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 130 章(1 / 2)

音樂會之前, 菲恩在後台等待化妝。

他閉著眼,在腦子裡把即將要演奏的兩首曲子又過了一遍,這時候, 有一隻手在他頭頂拍了一下。

他還沒有開始做造型,頭發垂下來搭在額前, 顯得非常柔順。

不知道以前誰說過,萊因哈特全身上下,隻有頭發是軟的。

那隻手拍他一下似乎還不滿意,又在他頭頂上揉了一把。

菲恩睜開眼,從鏡子裡看到身後的人。羅伊斯在他頭上抓了兩下:“這一頭漂亮的淺金色頭發, 我給你設計個發型吧。”

說著身體前傾, 去拿桌上的梳子和定型噴霧。菲恩偏頭,順帶著拍開他的手:“走開。”

“彆客氣呀, 我技術很好的,審美也在線。”羅伊斯的手仍在菲恩頭上比劃,“你都不知道, 有多少德國年輕人模仿我的發型。”

菲恩飛過去一個嫌棄的眼神, 伸手就把人推開了:“一邊兒呆著去。”

“哈哈哈哈哈哈哈!”羅伊斯大笑著拉過旁邊的椅子坐下,依舊是翹著二郎腿, 環保雙臂, 十分大佬的坐姿。

不一會兒, 造型師過來給菲恩化妝,打理頭發, 他就在一旁指指點點, 提出自己的意見。

即便造型師不是羅伊斯的球迷, 那也至少是個多特蒙德的球迷, 跟他很聊得來, 也樂於聽取他的意見。

但無論如何,菲恩長相氣質擺在那裡,並不適合那種複雜、誇張的造型。工整、利落的背頭,剪裁合體的白色西服,略微修飾的自然妝容,和平時的他差彆不大。

因為菲恩今天穿的是法式襯衫,造型師拿出一盒配飾,讓羅伊斯幫忙挑選一對袖扣。

他大致看了一遍,挑出了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款式,猶豫不決。

菲恩掃了一眼:“左邊那對。”

左邊是一對簡單的金屬款,充滿了機械風,打磨和細節透露著手工質感。

就像故意要跟他對著乾,羅伊斯立刻卻拿起了另一對:“就這個吧。”

另一對就要顯得簡單粗暴許多,就是一對鑲鑽的圓形款,上了台,燈光一打,突出一個耀眼奪目。

菲恩白他一眼,再次對這位國家隊隊友的審美表示懷疑。

羅伊斯才不管這些,拉過他的手,強行將袖扣給他戴上。

“你長得就夠嚇人了,不需要再配個這麼硬朗的裝飾,配個柔和一些的更好。”

“我長得嚇人?”菲恩低頭,羅伊斯正在專心給他整理袖扣,他看到對方今天戴的耳釘,圓形的鑲鑽款式,正好和他挑的那對袖扣有幾分相似。

兩個人距離很近,近到菲恩不僅能看到他的耳釘,甚至能看清他臉上泛起的薄紅。

皮膚過於白皙就是這樣,一點點變化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況且,羅伊斯還是個動不動就愛臉紅的人。

羅伊斯已經給他佩戴好了,馬上就要登台,再反對也沒用。

菲恩不耐煩的揮手,催促他趕緊走,回台下坐著去。

今天來到音樂會現場的,除了羅伊斯,還有菲恩的家人,克勞德抱著諾亞坐在羅伊斯旁邊。

菲恩和大衛-葛瑞特合奏的曲目是捷克作曲家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非常著名的《幽默曲》第七首。

