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淪落到跟一隻狗搶東西吃,大抵還搶不過,吳紅濟心裡就特彆慌。
對比起來,懸在這椅子上看書偶爾被紮一下的日子雖難受,可到底能吃飽穿暖,不至於去外頭撿彆人剩下的東西吃。
當下看書更加認真起來。
林大夫看到這樣的兒子,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些年來,吳家雖然儘量讓小兒子過得好,可那也隻是吃穿上寬裕一些。他這些年什麼都沒學,以後隻能種地,李氏虧欠了兒子,可林大夫認為自己也有責任,如果不是他任由李氏胡鬨,當年不讓她去吳家待產,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陰差陽錯下多得了茯苓這個女兒,林大夫很高興,愈發覺得虧欠了小兒子。
他確實想彌補小兒子,可彌補不是任他為所欲為,把人寵成一個廢物。
該疼得疼,該學的要學,該教的要教。
趙家人搬走了,林大夫整日除了教兒子,偶爾還去府城坐堂,如今女兒定了親事,他得幫女兒攢點嫁妝。
*
李氏和離之後,怕李家又給她胡亂定親,一直留在吳家不肯回去。
吳家人本來就摳,最喜歡占彆人的便宜,什麼時候被彆人占過便宜?
看李氏住著不走,三兩天還好,漸漸地吳母就不高興,加上李氏已經許多年沒有乾活,隻是偶爾幫著做飯洗衣,並不勤快。日子一久,吳母的臉色一天比一天難看。
她不高興,家裡的人也彆想高興。吳用還好,他是親兒子,除了吃飯睡覺基本都在外乾活。李氏一個外人,還是幫了吳家很多忙的人,吳母不好對著她擺臉色,於是,李桃花這個兒媳的日子特彆不好過起來,吳母逮著機會就是一頓諷刺謾罵,著急了還拿東西丟她。
李桃花生下兒子之後,日子好過許多,眼見婆婆態度大變。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緣由。
想要日子舒心,得把家裡這個外人送走!
可二妹幫了她許多,李桃花實在說不出攆人的話,於是硬扛著。
這一日早上,吳母又發了火。李氏心裡也虛,主動端著一家人的衣去了河邊洗。李桃花則趁著天氣好,抱著兒子出去散心。
還沒到聊天的地方,遠遠地傳來一
陣婦人的哄笑聲,其中夾雜著“姐夫”,“小姨子”之類的笑語。
鄉下婦人喜歡說些葷話,李桃花聽了,本也覺得沒什麼,腳下繼續往前。然後,那邊幾人就發現了她的到來,麵麵相覷過後,笑著跟她打招呼,卻再不提方才的話頭了。
李桃花麵上和眾人閒聊,心裡卻犯起了嘀咕。難道她們在說關於自己的事?
越想越是如此,哪家也沒有小姨子在姐夫家常住的事。漸漸地,李桃花坐不住了,抱起孩子回了家。
走到院子外,看到吳用破天荒地在午後就回來了,而二妹看到人,利索地打了一盆水端了過去,二人有說有笑,李桃花心裡頓時有些微妙。
莊戶人家的夫妻,大半都是湊合過日子,再深厚的感情也在日複一日的勞作中磨得差不多了。吳用這些年來,經常嫌棄她沒能給他生個兒子。可以說,李桃花因為三個閨女,日子一直過得小心翼翼。
二妹就不同了,好運地嫁到了鎮上,夫君還那般溫柔,從來不跟她動手,關鍵是進門就生了兒子,偏偏林大夫還不在乎她生的什麼,對她一如既往的和善。曾經的那些年中,李桃花沒少暗地裡羨慕二妹的日子。
這會兒看到正說話的兩人,李桃花心裡不知怎地就想到了以前吳用的話:同樣是姐妹,你妹妹兒子一個接一個的生,你儘生些賠錢貨……
作為一個女子,李桃花受不了自己男人對彆的女人的誇讚,哪怕那個人是自己妹妹。這麼朝夕相處,萬一真成了剛才那些婦人口中議論的那樣,她又該何去何從?
李桃花抱緊了手中的孩子,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不能讓二妹多留了!
之前姐妹倆談過心,李氏很明白地跟她說過,不想回娘家,就是怕被家裡的兄弟給她隨便定了親事打發出門。
那她……不隨便定,讓二妹自己改嫁,總行了吧?
李桃花進了門,孩子就被吳用抱去,無論他乾活多累,回來都要抱一下兒子。
“二妹,你過來,我有話跟你說。”
李氏正和吳用說得歡快,看到姐姐這樣嚴肅的臉色,心裡頓時就有點虛。
天地良心,她從來也沒想過要跟姐夫如何。之所以好言好語,不過是看這幾天吳母愈
發不耐,怕自己被吳家母子趕走,這才殷勤一些。說實話,前麵那些年,她看到了姐姐過的日子,心裡其實是看不上吳用的,怎麼可能跟他有什麼呢?
李桃花打定了主意,進門後開門見山:“二妹,你幫了我很多,我心裡都記著呢。”
這樣的話開頭,李氏心裡就更慌了:“咱們姐妹之間,說這些就生分了,姐姐可彆說這種話。”
李桃花擺擺手:“你聽我說完,姐姐不是個沒良心的人,我知道你如今的難處,我是真的很想照顧你的,可是如今……這個家不是我做主,孩子他奶這兩天心氣不平,我們都知道是為了什麼。二妹,我不怕被她罵,但我怕你受委屈。”
李氏啞口無言。
李桃花這話說得很明白,目的就是為了讓她自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