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火熱的八月(2 / 2)

軍工科技 止天戈 3160 字 2個月前

這次發射依然放在了西北載人航天發射中心,依然采用的是建木五號火箭。相比於第一次無人實驗飛船發射任務,這一次發射實驗更加考驗整個載人飛船的綜合性能,尤其是生命保障維持係統。

這一次,飛船發射升空後按照計劃將會在太空軌道中運行一個周時間。期間將會進行多次試驗,包括自主變軌技術,模擬軌道對接,以及相關的一係列生物試驗項目。

與第一次無人實驗飛船任務相比,這一次實驗任務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飛船的自主變軌技術以及模擬軌道對接技術。

如果試驗取得成功的話,那麼將會在今年冬天發射的第三艘無人實驗飛船將會承擔空間站的貨運補給任務,充當貨運飛船,為空間站運送一批實驗和生活保障物資。

這也是他們最新達成的協議,一方麵可以為他們爭取一筆經費補貼,另外一方麵也能夠積累和實驗與空間站的對接技術實驗。這個項目非常重要,它將決定著吳浩他們後續與航天部門的一係列空間合作項目,尤其是在載人航天方麵。

雖然這次發射實驗非常重要,不過吳浩他們並沒有蒞臨現場,而是在公司通過遠程連線實時觀看了火箭發射實況。

建木五號中型捆綁助推式中型運載火箭,雖然是一枚新火箭,發射的次數很少,但其所采用的是建木二號可會收式火箭的成熟技術,所以非常的可靠。

也因此,這次火箭發射非常的成功,將無人實驗飛船準確送上預定軌道。當然了,讓公眾激動和關注點,也不全是我們國內首艘民用載人飛船,還有建木五號火箭兩枚助推火箭和芯一級火箭成功返回降落的瞬間。

兩枚助推火箭加上芯一級火箭,從天而降,然後平穩的降落在著陸場上,這樣的鏡頭著實震撼了不少人。曾經這隻是國外公司才能實現的橋段,如今已經在國內上演,並且進行了好幾次。

而更讓一種航天和軍事發燒友興奮和感興趣的,則是建木五號火箭兩半整流罩的回收過程。整個過程也是全程對外直播,也因此,國內國外的網友們也是第一時間觀看了回收過程。

隻見兩架直升飛機在空中準確的勾住了兩半滑翔的整流罩,這樣的場麵真的非常令人激動。

這樣的回收方式,這樣的回收技術,無疑是在國際上處於尖端的存在。用移動飛行的直升機,去勾住同樣滑翔降落的整流罩,這種難度,不亞於開著汽車以每秒上百公裡的速度去與另外一輛上百公裡汽車進行配合,進行穿針引線了。

當然了,這是對外的講解比例,至於行業內這就是另外一種說法了。但不管怎麼樣,這項技術的難度和風險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國外也有公司嘗試過相關的技術方式,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甚至還發生了一期事故,直升機沒有保持合理的速度和角度進入,導致整流罩直接砸到了直升機上麵,導致直升機墜毀,直升機上麵的兩名飛行員和幾名機師和科研人員全部遇難,隨即這家公司也叫停了這項實驗。到現在為止,這種回收方式,也就隻有吳浩他們一家公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