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辛看向比乾和商容,這兩位可謂是朝堂的中流砥柱,餘者,雖有忠心,奈何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之輩。
自帝子辛繼位以來,時常便有大臣告老還鄉,而接任者,多為庸碌之輩。
算得上有些才能的,不過費仲、尤渾等寥寥幾人,且大多心思不正。
費仲、尤渾能得到重用,也算是機緣巧合。
“三省六部的官員就由王叔和丞相負責選拔。內侍監的人選,孤會交給後宮定奪。”
畢竟內侍監是後宮的傭人,相當於和帝子辛朝夕相處,人選之事又怎會假手於他人。
“孤要強調一下禦史台的人選標準。禦史台分監察大夫和諫官,位卑言重,既要求有剛正不阿的品性,也要有治國之才能。”
有德無才是廢物,有才無德是怪物。
若無品德,必不敢直言,甚至與官員勾結。
才能也很重要,帝子辛可不想聽一群廢物嘮叨,嘮叨半天還一無所獲。
“大王的意思,臣明白了,臣定會輔佐少師大人嚴格篩選。”
雖然帝子辛的意思是讓比乾輔助,但是比乾畢竟是王叔,身份尊貴。
事情,當然是由商容主導,但商容卻不能說讓王叔比乾輔助。
這是聰明人的做法,比乾當然也知道商容的意思,也沒有多說什麼。
“王叔有其他事要忙,所以隻能給丞相輔助,孤總不能什麼事都交給王叔吧!”
“臣明白了。”
“嗯,”
帝子辛對著商容說著,又看向了比乾,暗自思索。
自己這位王叔,性子也太淡定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豁達,真不愧長了一顆七竅玲瓏心。
比乾見帝子辛看向自己,放下了手中茶杯,不疾不徐的說道。
“但憑大王吩咐!”
“王叔,孤也是剛剛見飛虎如此……憨……憨直,這才想到。孤欲建立學堂,為大商五歲以上的孩童統一啟蒙。”
“待到學堂建立完善,再考慮建立學院,廣納學子,為國教授人才。”
“此策可矣,不知大王欲教授其何內容?有何要求?收費幾何?”
“學堂招收五歲到十歲的稚子,教其識文斷字,禮義廉恥。不收費,沒要求,凡是年歲合適者,必須進學堂讀書學習。”
“大王這,耗費所出……”
“一應費用雜物,均有國家供給,之後他們何去何從就看他們自己的選擇。”
“孤隻是不想,一代文盲換文盲,江山代有文盲出。”
教育是很花錢的,帝子辛也知道,不過既然重生為王,那帝子辛無論如何也要給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的百姓帶來改變。
天下風雲出我輩!
“臣無異議,隻是,臣不知這學院又是為何?”
“學院,為國選才之用。每年收取學費,自願報名,所教內容也繁雜,包括修煉之法,利國之策,統軍兵法,禮義廉恥,忠君愛國思想等等。”
“如此之多的話,豈不是雜而不精。”
“可根據學員之目標劃分其所學之內容,專其一業,設立其必學課程,而後可讓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修行其他課程。”
聽完帝子辛的描述,比乾在心裡略一思索,感覺可行,隨即點了點頭,以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