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商業貿易(2 / 2)

“幼娘這不是馬上要開展邊境貿易了嗎,這個丹尼爾身份特殊,兩邊大戰剛剛結束,關係還很緊張,要是讓他們知道咱們好好善待丹尼爾,應該能夠緩和不少。”

鮮卑人擁有天然的牧場,他們養的羊和馬比徐家軍自己養的好。

大戰結束後,徐月就一直在思考怎麼徹底解決邊境矛盾。

打仗隻是威懾,治標不治本。

想要解決掉來自邊境異族的威脅,還得建立貿易合作。

隻有把雙方的利益緊密連接在一起,才能夠得避免幾十年後新一輪衝突暴發。

鮮卑為什麼要南下,之前王萍萍已經分析過——是天然的地理位置帶來的。

鮮卑人有天然牧場,卻沒有可以耕種的土地,使得他們至今無法進入農耕時代,過上穩定的生活。

鮮卑人很缺糧食,但他們從沒有大搞畜牧業,用羊馬換取糧食的想法。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周邊貿易並不發達,大慶對邊境幾個異族的態度不是打壓就是拉攏。

這些都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隻能獲得短暫的安寧。

貿易合作就不一樣了。

鮮卑人能養好羊馬,但無法用羊馬換取所需要的糧食。

而徐家軍有糧缺馬,雙方交換,再合適不過。

徐月讓漁陽負責統籌的福寶計算過,一匹馬從出生到養成戰馬,徐家軍需要付出差不多一萬錢。

而鮮卑人養成一匹合格的戰馬,隻需要不到兩千錢。

因為他們有天然的牧場,草料十分充足,隻需要付出人力成本就夠了。

還有鮮卑人的羊,他們養的羊比幽州百姓們自養的羊更肥,毛更長更密。

如果把紡織廠的原料加工廠建在鮮卑人那裡,徐家軍的紡織廠生產一套羊毛衫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而且,這樣一來,居無定所的鮮卑部落也能聚集起來,形成一定規模,最後演變成城鎮。

與其消耗大量兵力財力駐守邊疆,倒不如直接教會鮮卑人不用搶奪外族就能活下來的生存辦法。

一旦雙方聯係緊密,鮮卑人很有可能會自動演變成為徐家軍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防線。

六月,第一次邊境商貿會談在居庸縣府衙展開。

鮮卑王派來了不少人,而徐家軍這邊,也派出了以公孫昊為首的徐家軍商會團隊。

徐月和徐大出席會議,在會議上表明了徐家軍友善的態度。

當然,他們友善或是不友善,鮮卑王都不敢再這個時候跟徐家軍討價還價。

隻要是公孫昊等人提出來的意見,鮮卑王那邊都是:“啊是是是,對對對!”

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比較淳樸,特彆是鮮卑商人們,樸質得公孫昊都不好意思砍價太狠。

在商業意識這方麵,徐家軍的商人們完全就是碾壓級彆,鮮卑人稀裡湖塗的,就簽下了五十九份商業合約。

事後,他們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等人好像為族人們拉來了幾筆不得了的生意。

族人們丟在地裡發爛的羊毛,居然能賣錢,三斤就能換一根徐家籌。

公孫昊等人還說,他們要在宛城建立羊毛紡織廠,免費教他們的婦女做毛線。

而做出的毛線,徐家軍會以一斤三根徐家籌的價錢收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