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嬪如今除了二公主的婚事外, 也就無欲無求了。
這也是她一直不敢明著直接投靠了慶貴妃的原因之一,在二公主的婚事上, 雖說做主的肯定是皇上,但無疑在這事上皇後才有發言權,慶貴妃沒有。
懋嬪如今也就二公主能過得好這唯一一個執念,對於皇上的寵愛反而是看淡了。
可如今還在孝期裡,懋嬪就是有這心思,也不能說出來,以免壞了二公主的名聲。
雖說守孝三年, 實則隻需要守孝二十七個月,也因此雍正三年二月十四日便能出孝。
離如今也就半年左右的時間門, 所以懋嬪並不討厭海答應。
不過其他人那可就說不好了。
因為這世間門就是有一種人, 讓她害人她不會, 但她就是見不得彆人比自己好。
好在蕙蘭不是這樣的人, 或者說因為上輩子的經曆, 她已經將這些事情都看淡了。
胤禛可從來沒有立什麼“不近女色”的人設,他隻是將政務淩駕於所有事情之上, 所以對於後宮有新人的事情,蕙蘭一點都不吃醋。
讓皇後失望了。
沒錯, 蕙蘭知道這事是皇後乾的,這還得從她入主翊坤宮的那一天說起。
大選的嬪妃,蕙蘭沒辦法, 但上輩子後宮包衣宮女出身的嬪妃,蕙蘭雖說不能將其調往其他地方,破壞她們爬龍床的機會,但讓人監視一二,瞧瞧她們背後有沒有人支持。
是有人故意的, 還是真撞上大運的。
不單單是海答應,蘇氏、馬氏等人,蕙蘭都讓人盯著。
這幾人上輩子能被胤禛看上,睡了,並且還成為有名分的嬪妃,自然有自己的特色在。
要知道上輩子後宮還有一些,被胤禛臨幸後,但卻沒有給位分的宮女。
比如春常在,她就被胤禛臨幸後沒有給後宮位分,被人稱為“儲秀宮姑娘”,後麵胤禛駕崩,乾隆繼位,才給了一個名分給她。
能被胤禛給正式的嬪妃名分,這幾位都不簡單。
很多有些事情,都是做了不一定有回報,但沒做就肯定沒有回報。
這種事情也是一樣,蕙蘭其實隻是為了以防萬一,沒想到還真釣上來一條大魚。
原本蕙蘭看見皇後對自己一直公事公辦,麵對自己的示好視若無睹,心裡就有些異樣想法。
不過介於皇後雖然對自己一視同仁,但也沒有出手對付自己,所以蕙蘭有些想法隻是在心裡想想,並沒有打算落實。
畢竟何必了,穩坐釣魚台就能贏的局,何必冒險。
但今日皇後抬舉海答應的事情,讓蕙蘭明白,自己對皇後再恭敬,皇後心裡對自己還是有不甘,不願意自己得意。
要皇後去謀害弘昴等人,皇後怕是不敢。
但心裡就是不甘心,見不得彆人好。
至於說擔心日後四阿哥弘昴登基後,對皇後和她娘家秋後算賬之類的。
皇後又沒有乾出什麼實質性的壞事出來。
作為一個皇後,在後宮嬪妃年紀都偏大皇上對其已經有些厭倦的情況下,舉薦新的嬪妃,讓皇上舒心,是本職工作。
捅出去了,皇後也沒錯,反而會得到一聲賢惠誇讚。
至於娘家,烏拉那拉氏一族可不單單是她的娘家,也是四福晉烏拉那拉氏的娘家。
弘昴繼位後,要是沒個合情合理的理由,處罰烏拉那拉氏一族,會造成皇後和嫡子地位不穩,進而可能會引發比先帝朝更激烈的奪嫡之爭。
但凡弘昴不蠢,或者是嫡子不是一個傻子,他就不會乾出這種事情來。
所以皇後現在就隻是單純的看不順眼“人生贏家”蕙蘭,故意惡心她,給她使點絆子。
這種“不甘心”蕙蘭能理解,但她卻不會放任不管。
很多不死不休的仇恨,都是從“不甘心”“看不順眼”開始的。
現在看來,頭頂上有一個皇後,尤其是被皇上信任的皇後,卻是非常大的隱患。
上輩子皇後是在雍正九年辛亥九月二十九日崩逝。
蕙蘭之前的打算是準備在雍正六年四月底皇後病重的時候,悄悄的推皇後一把。
雍正六年四月中下旬的時候皇後突然得了風寒,也不知道怎麼一回事,當時負責給皇後看病的太醫吳謙給皇後用藥後,皇後的病了三個多月卻一直未見起色,為此皇上發了大怒,為皇後換了太醫。
並且還降旨問罪吳謙,刑部本欲判吳謙死刑,後麵因為皇後被其他太醫治好了,所以胤禛改為判罰吳謙永遠替獄中的囚犯醫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