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零七章 因地製宜,發展優勢產業(2 / 2)

軍工科技 止天戈 3347 字 2個月前

說到這,張俊看向沈寧繼續講道:“再有,就是我們必須研究培育出來優質的農作物品種以及牛羊品種出來,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並且長期穩定發展。

最後,則就是我們新型生產模式與傳統生產模式的矛盾。首先我們的農牧場基本上都采用智能化無人化管理,牧場這邊人員還多段,農場那邊基本上實現了無人化全流程生產模式。

這種生產方式自然會為我們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但同時呢,卻又擠占了當地民眾的工作生存空間。我們總不能為了帶動當地民眾致富,放棄無人化智能化這一套係統吧,這不是倒退嗎?”

聽到張俊的話,沈寧率先開口說道:“關於我們的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我們一直都在進行當中,目前也已經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

比如我們新培育出來了一種新型小麥品種,它具有非常好的抗旱性,抗鹽堿,抗貧瘠,抗寒,和抗病蟲害能力。除此之外,這個小麥品種相比於傳統小麥品種產量也有很大的提升。

傳統小麥的畝產量在三百公斤到六百公斤左右,平均畝產也就是七八百斤的樣子。而我們這款小麥新品種,它的畝產量可以達到五百公斤到八百公斤左右,平均六百公斤,比目前的小麥品種提升了百分之五十的產量,可以說非常巨大。

更重要的事,它可以在乾旱沙漠地區生長,雖然會影響畝產量,但也能夠達到普通小麥的畝產水平,可以說非常優異。

除此之外,我們還以玉米和高粱為基礎培育出來了一種新型青儲飼料。目前最普遍的甜玉米的青儲飼料畝產在十二噸到十五噸左右。而青儲玉米加秸稈畝產大概在三點五噸左右,

而我們的這種新型轉基因高粱青儲飼料呢,它的畝產量將達到二十噸到二十五噸左右,產量提升了一半。

普通的高粱高度在三到五米左右,而我們這款轉基因高粱呢,它的高度可以達到七到八米,並且因為雜交了玉米的基因,所以它的秸稈更加粗壯,更加的營養,也更受牛羊喜愛。

還有我們在向日葵方麵的最新成果,我們培育出來了一種新的向日葵品種,它的花餅更大,裡麵的葵花籽更多,更加飽滿,出油率也更高。

類似於的新農作物品種還有很多,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國家在轉基因和基因編輯農作物方麵的監管非常嚴格,持謹慎態度,因此這些農作物很難推廣種植,更彆說是食用了。即便是給牛羊培育的青儲飼料品種,也不行。

所以我們現在目前最大的工作,還是在爭取審批上麵。我這大半年一來在這方麵所做的工作,已經多過我在科研在公司管理上麵的工資了。

甚至我們有一支專業的公關處理團隊,現在就在京城到處進行公關呢,爭取讓這些批文早日下發。但是您也清楚,這些東西想要爭取下來難度巨大,得需要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