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戰國四名將之首(2 / 2)

明英宗朱祁鎮:原來這就是武安君的意思?這不和冠軍侯,勇冠三軍一樣?

宋高宗趙構:哈哈,一說起白起,朕就想起了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隋煬帝楊廣:趙括是廢物?不見得吧

明英宗朱祁鎮:怎麼?隋煬帝你莫非覺得趙括是一個名將?

隋煬帝楊廣:在他之後,評他功過易,在他之位,行他所行之事,難。

隋煬帝楊廣:長平一戰前,秦,趙兩軍僵持三年,秦軍損兵折將,但趙國也沒好到哪裡去,繼續僵持下去,趙國就要糧草不濟了。

隋煬帝楊廣()

:故而,趙王比秦王,更想早日結束戰爭,再加上閼與之戰,趙奢大敗秦軍,使得趙王心存僥幸。

隋煬帝楊廣:如果舉國之力一戰,未必不能大敗秦國,故趙王才會以趙括為將,替換了廉頗。

明英宗朱祁鎮:哼,說一千道一萬,趙括還是輸了。

明英宗朱祁鎮:區區一個敗軍之將,也配的上隋煬帝你這般誇獎?

隋煬帝楊廣:聽朕說完,糧道被斷,首尾分離,隻能構築壘壁堅守的趙軍。

隋煬帝楊廣:在斷糧四十六天,饑餓不堪,軍心動搖,甚至自相殺食的情況下,趙括還敢集結大軍突破。

隋煬帝楊廣:最後終不能出,趙括又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

隋煬帝楊廣:祁鎮,倘若換做是你,恐怕一早就歸降了吧?

唐宣宗李忱:朕看史書記載,秦國為了這一戰,也算是元氣大傷。

唐宣宗李忱:秦昭襄王征調秦國河東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參戰,還親赴河內督戰。

唐宣宗李忱:長平一戰,趙國傾國之力一戰,秦國又何嘗不是?

魏元帝曹奐:武安君白起比張巡還狠,把趙軍降卒全部坑殺,隻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的士卒回趙國報信。

魏元帝曹奐:長平一戰,秦軍先後斬殺,坑殺的趙軍,加起來都四十五萬人之多了。

魏元帝曹奐:自此以後,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啊。

宋高宗趙構:那曹賊還不得樂壞了?那時候的趙國,簡直就是女兒國啊!

魏武帝曹操:……

魏元帝曹奐:……

明興宗朱標:……

晉惠帝司馬衷:咦,朕看史書上記載,秦昭襄王想讓白起統兵攻打邯鄲,白起屢屢拒絕,這才被賜死。

晉惠帝司馬衷:可是白起為何不去?他可是一生未逢敗績的名將啊!

隋煬帝楊廣:哈哈,晉惠帝你也不仔細想想,白起在長平一戰,可是坑殺了幾十萬趙軍降卒。

隋煬帝楊廣:如此血海深仇下,白起怎麼敢去統兵攻趙?

明英宗朱祁鎮:啊?是這樣?難道不是白起覺得攻打不下邯鄲,怕丟了自己一生未嘗敗績的威名?

宋高宗趙構:什麼啊,依朕之見,白起分明就是心有反意。

宋高宗趙構:你想想白起戰功有多卓著?真要是再滅了趙國,封無可封,進無可進下,白起就剩下起兵造反這一條路了。

漢高祖劉邦:為何就不能是秦昭襄王飛鳥儘,良弓藏?

明孝宗朱佑樘:哈哈,完顏構,你現在是不是看所有名將都心有反意?

明思宗朱由檢:其實這也是秦昭襄王太過自大了,要是在長平一戰後,就讓白起繼續攻打趙國,就不會有這麼多事。

明思宗朱由檢:都怪秦相應侯範睢中了蘇代的離間計。

宋太祖趙匡胤:這就是將相失和的下場。

宋太宗趙光義:誰讓白起屢屢稱病不去的?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