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會意,隨即打開自己的文件夾衝著眾人說道:“大家都知道,我們生物醫藥領域的進度非常緩慢,主要是因為生物製藥事關人類生命安全,不能有訂單的馬虎。
所以我們手上的這些醫藥研製項目其實都是已經開展好幾年的老項目了,目前這批老項目研製工作進展順利,像是我們治療幽門螺旋杆菌的生物藥物已經獲準大規模上市,目前在市場上反應良好,受到了醫療機構和患者的雙雙認可和歡迎。
並且目前這款藥物也已經被列入到了防止和消滅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療藥物目錄名單之中了,預計僅僅這款藥物未來每年將會為我們獲得數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收益。
接下來我們的主要工作也是繼續這款藥物的四期和五期臨床試驗工作,研製這款藥物大規模上市後的患者服用和治療情況。
除此之外我們也將會繼續推進這款藥物在全球市場的覆蓋和普及工作,拯救更多被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
目前我們已經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相關的臨床試驗準入機製,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進行小批量的臨床試驗工作。一旦獲得認可,將會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開始大規模上市。
除了這款藥物外,我們的其它相關藥物也在研製過程中,比如針對於一些疾病的特效藥,研製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預計下半年我們就可以投入到臨床試驗當中來。
除了這些老項目外,我們今年也啟動了一些新藥物的研製工作,尤其是針對於一些常發疾病藥物的研製工作,目前這方麵的研製工作進展順利,不過想要出結果的話,恐怕得還得很長時間。”
智能醫療器械這邊呢。張俊聞言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坐在張斌旁邊的黃誌新。
聽到張俊詢問,黃誌新也坐了起來,翻開自己麵前的文件,然後衝著張俊,吳浩,以及在場的眾人說道:“目前我們的智能醫療器械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外戴輔助型器械,比如我們的智能仿生電子義肢,智能仿生電子義眼,智能醫用機械外骨骼產品等。
還有一種呢,則是內用,比如我們的智能仿生電子器官方麵。目前針對於這方麵,我們正在緊張的研製中,很多項目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目前我們的主攻方向還是在整體外形重量以及可靠性上麵。
這些電子器官的功能我們已經做的非常成熟了,現在我們所麵臨的一個難點,就是如何縮小它們的體積和重量,讓它們和正常器官的體積和重量一致甚至可能更輕更小一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將這些智能仿生電子器官植入到患者體內,如果太大的話,那肯定就植入不進去了。
另外一方麵則就是可靠性上,我們得保證這些智能仿生電子器官足夠的可靠,畢竟這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