓜迪奧拉的“虐戀情深”。

文章中寫道,早在瓜迪奧拉執教巴薩時期, 就夢想得到羅伊斯。

文章中說,羅伊斯不願意出國踢球, 所以才沒有轉會巴薩。

菲恩問他:“是這樣嗎?”

羅伊斯說:“不全是。”

“還有什麼?”

羅伊斯聳了聳肩:“我可不想年紀輕輕就去給人打替補,況且那時候轉會去巴薩的,最後都沒踢出來。”

法布雷加斯、桑切斯、亞曆山大-宋,沒有一個在巴薩有好結果。

文章中還寫道,後來瓜迪奧拉執教拜仁,瓜迪奧拉曾經公開表示,最想合作的球員是羅伊斯, 但那時候拜仁付違約金買過來的是格策。

拜仁與多特的比賽中, 羅伊斯摔倒在邊線, 瓜迪奧拉第一時間上去扶他,比對自己的球員還要上心。

又說到去年,瓜迪奧拉前往曼城, 從多特蒙德買走了京多安,但事實上,他更想帶走的是羅伊斯。

而今年, 瓜迪奧拉仍舊鍥而不舍的追求羅伊斯。

看完整篇報道,羅伊斯露出誇張的大笑:“以前有過, 現在沒有。”

“不管是馬裡奧還是伊爾卡伊(京多安), 人家拜仁和曼城想買的就是他倆,跟我沒關係。”

“媒體總是擅長編造這些離譜的新聞,博人眼球。”

“還虐戀情深,真能瞎扯。”

菲恩揶揄道:“跟你‘虐戀情深’的人還挺多。”

“沒錯, 很多人,”羅伊斯樂不可支,還摸了摸自己的發型:“這也沒辦法,誰叫我技術又好,長得又帥。”

菲恩詫異的看了他一眼,合上筆記本,起身欲走。羅伊斯卻一把拽住了他的衣服下擺。

菲恩穿著國家隊統一發的訓練服,本來是件寬鬆T恤,卻被他穿出了貼身的效果。

菲恩瞪他一眼,用眼神詢問他乾嘛。

羅伊斯拿起手機晃了晃:“你還沒告訴我這條新聞是真的還是假的?”

那條新聞來自《天空體育》,寫得其實很隱晦,隻說這個夏天有一筆重量級轉會,交易金額遠超以往任何一筆轉會,即將創造曆史。

但消息源並沒有給出具體是哪家俱樂部和哪位球員,以及具體交易價格。

根據《天空體育》的分析,他們猜測,很有可能是曼城會通過付違約金的方式,將菲恩從西班牙帶去英格蘭。

違約金兩個億歐元,確實夠瘋狂。

菲恩拍開他的手,徑直走了,並沒有給出任何回答。

羅伊斯靠在桌沿,似笑非笑的問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呀?”

“……”

菲恩還是不搭理他,回屋練琴去了。正好這時候門鈴響了,是布蘭特,又一個重度PlayStation玩家,和羅伊斯一拍即合。

魏格爾沒有來國家隊,他也不缺少一起玩遊戲的人。

除了格雷茨卡,另一位讓菲恩印象深刻的年輕隊員是一名中後衛——尼克拉斯·聚勒。

這天下午是一場10vs10的大場地對抗賽,羅伊斯拿球斜傳,給到菲恩前麵的開闊地帶。

這個提前量給得有點大,目的就是讓他把速度衝起來。

穆斯塔菲衝上來的時候,側了側身,都不敢與他正麵對抗,即便如此,還是被菲恩扛翻在地。

而另一邊,同時也有人貼了上來,正是聚勒。

菲恩速度很快,想要依靠強大的衝擊力將人撞開,然而,兩個人撞在一起的時候,都趔趄了一步。菲恩反應更快,身體也更靈活,很快穩住重心,拿球繼續往前衝。

第二次,兩個人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同時爭搶一個二分之一的高球,衝過去的時候兩個人速度都已經拉滿,誰也沒打算讓著誰,同時起跳,結結實實撞在一起,猶如火星撞地球一般的效果,兩個龐然大物,一起倒地。

聚勒和菲恩身高相仿,體重比他減重之前還要更重一些,是個能正麵硬扛大中鋒的中後衛。

兩次對抗,兩個人半斤八兩,聚勒大概是從防守菲恩的時候找到了自信。畢竟歐洲各大豪門這麼多中後衛,敢於和他正麵身體對抗的並不多。

兩個大高個的肉搏看得隊友無比興奮,又是尖叫,又是口哨。

勒夫站在場邊,看到這一幕,和他的兩位助手交換一個眼色。

基米希看熱鬨不嫌事大,隻要拿球,就專門往菲恩這裡傳。

聚勒再次衝上來的時候,菲恩半轉身背對著他拿球,用身體扛住他,就算聚勒超過一百公斤,那也不能隨隨便便把他撞開。

拿球之後,菲恩再以聚勒為圓心,球往前一瞬,突然加速擺脫,特爾施特根封他的近角,菲恩偏要打近角,把球從特爾施特根和立柱之間的縫隙送進了球網。

而同樣人高馬大的聚勒,此時才剛轉過身來。

“蕪湖!!!”

