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這是一個奇跡(2 / 2)

軍工科技 止天戈 2974 字 2個月前

並且張俊還列出來了三步走的計劃方針,目前這款智能仿生電子義眼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沒有大規模生產所以價格昂貴,每對智能仿生電子義眼的價格超過了百萬,而接下來他們將會將這個價格進一步的壓縮,控製在每對六七十萬左右。第二部,將會開始實現試生產,提升產量還降低成本,並將價格控製在四五十萬水平左右。而第三步,隨著大規模生產,產量增加也將會降低生產製造成本,以此來將價格控製在每對二三十萬左右。

這個價格已經非常良心了,就像是吳浩在發布會上所說的,一顆假牙都需要上萬快,更何況是這樣的重要器官了呢。

即便是不拿這個對比,就說和眼睛同樣重要的耳朵,一些聾啞人所一隻佩戴的人工耳蝸,它的價格也不便宜,國產的要十幾萬,進口的要幾十萬。而吳浩他們這一對智能仿生電子義眼的價格最終才控製在二三十萬,這已經算是非常良心了。畢竟相比於人工耳蝸技術以及它的植入手術,智能仿生電子義眼的本身技術以及移植手術難度都要比之複雜困難很多。

這樣的價格貴嗎,當然貴。尤其是對於盲人患者們這樣的弱勢群體來說,這樣的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是很多人都負擔不起的。

但是橫向對比,尤其是和其它產品對比一下,這樣的價格絕對良心多了。所有對於張俊所報出的最終定價,民眾們也紛紛認可點讚起來。畢竟經過一番介紹他們也都清楚,研發出來這樣一項技術一款產品不容易,投入都是天文數字。如果單純的是為愛發電,那以後誰還敢搞技術創新。

所以網友們一邊肯定這個價格策略,一邊呢開始紛紛出謀劃策起來。有建議專門成立一個公益基金,募集社會捐款,來幫助和鋪貼所有進行智能仿生電子義眼移植的盲人患者們。這樣一來,盲人患者們隻需要支付一部分費用,然後公益基金補貼資助一部分,就能夠幫助他們進行智能仿生電子義眼移植,讓他們重新恢複光明。

也有建議讓這款智能仿生電子義眼直接進入醫保還有進行集中采購談判之列,這樣一來,以市場來換取最大幅度降價,讓所有有需求的患者和群體收益。而進入醫保呢,則就能夠最大程度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困難若是群體,讓他們真正受惠。

還有的人建議,這項技術應該直接公開出來,讓其它醫藥公司共同生產,這樣能夠降低價格。至於浩宇科技的損失呢,則可以通過減稅,補貼,以及社會公益資金進行補償。

不過這樣的建議方案隨即被否決掉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或許普通患者能夠收益。可是作為研發者的浩宇科技,卻平白無故受到巨大損失和不公平待遇,這無疑是對專心鑽研技術創新的企業一個沉重的打擊,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將會直接影響我們國家在技術創新方麵的發展大局。

類似的建議很多很多,對此吳浩他們一直不予回應。這個時候,不說比說了效果更好。至於集中采購和納入醫保統籌,他們樂見其成。當然,前提是他們要得受益,這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是前麵所說的那樣,他們是一家企業,不是善堂,隻要對他們有利,那麼他們又為什麼要拒絕呢。如果沒有益處的話,他們有為什麼要同意,畢竟現在的他們已經發展到也不是誰誰都能影響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