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又到了年節。
因年末發生的種種意外,朝廷的年假比往年要推遲許多天,臨到臘月二十八才封印。
然而這並不影響日漸熱鬨的節日氛圍,家家戶戶俱都忙碌著,籌備起年貨和年禮。
除夕這天晚上,顧啟錚依例入宮,參與宮中的年宴,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來和他打招呼的同僚竟是武將居多。
顧啟錚也說不清這樣的變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或許是在顧浮抵達北境,拿下逆賊衛驍,順利執掌北境軍權的消息傳入京城之後,又或者是他將穆青瑤從大理寺接回,執意要認穆青瑤做義女開始。
反正等他反應過來,他身邊已經多了許多關係不錯的武將,大家同朝為官,隻需多些往來,很快就能拉近關係。
宮宴不比尋常家宴,講究規矩,所以即便歌舞再好看,底下的氣氛也依舊充滿了克製,但在宴席即將結束之際,宮外突然傳來軍報,一時間歌舞驟停,驛使通過檢查後進入殿中,帶來北境的消息,竟是忠順侯率北境軍馳援西北,與西北軍一起發動突襲,搶回了邊境兩城。
殿內一片嘩然。
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滿朝文武喜出望外,也讓這次宮宴出現了難得的鬨熱氛圍。
宮宴散去後,同顧啟錚搭話的人更多了,待顧啟錚回到家,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家裡人,眾人也都欣喜不已。
“太好了,太好了!”老夫人拉著穆青瑤的手,問顧啟錚:“那浮兒是不是很快就能回來了?”
顧啟錚苦笑:“哪能這麼輕鬆。”
他出宮時,聽新認識的武將給他分析了,這次是顧浮藝高人膽大,知道北境軍新換統帥,敵軍若能得到消息,定會以為他們北境軍內需要時間磨合,顧不上來幫西北,因而放鬆警惕。加上這次是北境軍與西北軍聯手突襲,奪回一城後,趁著他們以為大庸軍隊不會分散兵力的間隙,再次突襲,才能接著奪回另外一城,其中一城還曾被左迦部屠戮過,不怕他們拿城中百姓為質,不然也不會奪得這麼輕鬆。
況且北境如今的情況,並不是將三城奪回就算結束。
顧啟錚歎息,也不知道顧浮這回會在北境待多久。
老夫人的身子守不了夜,李氏要照顧年紀還小的顧小五,穆青瑤又是大病初愈,顧啟錚便早早叫她們回去休息,隻留了弟弟顧啟榕和侄子顧竹,三人一塊守年夜
穆青瑤先送了老夫人回屋,被老夫人拉著好生叮囑了一番,才帶著顧浮給她留下的綠竹和林月枝,回到自己院裡。
雙王謀逆案已塵埃落定,英王擅闖皇城挾持百官、炸毀宮門、火燒祁天塔,這都是鐵一般的事實,因此陛下回京後沒再手軟,直接將英王打入死牢,賜毒酒一杯。
同謀者皆處以死刑,府中女眷依照律法充入奴籍,英王妃是宰相趙長崎之女,據聞英王帶人闖入皇城之時,被皇帝留在京城代理朝政的趙長崎第一個挺身而出,痛斥英王,英王看在他是自己老丈人的份上沒有殺他,但他卻為了證明趙家不曾參與謀逆,一頭撞到柱子上,以死明誌。
多虧傅硯早就安排了人,所以趙長崎撞柱子的時候被人攔了一下,後續又有太醫診治,撿回了一條命,但在陛下回京後,趙長崎還是上書請辭,告老還鄉。
英王死前,林月枝向英王表明了身份,然後被秘閣從死牢裡撈了出來。
林月枝家的案子過去太久,許多證據遺失,所以即便找出當時被英王買通的官員,也依舊無法翻案,但對林月枝而言,能送英王去見自己的爹娘姐姐,她便已經心滿意足,不會再貪心更多。
翼王的案子比英王要複雜,涉案人員也更多,其中就包括了穆衡父子。
穆衡本人確實不曾參與謀逆,但他的妻子是細作,他的兒子投靠了翼王,他身為丈夫,身為父親,逃不了一死。
穆家與其他幾家一同被抄那日,安王世子聞齊澤特地入宮向皇帝稟明穆青瑤已為聞家婦,免的穆青瑤那邊出什麼差錯。
當然回去後聞齊澤就被他爹關起門打了一頓。
謀逆這樣一旦受到牽連,就會被抄家滅族的大罪,不退婚已是迫於皇後懿旨,如今還上趕著往前湊,安王恨不得抽死聞齊澤這個逆子。
最後還是安王妃把安王給勸了下來。
安王妃的想法也很簡單,左右這事改不了,與其畏畏縮縮讓人看輕安王府,不如乾脆點,讓彆人知道他們不是背信棄義的小人。
當然她這也是因時製宜,若在先帝時期,她定不敢說出這樣的話,然而當今皇帝是出了名的仁善,若非英王翼王犯的是謀逆大罪,也不至於落個如此下場。
安王還是猶豫,擔心表現錯了會讓皇帝誤會。
於是安王妃又道:“半仙不是說了嗎,大辦壽宴能驅邪迎福,穆姑娘就是在老太妃壽宴上定下的,我總覺著那穆姑娘就是半仙說的“福”,你看嘛,她要是命不好,怎麼就能這麼湊巧,趕在冬月前許了我們家,可見她就是個有福氣的。而且你可彆忘了,她與忠順侯,感情好的可跟親姐妹一樣。”
一語驚醒夢中人,安王光顧著看穆家了,差點忘記穆青瑤是在顧家長大的,還有個正在北境領兵,位列侯爵的表姐。
之後穆青瑤從大理寺出來,顧家毫不避諱地將她接了回去,不僅替她籌備婚事,顧啟錚還認她做義女,讓安王徹底放下了心。
穆青瑤在離開大理寺後大病了一場,不管吃多少藥,始終都不見好。
父兄問斬那日,她更是嘔了血,若非之前被皇帝叫來給顧浮問脈的太醫還在,穆青瑤怕是要隨著她父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