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快胡亥就掐滅了這個想法,這些棉花種子種出來的棉花跟後世的那些終究不同,不知道會不會有其他的影響,嚴重的倒不至於,便隻是會讓人過敏,也是不好的。
“父皇,這棉布雖好,但對人是否有何潛在的影響,還是讓醫師研究過才是。”胡亥道。
嬴政點頭,這第一次出現的東西,他自然會先讓人試用。
等棉花的事情忙完,胡亥培養新作物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大半,其他的作物隻算是錦上添花,並沒有太受重視。
一晃幾個月的功夫過去,直接便是秋去冬來。
胡亥從自家王兄那裡得知,南方的靈渠的修建已經臨近尾聲,也就是說,明年極有可能便要開始南征百越了。
戰事將近,胡亥卻沒有太過緊張,大秦為此戰準備良久,此戰當勝。
蠟祭過後便是寒冬,到了這個時候,胡亥整個人又懶散下來,窩在宮殿之中不願動彈,雖然他這兩年身體好了些許,不會輕易生病,但依舊體質畏寒。
雖說是窩在宮殿中,但是胡亥的生活並不無聊,他的宮殿三天兩頭有人拜訪。
韓信除了去國尉府中請教,大部分時間都會待在他的宮裡,或是練武,或是讀書。
而薑義、張蒼、常南三人要隨他學習,也幾乎是日日前來報道,再加上不時前來的蒙毅、蒙恬兄弟,以及他的王兄扶蘇,他這宮殿裡可以說是熱鬨。
這些人偶爾碰上,自然要交談一翻,不過多半隻是閒談,隻是這閒談的內容雖是天上地下,無所不含,多半卻與朝政有關,提到最多的便是這即將開始的百越之戰。
這些人閒談,胡亥大多隻是在一旁聽著,不過他畢竟看過許多書,再加上前世的見聞,偶爾說上一句,便能直指要點。
常南看著胡亥,眼中露出欣賞之色,這段時間的交流,讓他對胡亥的博學多識十分的欽佩,胡亥公子雖說隻有十二歲,但是卻對天下之事無所不知。無論談及何事,都能有所見解,似乎無論何種問題都能在公子這裡得到答案,無論何種困難在公子這裡都能得到解決。
大秦能有胡亥這位公子,是大秦的幸運。
常南對胡亥十分佩服,胡亥也驚奇於常南的表現,這個人不止在數術上的造詣超凡,其他的方麵也是無所不通。無論是何政事,都能提些讓人眼前一亮建議,甚至在軍事方麵,亦是造詣非凡。
沒想到這人居然是個全才,也不知為何當初科舉時的那篇文章寫的那麼空泛。
是科舉之時太緊張了嗎?也是,這臨場發揮也是極為重要的。
常南發現了胡亥眼中的疑惑,心中一凜,臉上卻沒有露出異色,又過了許久,見胡亥沒有再關注他,才悄悄鬆了一口氣,這是他的一次試探。
看來胡亥公子對他並沒有戒心,這真是讓他心安,卻又因這信任而愧疚。
轉眼間,便到了來年二月,整個朝堂都陷入了忙碌之中,便是薑義幾人前往胡亥宮殿的次數都少了許多,蒙毅蒙恬還有扶蘇更是見不到人影。
隻因百越之戰即將開始。
知道這一點,胡亥直接把韓信送到了軍中。
這一年多來,韓信已經可以說是熟讀兵書,隨尉繚學習兵法又隨蒙毅習武,進步飛快,此時去了軍中正可以提前適應一下軍中的生活,以備征戰。
韓信雖然是他的下屬,也是無法直接去軍中擔任什麼職位,最多也隻是受些照顧,帶領一小隊士卒,至於更高的位置,還是需要他踏實的一步一步往上爬,
韓信聽到能去軍中,自然大喜,很是迫不及待,不過,在真正離開鹹陽宮的時候卻又不舍。
他本庶民,幸得公子看重才有了今日,在這宮中,公子從未將他當做一般的侍從對待,反而對他頗為照料,公子曾言,他未來的成就必然不遜武安君白起。
公子對他期待如此之高,他必然不會讓公子失望。
作者有話要說: 雙更~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