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對。
很多孩子家教甚嚴。
但是他們一到了學校,就產生了嚴重的變異。
本來就沒有多少判斷能力的他們,被自己的那些同齡人影響。
原本嘴上是乾乾淨淨的,可是聽到了自己的那些同齡人嘴裡說的那些臟話之後,他就有一樣學一樣。
動不動就問候彆人家的祖宗。
脾氣也是一天比一天暴躁。
動不動就在地上打滾,耍無賴。要不就是鬼哭狼嚎。
說自己一定要這個,要一定要那個。
高欣悅很小的時候,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德性。
高江源和陳媛媛,原本就是兩個深受教育了的人。可是麵對著那種喜歡耍無賴的小孩子,他們有的時候還真的沒辦法。
有些人生來就是一股賤性。
你跟他好聲好氣的說話,他不聽,硬要上手去打,他們才會懂得什麼叫做吸取教訓。什麼東西該做,什麼東西不該做。
什麼東西該說,什麼東西不該說。
高欣悅小的時候,稍不如意,就對著自己的親生父母親,各種國罵。然後罵自己的爸爸的媽媽的祖宗。
接著還問候他們全家
高江源被惹急了,最後也沒辦法,隻能用那個衣架狠狠的打自家女兒的手心。
孩子那個時候吃了一場教訓了之後,這才明白過來,有些話是不能說的。
說了就得挨一場打。
其實說來說去,那些性格調皮,特彆乖戾的孩子,欠缺的就是“教育”。
口頭上的講道理,……根本就不管用。
隻有行為上的講道理,他們才會知道什麼叫做利害關係。
很有可能是這麼一個緣故,陳媛媛就很明顯的感覺到,相當記仇的女兒,是深深的憎恨他們兩個的。
她在挑選自己丈夫的時候,說不定也是想著,讓他們這兩個做父母的狠狠的丟回臉……
……
其實,陳媛媛並沒有覺得,自己的女兒如果找到王鵬那樣的男人了,就會很丟臉。
她隻是深深的覺得,自己的女兒找那樣的男人,以後肯定是要後悔一輩子的。
她隻是不想讓她,痛苦一輩子。
她就是單純的想讓她,生活幸福。不要帶著過多的負擔。
中國人結婚,那都是兩個家庭的事。甚至還不止兩個家庭。
是兩大坨親戚的事兒。
如果女方低嫁,找的是一個經濟條件不怎麼好的男人。
拿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來說。
某特大國際都市的本地女,找了一個五線的農村出身的大學男,那麼,從此之後,這個女的就要展開自己精準扶貧的一身了。
在扶貧的過程當中,她那麼一個扶貧乾部,肯定是要受到不少的磋磨的。
被公公婆婆欺負。
被公公婆婆,用各種各樣的農村規矩壓製。
就比如說有些婆婆,會讓自己的媳婦兒,早上三四點鐘起床。
然後,叫她給自己的兒子做早飯。畢竟自己的兒子,那可是一家之主。自己的兒媳婦伺候自己的兒子,那都是理所應當的事兒。
早上三四點鐘起床做飯,算個什麼?
她以前的時候,快要生了,都還在插秧呢!
所以,在婆婆看來,自己的孩兒媳婦兒可不能那樣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