前麵部分由大衛-葛瑞特演奏,而再引出菲恩,兩個人一起合奏這首經典曲目。

菲恩穿著一身白色西服出現在舞台上,聚光燈打在他的身上,猶如童話中的王子一般,現場立時迸發出此起彼伏的驚呼與尖叫。

“我的舅舅好帥呀!”諾亞雙手舉過頭頂,興奮的喊道。

他們坐在舞台正中的最前排,身後幾萬名觀眾和他有著同樣的想法。

雖然演奏的曲目很古典,但嚴格來說,這並非一場傳統的古典音樂會,因為舞台上的樂隊加入了吉他、貝斯、架子鼓等多種流行音樂的樂器,編曲風格也融入了電子樂元素。

台下的觀眾也不必像聽古典音樂會那樣嚴苛的遵守音樂會的禮儀,氛圍更像是欣賞演唱會,任何時候都可以鼓掌、大聲歡呼甚至尖叫。

當然,他們尖叫的原因,一方麵是今天的菲恩確實帥得叫人心動,另一方麵,是因為他的身份。

那個在場上不懼對抗,進球如麻,彰顯暴力美學的大中鋒,竟然還會拉小提琴,並且還拉得那麼好。

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人驚歎不可思議的同時,又讓人情不自禁的癡迷。

羅伊斯臉上帶著笑意,目光一直停留在舞台另一邊,那個穿著白色西服的人身上。

看到他抬手拉琴的時候,那對鑲鑽的袖扣從西服袖口滑出,在舞台的燈光下顯得熠熠生輝。

《幽默曲》顧名思義,幽默詼諧、輕鬆活潑是樂曲主要的風格。

大衛-葛瑞特演奏的部分就主要凸顯了這一特色,通過大師特有的演奏技法,讓聽眾眼前有了畫麵感——穿著奇裝異服的小醜賣力演出,滑稽又搞笑。

菲恩的演奏部分卻沒有那麼強烈的戲劇衝突,而更顯得沉穩和厚重。這看起來似乎並不符合這首曲子幽默、跳躍、明快、爽朗的整體氛圍,反而從小醜眼底流露出一絲悲涼。

他把快樂留給了觀眾,卻把悲傷留給了自己。

偉大的喜劇作品,其底色都是悲劇。

菲恩與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合作,也並不顯得怯場,流暢而從容的完成自己演奏的部分,並且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他對樂曲的理解,並將之傳遞給聽眾。

兩個人的合作顯得默契而相得益彰,交流從每一個音符以及眼神的互動流露出來,看上去像是一對相交多年的摯友,而非剛剛認識不久。

“天哪!我的兩位男神竟然跨界合作。”

“這場音樂會能讓我銘記一輩子。”

“他倆看起來好配!”

“希望他們以後多多合作。”

“說不定下次大衛出現在德國隊的比賽看台上。”

“……”

羅伊斯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目之所及,所有女士都很激動,甚至有人激動到落下淚來。

克勞德說道:“除了足球,小菲小時候唯一的愛好就是小提琴。”

“我們家四個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樂器。”

“那時候我們也在家裡舉行小型音樂會,觀眾是我們家的保姆和花匠。”

“我們的母親相信,她的孩子當中總有一個人能成為演奏家,但最後,一個也沒有。”

接下來是菲恩的獨奏,羅伊斯聽過無數遍的《墨西哥小夜曲》,當然他更願意稱呼它的另一個名字——《小星星》。

舞台上,燈光暗淡下來,樂隊隱入黑暗,隻有一束光,照亮菲恩和指揮所在的位置。

他的神情一如既往的冷淡,談不上多麼出眾的演奏技巧,但也能流暢且精準的演奏完整首曲子。

對古典樂有著深入了解的樂迷並不會認為這是一次完美的演奏,但一個足球運動員,能有這樣的表現也足夠讓人驚豔。

其他觀眾同樣如此,他們更多的是關注菲恩的身份,不是他的演奏本身,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忽略了樂曲情感的表達。

隻有一個人,在聽完菲恩的演奏,對這首《小星星》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想。

羅伊斯閉上眼,在他眼前出現的畫麵仍舊是夜晚靜謐的森林,小木屋內,白雪公主躺在床上熟睡。

而站在她床邊的不再是七個小矮人,而是一身一身白色西服的王子。

演奏結束,菲恩返回後台,卸了妝換好衣服,忽然問造型師:“我能帶走它嗎?”

他停頓片刻又補充道:“我是說付錢買下來。”

造型師先是愣了一下,看清楚他手裡拿著的正是剛才那對袖扣,於是笑道:“付錢倒不必了,合影就行。”

這個要求很好滿足,在合影的過程中,菲恩甚至難得的揚起唇角,露出一抹淺笑,看得出來,心情不錯。

就在剛才,他在取下袖扣的時候,無意間發現,那上麵刻著一個細小的“r”,或許是品牌的首字母縮寫,但這個巧合實在很有意思。

很快,菲恩又回到現場,羅伊斯遠遠地看到他,給他讓了個座,他們一起聽完了接下來的音樂會。

菲恩坐下來,無數球迷的目光都落到了他們這邊,眾人自然也看到了坐在他旁邊的羅伊斯,並且拍照發到了網上,再度引起熱議。

首先,菲恩作為嘉賓參加大衛-葛瑞特的音樂會這件事,就足夠令人震驚:

“聽說過萊因哈特的業餘愛好是拉小提琴,沒想到拉得這麼好。”

“這一聽就知道有童子功在身上,並且一直都在練習。”

“我的天,能和大衛-葛瑞特合作,這就足夠說明他的水平。”

“一個被足球事業耽誤的小提琴演奏家。”

“其他人退役之後當教練,萊因哈特退役之後改行玩兒音樂。”

“玩兒音樂,出單曲的球員很多,但都是流行樂。萊因哈特不一樣,人家玩兒的是古典樂。”

“從體育頻道走進音樂頻道。”

“以後他的個人介紹,除了‘職業球員’,後麵還得加一句‘小提琴演奏家’。”

“演奏家倒不至於,但也絕對高於大眾水平。”

“不管是大師水平還是大眾水平,總之萊因哈特這張臉配上這兩首曲子,我也就聽個一百遍吧。”

“我沒看錯吧,台下坐的是羅伊斯,他這是專程從多特蒙德到柏林看萊因哈特演出?”

“不用懷疑,那就是羅伊斯,好多人還拍到了他倆的合照。”

“這有什麼奇怪的,從聯合會杯開始,他倆不是一直形影不離嗎?”

“有萊因哈特的地方,三米之內必能看到羅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