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柳東睿下班後,林穀雨就把柳光耀來過的事兒告訴了他。

“這下你總可以放心了吧,大隊長這句話就是保證不會說出去,咱們行事又一向低調,有誰會天天盯著彆人家過日子啊。”

況且,那三麻袋東西對與三四口的小家可能還能吃上一段時間,生產隊那麼多張嘴,隻能算杯水車薪,根本撐不了多久。

她原本想把其中一袋子裡裝上麥子的,去年播種的時候她偷偷藏起來的種子糧,不就是為現在這樣饑荒挨餓的時候準備的嘛?

可是柳東睿沒同意,他覺得麥子太過顯眼,根本解釋不通,還說彆小瞧了社員們,讀書少並不代表思維不敏銳,村裡聰明的人不少。

柳東睿又囑咐了她一回:“麥子的事兒先被著急,得找一個好時機才能拿出來。”

林穀雨就無奈的歎了氣,她當然也不能置家人和自己的安危不顧,像個聖母一樣就災民於水火之中,隻能這麼無聲無息的。

去年這個時候,地裡和路邊的野菜已經長的一層一層的全都是,社員們家裡就算糧食不夠吃,可是多添補點野菜,無論是捏野菜窩窩頭、蒸野菜,還是野菜湯,總算是能熬著過去。

今年是真的難熬,現在已經四月下旬了,田地裡扒拉一天,都找不到半盆薺菜,過熱水燙一遍,一把就能抓完,其他的野菜像蒲公英、馬蘭頭、辣菜等也都少的可憐。

社員們一個個兒都餓的麵黃肌瘦,皮緊貼著骨頭,她家總不能還麵色紅潤吧?於是家裡小灶的質量也順勢降了下來,除了和和每天早上有一碗蒸雞蛋,大燦和二燦每天晚上隻能分吃一個烤紅薯。

再多的林穀雨是不敢往外拿了,大燦和二燦現在的年紀都不小了,七八歲的孩子已經不是甚事不知的年紀,平常跟自己的小朋友玩耍,有時會說到自己家吃了啥,紅薯是最安全不過的東西了。

好在還有柳東睿這個吃公家飯的。

農技站沒有單獨的食堂,柳東睿他們平常是在公社大食堂吃飯的,那邊全是公社裡的領導乾部,夥食條件的確比生產隊的食堂好上不少。

去年在那邊吃飯不定量,也就是說能隨便吃,今年開了春物質緊張了點,每個人就給定了量,月初的時候會發30天的小糧票,每天憑票打飯。

像柳東睿這樣的,每天核定的是兩斤的小糧票,每個月還能吃上一兩次肉菜,現在青菜哪兒都不好買到,公社大食堂每天豆腐白菜蘿卜確實不缺的。

柳東睿現在每天中午都會打了飯騎著車回家吃,哪怕寒風凜冽也照回不誤,晚上如果如果菜不錯,他也會打回來,回家熱一熱一家人一起吃,全當是宵夜了。

這天晚上,和和睜著黑葡萄般的大眼睛躺在炕上,她已經9個月大了,在炕上爬的飛快,還能自己扶著牆站立很久,林穀雨剛扶著她走了幾分鐘,可能是有點累了,一聲不吭的躺在那,其它四個人圍在炕桌上吃著柳東睿帶回來的凍豆腐和玉米麵餅子。

玉米麵餅子是發麵的,蓬鬆選軟,有點像發糕,大燦咬了一小口,說:“還是玉米麵好吃,真甜。”

又夾了一塊燉豆腐,感歎道:“燉豆腐可真好吃,以後我也要去公社上班,天天去公社食堂吃飯。”

二燦低頭隻顧著吃,小嘴隻“嗯嗯”兩聲。

林穀雨就笑,“那你可得好好學習了,你爹可是技術型人才特招進去的,普通人想進公社可難了。”

大燦就問什麼是技術型人才,林穀雨就簡單跟他介紹了一下:“就是有一技之長啊,像你爹會開拖拉機也會修拖拉機,彆的人都不會,很優秀的。”

大燦拍拍自己的胸脯,說:“娘,你就放心吧,我肯定行,我爹跟我講過拖拉機還有汽車,還說大城市裡有啥公交車,我長大後就學這個,肯定能學好。”

林穀雨哈哈笑,給他夾了一塊豆腐:“行,等你長大了考大學,以後咱們也去公社食堂吃飯。”

大燦二燦胃口小,下午又剛吃了一頓,吃到一半就下了桌,柳東睿剛才沒怎麼動筷子,等孩子們都下去了,他這才開始大口大口的吃,林穀雨給倒了一杯熱水,就坐在旁邊陪他吃。

國產電子管收音機發出一陣“滋啦滋啦”的電流聲響起,隨後一口抑揚頓挫的播音腔響了起來,或許是為了少犯錯,聯句少,停頓多,普通話也沒那麼準確,跟後世那種標準的播音腔差彆很大,不過聽得多了,林穀雨已經很習慣了。

