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春雨過後,準備許久的春耕轟轟烈烈開始了。
除煉鐵廠外,其他工廠全部停工半月,隻為讓春耕順利進行。
今年的耕種方式對莊民們來說,和往年的完全不一樣。
種子是三小姐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篩選出來的優質穀種,而且田地也早在開播之前就用炭廠那邊掃出來的草木灰和特意用高粱杆等物漚出的肥料撒過一遍。
王大有師父那邊的高爐日夜不休,弄出了可人力推動的曲犁,犁地速度和以前相比,快得像是神仙在施法。
更不要說還有牛、驢等牲畜拉著的大犁耙,一畝地很快就能推平。
七百畝地,對二百多號人來說,無疑是有些超量的。
但手裡的農具變成了鐵犁、鐵鍬、鐵鋤頭、鐵鏟、鐵鐮刀等物,七百畝地好像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種。
四百畝小麥,二百畝穀子,還有一百畝的高粱,用時十天,趕在充沛的雨水到來前,完成了全部播種。
徐月算過一筆賬,普通人一個月要吃30公斤糧食,強體力者為45公斤,折中取40公斤來計算,一個人一年需要480公斤糧食。
如果要讓莊上這五百人吃飽,一年所需糧食為24萬公斤。
再平攤到七百畝地上,畝產得達到343公斤,才能足夠。
在現代,畝產平均在六百多斤,畝產千斤也不在話下。
可是,這個時代,上等良田畝產在350公斤左右,中等良田200公斤,而占比最多的下等貧瘠田,畝產還不到100公斤。
再扣除稅收以及其他家用,喝粥都彆想喝飽!
莊內這七百畝田地,良田占比少得可憐,大部分是中下等,還有很多剛開出來沒多久的荒地,肥力欠缺。
所以,就算她今年已經把能給田地增肥的辦法都用儘了,想要達到畝產343公斤,仍然是個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民以食為天,看著莊民們已經滿足的期待目光,徐月愣是笑不出來,連勉強擠出一絲笑意也做不到。
幸好莊上現在還有其他產出,靠賣布賣玻璃瓷器等物,才能維持住現在這個越來越大的盤子。
說來說去,想要解決吃飯這個問題,還得看雜交水稻。
春耕之後,徐月終於得了點空閒。
她在房間外麵的小院裡,圈了一小塊地,還貼上了嚴禁任何人靠近的警示牌。
不但如此,為了保護自己好不容易從係統BUG裡弄到的幾粒棉花種子和西瓜籽,徐月還特意叮囑了院裡的家人和仆人們,不要亂碰自己的小菜地。
確定所有人都重視起來之後,徐月這才鬆了口氣,有心思去研究從係統裡換來的三係雜交水稻培育辦法。
在以前,徐月隻知道想要高產就買雜交水稻,也聽說過農業先輩們的不容易。
但具體怎麼個不容易法,想必大多數人和她是一樣的,完全沒有概念。
直到看到了這本雜交水稻培育書後,徐月這才明白,先輩們為了能夠讓的大家吃飽,有多難。
和自然界大多數物種的“優配優”得到“更優”的基因繁衍完全不同,雜交水稻需要一個【高富帥】來配【矮矬窮】,才能得出更好的後代。
想找出一個高富帥和一個矮矬窮並不難,但水稻它是自交類型,到點了雌蕊和雄蕊就會自己配對,同一株的高富帥和白富美你得把他們分開,並且讓它們去和矮矬窮雜交。
但水稻那麼多的穗,一穗上又有150-300個花,先不提如何做不會對高富帥雄蕊造成傷害,光是把每一株水稻上的穗子全部配一遍,人都能瘋了。
於是,農業先輩們提出設想,有沒有可能,有那麼一個奇葩品種,它天生就是閹割的呢?
結果還真有!
於是,就衍生出了現在的三係雜交水稻培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