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板完要開海禁後,康熙就相關事宜與大臣們進行了一些商討,他著重提到了要與西方國家建立穩定的貿易關係。這要是在之前,他肯定不會注重這一方麵,畢竟他對於開不開海禁都持可有可無的態度,但是既然閨女喜歡舶來品,還是要穩定物流供應,這樣他閨女才能源源不斷的得到喜歡的東西不是?康熙如是想。
這貿易規模不用有多大,隻要有那麼幾條穩定的線,也就夠了。
這時候的康熙還沒有料到,在不久的將來,他親自委派的商隊從海上貿易中賺得了數倍的利潤後,他會主動放寬限製,增加貿易規模,畢竟,誰會嫌銀子燒手呢?尤其是康熙年間戰爭連綿不斷,先是與三藩打,三藩完了又與灣島鄭氏硬剛,同時還在與沙俄開戰,再加上虎視眈眈的葛爾丹……打仗花出去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為什麼戶部尚書的眼中常含淚水,就應在這兒了。
待康熙發現海上貿易能夠極大地緩解財政緊缺的現狀後,他自然不會跟銀子過不去。當然,這是後話了,現在暫且按下不提。
在諸位大臣們都接受了開海禁之事後,康熙很快又提出了他有意立後的想法。
諸位大臣頓時一默,這立後的人選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除了作為皇貴妃統禦六宮的那位之外,還有可能是其他人嗎?皇貴妃可是出自康熙的母族,是康熙的親表妹,康熙不可能這麼打自家表妹的臉。
說真的,往康熙的後宮之中送了人的大臣著實不少,這些人在聽到康熙有意再度立後的時候,還是心動了一下的。但很快,他們就意識到,自家閨女/侄女/外甥女不可能成為繼後的人選,因此,他們很快就淡定了下來。
康熙要立後,且繼後的人選八成是皇貴妃,他們沒有反對的理由。與其在這兒為注定得不到的東西而煩惱,還不如想一想,他們能不能在立後之事中沾點兒光,給自家在後宮的閨女/侄女/外甥女弄點兒好處呢!
從某種方麵來說,這些大臣們也是相當現實的,一切以利益優先。
果然,在康熙提出要立後時,很快便有大臣向康熙進言,要說立後,皇貴妃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納蘭明珠抬起眼皮子看了看,喲嗬,進言的居然還是他的老熟人索額圖,這可真是稀奇了。他特意抬頭看了看,太陽是從東邊兒出來的沒錯。那麼問題來了,索額圖會有這麼好心,先是大力讚同開海禁,後又主動為佟皇貴妃爭取後位?他可是記得的,索額圖待佟家、待八公主的態度,是既親近又防備。
可看索額圖今日這做派,不知道的,隻怕還以為佟家與他赫舍裡家關係有多好呢!
在立後一事上,索額圖表現得頗為積極,反倒是佟皇貴妃的母族佟家,還保持著矜持的態度。
當然,那也是因為佟國維和隆科多知道,在封後之事上,自家女兒/姐姐有著絕對的優勢,才會保持沉默,也讓康熙覺得他們佟家更沉穩一些。若是佟皇貴妃的後位尚在模棱兩可之間,他們是不會無所作為的。
果不其然,在接連幾名臣子向康熙進言,當立佟皇貴妃為後之後,康熙準了。
“皇貴妃自入宮以來,侍奉太後與朕甚恭,為朕誕下皇八女,平日裡做事無一不合朕心意。在去歲雪災之中,皇貴妃與朕共進退,為百姓施粥,為朕分憂解難,十分仁善賢德,當立為後!”
封後是件大喜事,納蘭明珠借著這股東風,請康熙大封後宮。他的妹妹惠妃入宮多年,仍處於妃位,不得存進。若是能夠借此機會再晉一晉位份,也是好的。
康熙在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準了明珠所請。
妃位之上,便是貴妃位,案例貴妃可設兩人,皇貴妃一人。
皇貴妃之位自然是由原本的貴妃來接任,惠妃、宜妃可升為惠貴妃和宜貴妃。底下的人按此規律來晉位,也就罷了。當然,宮中各個等級的妃嬪都是有定數的,自然是由有資格的人優先升,等到沒了空位,餘下的同階層的妃嬪,自然就升不上去了。
總之,康熙這話一出,不少有妃嬪的人家,腦子都開始活絡了起來,思考著怎麼運作一番,為自家人爭取到這晉升的資格。與此同時,他們看向納蘭明珠的目光十分和善,不愧是明珠,腦子就是靈光,還能夠借由此事為其他人爭取到好處。
隻不過,納蘭明珠這一手對於大部分家中有妃嬪的人家來說,是好事兒,對於佟皇貴妃以及佟家來說,純粹就是惡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