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底下議論紛紛,但是大麵上終究還是愛國知同胞情的人更多,他們根據家裡的情況力所能及地把騰挪出來的各種口糧送到各個收糧種的地點。
然而不是送過去就收的,像小麥粉玉米麵之類的已經加工過的糧食,還是拿回家自己吃吧,他們收的是糧種,不是吃的糧食。
而紅薯、土豆、綠豆、黃豆等等完整的糧食,經過驗收官驗看之後,能做糧種的留下,不能的同樣原路返回。
當然,糧種捐成功的人,好事也不是白做的。
依據總理出的主意,給每人當場分發一枚主席的紅像章,上麵有主席的小頭像,百姓們就稀罕這個,拿到的人帶出去都是一種身份和精神的象征。
百姓們家裡若是有一枚這樣的紅像章,那都是十分驕傲的事,戴著去上班很是時髦,一時受到無限追捧。
有人為了能將紅像章拿到手,特意從城外鄉下親戚家換來糧種,交上去後心滿意足地捧著紅像章回來,自我感覺十分值得。
像這樣做的人不少,京都城沒用多久就收了一批糧種,經主席核準後快馬加鞭地送往劉部長手上。
而後,京都城收糧種的官員們開始轉移陣地了,城裡被擼了一層羊毛,接下來該是鄉下了,希望能擼出第二批羊毛,額,是糧種。
全城齊心協力捐糧種這事上了廣播和報紙,主席在全國人民麵前做了表揚,引得其他未在災區的城鎮爭相效仿,做主席口中的社會主義積極接班人。
這下,不光劉部長受到了應援而來的糧種,其他幾位災區負責人也收到了,可他們又沒有能緩解旱情的辦法,收到也沒用,估計隻能當糧食吃掉。
但是這是全國人民的心意,是人家勒著褲腰帶捐出的糧種,他們要是真有膽子敢給吃了,等曝出去後怕不是要被人民群眾的唾沫星子淹死。
隻有劉部長,有榮錦這位小神仙助陣,旱情已經解決了小半個省,逃荒的災民已經有部分可以回到家鄉補種秋季莊稼了。
消息傳到其他幾個同僚耳中,紛紛忍不住派人過來厚著臉皮取取經,看到底是怎麼緩解乾旱的。
彆姓劉的都解決完了,他們還在裹足不前,回京說出去丟不丟人,他們自己想一想都害臊。
這個經驗嘛,劉部長還真沒法說,總不能把榮錦交出去吧,隻怕出得去回來就不一定嘍。
不過,解決災荒問題是他們共同的目標,劉部長不可能放著不管,畢竟災區百姓都等著呢。
因此他隻說等忙完他負責的省份,就會去給同僚們幫忙,但具體怎麼幫忙的,什麼重點消息都沒透露。
收到答複的幾位負責人又氣又羨慕,卻也無法,隻能先把糧種緊著劉部長那裡用,等到他們這邊旱情得到幫助有所緩解了,再說糧種才有用,不然地裡都旱成塊了,種啥都白搭。
榮錦跟著劉部長出去了十幾趟,早上走晚上回,每次都有李婆子陪著,忙忙碌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等到夏末的尾巴梢上,以李家村為中心,下雨的地方站了他們所在省份的大半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些等待著回家的逃荒者開始被軍人們一批一批地送回去,緊跟其後的是一車車的糧種,讓大家夥都看到了生活的盼頭。
眾人回鄉的心情更為急切,沒有一個耍無賴賴著不走的,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家的狗窩。
他們的房子、他們的土地都在家鄉,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在家能有吃的餓不死,誰願意背井離鄉躲躲藏藏地過活。
車隊浩浩蕩蕩地回去,流落在外麵沒被搜羅到或者離的太遠的逃荒者們看到了解情況後,紛紛流淚滿麵,開始一波接一波地往家趕。
他們以為旱情都緩解了,那他們也回去等著發糧種種地去,可彆回去晚了誤了農時。
其實隻是緩解了一部分罷了,劉部長仍然任重道遠,肩上的擔子不輕。
眼看著大多數逃荒者誤以為所有的旱情都被解決,都開始還鄉,劉部長加快了腳步。
榮錦這邊之前是三天一幫忙,經過劉部長過來商量,變成了一天幫一次,在之前下雨麵積的基礎上又下了幾場。
隨著乾旱緩解的區域越來越大,邊緣處距離李家村的距離也隨之越來越遠,小卡車的速度已然不能保證一日的來回。
榮錦勢必要離開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