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都是公分製的時候,因為耕種和各種原因,產量不高,交完公糧,也就沒剩下多少,隻能混著紅薯乾野菜熬到秋收。
可是如今分田到戶之後,情形大不一樣,大家照顧共有的田地和照顧自家的地,完全都不是一個態度。
就按這次改革之後的收獲來說,公有製每畝產量平均是一百八十斤,而分田到戶的每畝能達到二百三十斤左右,拋去交上的公糧,那就是每畝多了五十斤糧食,兩畝地可就是一百斤了,一家人省省吃,也能吃兩三個月。
一時間,嘗到甜頭的分田到戶的鄉親們,乾起活來更是熱火朝天,而觀望的那群公有製的鄉親們,開始吵吵嚷嚷的也要分田地。
木秀接到交公糧的通知單後,第二天淩晨就和陳旭輝趕著牛車,將收好的麥子拉到糧食回收站去交公糧,
交公糧的地方基本都是在鎮上,附近的許多村莊都會過來,由於交的時候過程比較複雜,耗時比較多,需要排隊,檢驗,分等級,晾曬,除渣,歸倉。
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淩晨天不亮時,各家各戶有的套著驢車,有的趕著牛車,有的拉著架子車紛紛往糧站趕來。
火辣辣的太陽烘烤著大地,屋簷下,站著滿臉大汗等著交公糧的十裡八村的鄉親們,人人手裡拿著草帽,不停的扇著風。
糧站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全部上陣,在糧站內,醒目位置的牆上都寫著白底紅字的“喜交愛國糧”等標語口號。
這種天氣,站在屋簷下和在太陽底下沒什麼區彆,雖然今年的收成不錯,但是大家這會兒都被烈日曬的無精打采,耷拉著臉,隻希望趕緊輪到自己。
陳旭輝去取了一個收條,然後排隊等候。
“你這糧食不行,沒曬好,再拉回去曬兩三天。”一個白白胖胖的工作人員,手中拿了個長戳子,往架子車上一站,很熟練的就紮進糧袋裡順手一倒,麥粒就到手心裡了,他此時正很不耐煩的對著麵前的人說道。
那人一看就是老實巴交的那種人,不會說好話,一般來交糧食的人,見到工作人員都會說說好話,陪著笑臉,或者塞根煙,就是怕工作人員挑自家糧食毛病,然後讓拉回去,畢竟大熱天很不容易,大隊乾部催了又催,每個人趕到糧食站距離也不近。
“我這糧食真的曬好了,不信你再看看!”那人急忙用手扒拉袋子裡的小麥,急著證明自己的小麥沒問題。
“一邊去一邊去,彆在這裡耽誤時間,我說沒好就是沒好,趕緊的,下一個。”那個工作人員撚起幾粒往嘴裡一扔,一咬,然後不耐煩的揮手。
那糧食,看起來乾燥飽滿,明明都是曬得好好的。
人群中,大家都是有些敢怒不敢言,生怕工作人員也會為難自己,那人隻能將糧食袋紮好,放到平板車上,晃晃悠悠的推起來,垂頭喪氣的準備回家去了。
糧食的好壞,全靠工作人員來評定,上交的公糧也是會分三六九等,糧食好的,按照斤數交,糧食品質差的,就要多交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