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張小元的故事(2 / 2)

軍工科技 止天戈 3725 字 2個月前

一個女人,每天要抗十噸多的東西,大家能夠想象這種生活的艱辛嗎?”

吳浩邊說著,他旁邊的懸浮窗口邊播放這照片,這些照片都非常的寫實,讓現場和互聯網上的無數人動容。

“這是張小元的妻子,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女人,叫做陳秀英,初中畢業。她和張小元原本是在南方打工的,後來為了照顧孩子,這才回鄉在當地打打零工然後務農的。

張小元受傷後,陳秀英不離不棄,將這個家,將他和他的父母還有兩個孩子照顧的非常好。”

吳浩指著照片中那個帶著笑容有些蒼老的婦女介紹道。

“這是她的手,大家請看,這雙長期被水泥所腐蝕的手已經非常的粗糙,根本看不出這是一位女人的手。”

吳浩指著照片講道:“這是一張她的X光片,大家可以看到,因為長期的超重型勞動,她的脊柱已經開始變形,甚至她已經開始在忍受很長時間的脊椎疼痛了。如果再不及時治療的話,陳秀英很可能會癱瘓。

這是一個瀕臨殘破的家庭,如果再的不斷外麵的救助,一旦陳秀英出現點問題,那麼等待這個家庭的是什麼,我相信大家應該能夠清楚。”

便隨著吳浩聲行並茂的講解,在配上這些照片,讓現場不少人的眼眶不由的紅了起來。

吳浩呢,則對於自己渲染的這種氣氛非常滿意,隨即接著講道。

“自從張小元受傷後,當地地方上就給了他們很大的照顧,各界也都伸出了援手。

但能夠幫助他們的其實很有限,像他這種雙臂都沒有了的嚴重殘疾人員,就算是想給他安排一個工作都難。

所以呢,地方上和各界也就隻能時不時的對他進行一些資助。加上陳秀英自己的辛苦工作,一家子的日子勉強還能夠維持,但也岌岌可危。

想要改變這一家子的生活和處境,必須得讓這一家子原來頂梁柱的張小元能夠有一份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可以自己照顧自己。”

所以社會公益機構將他的相關資料遞交給了我們的公益項目團隊,並以張小元本人的名義向我們的公益項目進行了申請。

我們的公益項目團隊隨即組織人員開始前往當地進行暗訪,並聯係當地福利救助機構和相關公益組織了解情況。

在進行充分調查後,我們的公益項目團隊認為張小元本人還是符合我們相關救助條件的,隨即呢,我們就將他列入到了我們的救助名單之中。

最終,在我們工藝項目團隊和多個公益慈善組織的合力幫扶下,我們終於為張小元配備了一雙智能電子仿生義肢。

而張小元本人非常的淳樸,在得知這個機會十分難得後,非常主動積極的配合我們的治療,並且他和妻子陳秀英呢,還主動的負責起了他在治療期間的相關公共衛生工作。

在各方的共同幫助下,在張小元本人的堅持不懈下,他終於可以非常熟練輕鬆靈活的操控這一雙智能仿生電子義肢,並且能夠勝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