為他助攻的基米希發出一聲高亢的尖叫,一躍跳到了菲恩身上:“太牛了!”

羅伊斯在旁邊攤手,笑起來很壞很誇張:“我的天,這是一個身高196的大高個能完成的轉身嗎?”

一旁的布蘭特說:“但他做到了。”

羅伊斯聳肩:“雖然塊頭夠大,但很靈活。”

“……”

20分鐘的對抗賽很快結束,隊員們休息片刻,還要加一組30米衝刺跑。

菲恩給大家展示了一下,身高196厘米的大高個,不但對抗強,兼具靈活轉身,甚至還有讓人驚歎的速度。

30米衝刺跑進3.93秒,全隊第一。聚勒緊隨其後,也跑了4秒左右,全隊第二。

這兩個人的速度,放在德甲,那也絕對是頂尖水平。

菲恩和全隊合練了一周,他們就飛去了俄羅斯,在到達酒店之後,領隊給他和羅伊斯安排了一次采訪。

兩個人坐下來回答主持人提問,當然主要是羅伊斯在回答,他坐在一旁,被主持人問到了才言簡意賅的回答一句。

他保持著自己一貫冷漠且不耐煩地人設,倒是一旁的羅伊斯,一本正經娓娓道來,和他平時又傻又愛鬨的樣子一點也不一樣。

主持人問道:“為什麼來參加聯合會杯?”

菲恩說:“主教練讓我來。”

主持人:“所以你來了,並且當上了隊長。”

“嗯。”

羅伊斯的回答中規中矩:“我把它當做世界杯前的熱身,教練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也有過猶豫,但還是決定來了。”

主持人問道:“是誰讓你改變了主意,是勒夫先生嗎?”

羅伊斯聳了聳肩,側頭看了一眼菲恩,又垂下眼,發出一聲短促的“em~”,正在思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菲恩說:“是我讓他來的。”

“哈哈哈!”羅伊斯搭上他的肩膀,開了句玩笑,“沒我不行是吧。”

“……”

菲恩正襟危坐,並不接他的話。

主持人繼續下一個問題:“對於明年的世界杯,二位有什麼期待?”

“奪冠。”

菲恩覺得這樣的問題毫無意義,參加一項比賽,尤其是世界杯這種舉世矚目的重量級賽事,除了奪冠,還能有什麼其他想法。

誰都知道參加比賽要奪冠,而媒體和球迷想要挖掘的,是球員背後的故事。

比如菲恩,他的職業生涯團隊榮譽隻差一座大力神杯,而明年世界杯期間他還不滿24歲。

對於大部分球員來說,24歲,職業生涯才剛開始,於他而言,他已經實現了大滿貫。

主持人問道:“奪冠之後呢?你的職業生涯是否還有新的追求?”

菲恩說:“奪冠再說。”

“……”

羅伊斯坐在一旁,右手握拳抵在鼻子下方,擋住半張臉憋笑。

菲恩-萊因哈特最擅長的不是進球,而是把天聊死。

他是一名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球員,出道即巔峰,進球如麻,冠軍拿到手軟,卻爭議不斷。

關鍵是他極少接受媒體專訪,偶爾幾次賽後采訪,雖然話題度拉滿,但沒有那種觸及靈魂的談話。

主持人很像借這次機會,在他身上挖掘更多東西,關於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曆程,關於他的童年、家庭,甚至感情生活。

但很明顯,菲恩並不配合。他接受采訪就是完成任務,記者問什麼,他答什麼,懶得多說一個字。

主持人看向羅伊斯:“馬爾科,你呢?對世界杯是否有新的期待?”

羅伊斯清了清嗓子,立刻坐直了身體:“當然,非常期待。大家都知道,四年前,我很遺憾。”

“說說那個時候心情。”

羅伊斯搖了搖頭,露出無奈的苦笑:“這些年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記者又問:“德國隊奪冠的頒獎儀式上,格策舉起了你的球衣,你看到了嗎?”

“沒有,我當時已經睡下了。”

記者繼續追問他:“後來得知這件事情,有什麼感想?”

羅伊斯說道:“很溫暖,也很感動,我們是真正的兄弟。”

“上個賽季,他又回到了多特,你們的關係是否還像以前一樣要好。”

羅伊斯點點頭:“是的,一直都是。”

他並不想聊這個話題,往事不堪回首,錯過的已然錯過,再去多想,除了讓自己不開心,並沒有什麼作用。人總要向前看,展望未來,努力彌補遺憾。

對於那些曾經離開過的人,無論是誰,無論關係有多緊密,帶來的傷害永遠無法彌補,時過境遷之後,也隻是釋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