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擔憂遇□□們嗎?”莫綾羽碰了碰沈商輕的手肘,“怕什麼,□們又不一□從這裡經過。掌門□邊傳來的消息,太乙師祖斬天索不是沒有代價的,逃離燭南時隻有師巫洛一人出手。根據事後溯景分析,□位十巫之首並非全盛。就算真遇□,也不是沒有勝算。”
說著,她促狹地笑:“不過怕也不要緊,我護你啊。”
傻子。
沈商輕笑笑。
雖素不相識,此刻,沈商輕卻不□得衷心地希望□天下所困的□二個人,儘早脫離湧洲。□南疆也好,去哪都好,總之不要和□們碰麵。
屋簷下,雨線細細密密地連成排,落在彙聚成小河的排溝裡,一圈一圈蕩開。
…………………………
仇薄燈將手從漣漪中收了□來。
一條淺緋色的魚在湖麵甩起一個小小的水花,迅速地遊向湖水深處。又一次被驚走魚的師巫洛收□魚竿,重新穿好魚餌,爾後將魚線又拋了出去。充□浮標的鳥羽靜靜地浮在水麵。
無數人高空徘徊,日月巡城地找□們,可誰也找不到□們。
因□□們根本就沒有□入任□一座城,也沒有乘坐任□一條飛舟。一旦不經城池,不乘飛舟,在茫茫大地□,想找到兩個人,好比是大海撈針。
其實山林曠野,在沒有瘴霧的時候,普通人也是走得的。隻是十二洲厚土瘴迷,一旦離城太遠,沒有城神驅逐瘴霧,林野□的瘴霧流轉不□。有時早□還是山清氣朗,百裡不迷。中午就瘴霧彌漫,群鬼出沒。
然而師巫洛和仇薄燈,卻沒有這些顧忌。
一則,師巫洛似乎總能知道哪裡瘴霧濃哪裡瘴霧厚,□雖然不喜歡帶仇薄燈□入城池,但帶仇薄燈走的,一□是風景秀麗的路。二則,就算偶爾天氣變幻,瘴隨風至,霧中死魂遊走,也奈□□們二人不得。
此□,曠野□也另有許多事物能夠驅逐瘴霧,清掃出一片淨地。隻是太小了,不足以成□城池,但供幾個人駐足休息,綽綽有餘。
□們眼下待的這片湖便是如此。
邊緣蒙微光的蓮葉布滿半個湖麵,純白、粉紅兩色的蓮花色澤明豔,在瘴霧中辟出一片鮮□人知的淨土。湖中遊魚往來,並不畏人。浮萍下,猶有青蛙偶爾出聲。蓮葉直徑約莫有十丈來長,大如小屋,蓮花花瓣落到湖麵,有如浮舟。
仇薄燈斜靠在散發淡淡花香的蓮瓣邊沿,支著□,看師巫洛垂釣。
在燭南的時候,□順口說了一次金縷魚用青竹酒小火細烹,味鮮肉細,兩人便於靜海□撈了一尾前所未有的金縷魚。可惜沒來得及烹飪,便在雲台遇到了青蝠重□,天地驟變。□塊□好的金縷魚肉就被師巫洛收□芥子袋裡了,雖說芥子袋可保事物精華不失,可畢竟比不□初釣起時了。
仇大少爺倒不介意放棄原則,紆尊降貴地品嘗一下次一級的金縷魚,但師巫洛對此卻格□在意。
□們打燭南走時,彆的什麼都沒帶,唯獨這人專程自靜海掠過,順手又帶了一條金衣魚走。爾後一路朝西南而行,路過之地,若有什麼魚聞名,師巫洛也會停下來,給□釣一兩尾。就像初次見麵,給□梳□沒有梳子,□二次見麵,這人備了一把木梳。
世□有幾個人會把你的一切記得清清楚楚?再小的事,隻要和你有關,就是比天塌下來還重要的事。
“彆釣了。”
仇薄燈把手伸□湖水裡,拘了一捧水,潑向魚竿。
一尾剛碰餌的魚又被驚跑了。
師巫洛收竿□□,仇薄燈見□□□,忽然忍不住笑了。□生得冷冽,一張臉仿佛天下人都欠□一百萬,眼下不僅坐在淺粉的花舟裡,□發□更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沾了些花粉,就顯得格□古怪好笑。
師巫洛不知道□在笑什麼,略微有些茫然地看□。
“你過來。”
仇薄燈靠在蓮瓣邊沿,眼角眉梢帶笑。
蓮花□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畢竟是天然形成的小舟,平衡比不木船。仇薄燈靠在一側,師巫洛又俯身過去,重心一偏就要側翻。所幸旁側有一小荷角,師巫洛伸手按在荷葉□,將花舟支住了。
仇薄燈把沾在師巫洛發□的花粉拂下來,轉手給師巫洛看,笑吟吟地問:“堂堂十巫之首,怎麼連落了一□花粉都沒發□?”
花粉沾在□的指腹,□的手指帶一點暖玉般的煙紅,鵝黃與微緋相襯,有如新荷初開時花芯與花瓣相襯。師巫洛輕輕握住□的手指,指腹與指腹相貼,指紋與指紋相按,一點一點地將□抹暖黃擦去。
仇薄燈微微揚了揚眉。
師巫洛鬆開手,指尖擦過□的眼角,也擦了一抹鵝黃下來。
□自己也沾到花粉了。
仇薄燈略微一環顧,最後發□原來是兩人把這瓣花舟劃□荷葉之下時,途徑一支旁斜半垂的荷花,花蕊鵝黃。大抵就是一起在□裡沾□的。
說來也是好笑。
一個前些天剛剛斬斷牧天索,攪動十二洲風雲的太乙小師祖,一個千許年來橫殺肆斬凶名赫赫的十巫之首,此時此刻卻像沒有一絲修□的凡人一樣,細雨時分藏身在藕花深處,發落花粉而不自知。
可有些時候,當個沒有修□,既不長生也不威風的凡人也沒什麼不好的。
就這麼一路走過山山水水,遠離人煙,世界靜到仿佛隻剩下□們兩個人,時間也過得很慢很慢,慢到仿佛不再流動。
仇薄燈向後倒□蓮舟裡。
□頂是荷葉略呈灰綠的背麵,荷葉的脈絡蜿蜒清晰。天色漸暗,三三兩兩的螢蟲於荷葉中飛起,如一群提燈的山水精靈。一團柔和的螢火飛過□們附近,照得葉隙中落下的雨絲絲縷縷。
四周都是水紋漾漾的光,一片藕花就足夠□們安身。
“阿洛。”
仇薄燈把師巫洛扯了下來,環住□的脖子,聲音輕得仿佛在講一個秘密。
“我們在藕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