就聽見那裡麵傳出來:“中央已經接收到地方上的春荒缺糧報告,主席同誌看了之後心情十分沉重·······成立了中央救災委員會······調撥救濟糧,幫助主產糧區的群眾度過春荒·······務必要妥善安排······閒時少吃,忙時多吃,平時省著吃······”

林穀雨愣了一下,實在沒想到中央已經知道了災荒,並且還成了救災委員會,困難不是才開始嗎?

難道這個平行時空還有彆的同類來了,使用金手指把三年災荒給蝴蝶掉了?

那樣可太好了,雖然咱沒人家本事大,但有人能拯救全國人民,避免經曆那困苦的三年,真是一件讓人很開心的事!哪怕這幾年的準備白做了,她也覺得沒什麼,特彆的高興。

柳東睿扭頭盯著收音機看了一會兒,卻沒她那麼樂觀,他們兩個人對具體的曆史細節不是完全能記得住的,了解最清楚的是課本上著重劃出來的重點,那些細枝末葉的事情根本不清楚,更何況,這個年代並不是完全照著曆史的車輪走的。

“雖然是這麼說的,但你也知道這個年代一會兒這個人倒台了,一會兒那個人被趕下牛棚了,政策不說瞬息萬變,但到底能不能執行,能執行成什麼樣子都說不準,我覺得咱們還不能放心的那麼早。”

被他這麼一提醒,文科生林穀雨終於想起來了,曆史上這段時間還真是經曆了不少的波折,ls會議就是最出名的一次,也是轉折點,中央領導職位都變動了很多。

不過,那些人離他們呢太遠,她就算想要救人家,也是有心無力,她最喜歡並且擅長的就是利用當下的機會,古人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頻出的年代多半都是亂世,機遇比現在還差,利用好了機會,照樣能做出很多事情出來。

拖拉機就是成功的前例。

林穀雨就說:“你趕緊去找大隊長,跟他說說這個消息,趁著消息還沒有傳開,彆的生產隊還不知道這回兒事,讓他趕緊跟公社申請救濟糧。”

當下,收音機裡播放的消息都是最新的,傳播的速度也最快。報社雖然覆蓋的人群較多,但速度要相對慢一點,前一天肯定已經定好了第二天的內容,也就是說就算報社今天晚上接到了消息,那也得等後天早上才能印出來,到老百姓手裡怎麼也得後天中午了。

柳東睿有些遲疑,問:“你覺得這回救濟糧能申請下來?”

林穀雨特彆光棍的說:“能不能申請下來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萬一是真的不就跟賺了一樣嘛。”

柳東睿就趕緊去找了柳光耀,跟他說了中央救災的這一回兒事。當然,他跟林穀雨猜測會有波折一點都沒有提。

柳光耀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問他:“大林子,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嗎?收音機裡真的說中央注意到咱們這邊的災情了?還要給咱們派救濟糧來?這是真的嗎?”

柳東睿說是,“據說主席同誌前段時間坐火車經過咱們這,看見了那場雪災,找當地的同誌了解了情況,才下的決定。”

柳光耀右手緊握成拳,特彆的激動,嘴裡喃喃說道:“主席同誌還是英明的,我就說他不會看著咱們老百姓受苦的,就算被人欺騙犯了點錯······”

第二天一大早,柳光耀就誌氣高昂的去了公社,申請救濟糧去了,王明德才剛看完上麵發來的電報,還真沒想到柳光耀比他知道的消息還要早,倒是很痛快的把柳河大隊寫在了救災名單手冊的第一行上。

林穀雨預測的還真沒錯,當天早上送到大隊的報紙沒有關於災荒和救濟糧一點消息,直到第二天,她才在報紙上看見了相關的報道。

之後國家要發救濟糧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的傳遍了千家萬戶,社員們翹首以盼,等待著救濟糧的到來。

這個說:“等領了救濟糧,咱們也得蒸一頓白麵饃饃吃,好好的去去嘴裡的紅薯味兒。”

那個說:“俺打算包一頓肉餡餃子,過年的時候都沒能吃上,給俺饞的喲·······”

趙小果就笑了:“你們想的都怪沒,救濟糧肯定是分到食堂,食堂做啥你們吃啥,還想挑食兒呢?可算了吧。”

大家一愣,還真是這樣,現在不讓社員們自己做飯,救濟糧肯定不會分到自己手裡,但這也沒關係啊,隻要有救濟糧就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