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 143 章(1 / 2)

太子聽聞此言, 不由瞪大了眼,呼吸開始急促起來:“叔公,此事、此事……若是汗阿瑪還活著, 那孤此舉豈不是形同謀逆?”

“斷無這種可能!”索額圖壓低了聲音,語氣中帶著一絲蠱惑之意:“我在軍中安插的人手傳回了消息, 皇上此時,多半已經崩了,便是僥幸沒崩, 眼下隻怕也已人事不省, 到時,咱們正好將氣死皇上的罪名扣在大阿哥的頭上……皇上駕崩,您貴為太子, 繼承皇位、穩定人心、操持先帝後事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太子緊鎖著眉頭, 焦急地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顯然,索額圖的提議對他來說極具誘惑力, 可他對於此事到底還是有些遲疑, 畢竟在此之前, 他從未考慮過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他一直以為, 他會等到康熙自然病逝, 然後從康熙的手中接過大清的擔子。索額圖是一心盼著康熙逝世, 太子對康熙還是有些父子之情的。

且康熙眼下對太子雖說有些不滿, 但並未流露出廢太子之意,父子之間尚有轉圜餘地。若是太子當真在康熙生死未卜之際踏出這一步,就再也回不了頭了,成則坐擁天下,再無後顧之憂, 敗則將被廢黜太子之位,淪為階下囚,興許連性命都保不住……

索額圖見太子猶豫來猶豫去,頗有些看不過眼,不由提醒道:“您可得儘快做出決斷了!若是等大阿哥帶兵打回京城來,您再下決心,可就晚了!您即刻登基,還能夠占據大義,等大阿哥回了京城,他又是最後一個見到皇上的阿哥,若是他買通皇上身邊的人,說皇上臨終前改立他為太子,可就對您大為不妙了!”

說著,又拿“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等話來勸說太子,從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說到前朝明成祖朱棣的靖難之役,讓太子覺得,自己會成為下一個他們。

聯想到這些前輩們的豐功偉績,太子不由心潮澎湃,開始暢想起自己繼位以後的未來。

“叔公說得有理,就按叔公說的辦吧。”

……

這幾日,皇城之中政治嗅覺敏銳的官員,都察覺到了不對勁。

先是康熙在邊關患病,生死未卜,大阿哥率軍回京說是要給康熙尋找大夫治病,後有太子全城戒嚴,對大阿哥發難,道是康熙已崩,大阿哥秘不發喪,心懷不軌,有謀逆之意,勒令大阿哥即刻扶靈回京,不可帶著大軍,否則立刻派人抓捕大阿哥。

與此同時,太子還對朝中大臣們宣稱,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己要登基為帝,操持康熙後事,並處理此番征戰噶爾丹的後續事宜——噶爾丹已敗,但由於康熙突然患病,他找機會逃了出來,他給清廷造成的威脅過大,無論是誰做皇帝,必不能容他活著,是以針對噶爾丹的追殺要進行下去,且那些被噶爾丹吞並的土地也得重新收回來,納入管轄範圍之中。

若是能夠確定康熙已經身故的消息,太子這麼做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關鍵是,邊關那邊可沒傳出消息說康熙已經駕崩了,隻說康熙還病著。大阿哥和太子,究竟誰在說謊?

站在朝臣們自身的角度來看,他們當然是不讚成太子在康熙生死未卜的情況下登基的。要是太子登基了,回頭康熙又活蹦亂跳地回來了,那擁立太子之人可沒什麼好果子吃。倒不如,就這麼拖著吧。一國之君駕崩,總歸不是一件小事,得拿到了切實可靠的證據,才能夠有下一步動作。

於是最近,朝堂之上隱隱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太子的人自然是站在太子這邊兒,堅稱康熙已逝,要擁立太子登基,大阿哥的人對此自然是堅決反對,稱康熙未死,太子這麼急著登基,是想謀朝篡位,以佟家為首的帝黨則咬死了在未確定康熙的死訊之前,太子不能登基。

朝中的局勢一下子僵持了起來。

太子這些日子監國,朝中大部分官員都是比較配合的,部分不配合的,經他一番整治,也變得配合了,他本以為,他在公布了康熙的“死訊”之後宣布登基,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他沒有料到,他的這個決定居然會遇到這麼多的阻力。如今,由於他被人質疑有篡位之心,他在朝中下達的指令,變得寸步難行。

索額圖見狀,給太子出主意道:“您的手中有東宮護衛,實在不行,咱們就趁著幾日後的大朝會之際,帶兵將文武百官全部扣住!識時務的,可以活著走出去,不識時務的,就視為亂臣賊子,就地格殺!”

索額圖見太子麵露猶豫之色,又勸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殿下!”

開弓沒有回頭箭,太子與索額圖既然做了這樣的決定,自然也就回不了頭了。

太子似是下定了決心,咬牙道:“就依叔公所言,隻是,此事具體怎麼實施,咱們還得好生布置一番……”

連強行登基之事都敢做,殺幾個不聽話的官員,似乎也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對於太子來說,邁出了第一步,後麵的步子,自然不難繼續走。

太子在前朝動靜鬨得太大,就連後宮,都受到了些許影響。

惠妃作為大阿哥之母,最近稱病在鐘粹宮中閉門不出,生怕被太子逮到機會,暗害了自己。

至於其他妃嬪,也一改往日嘴上不饒人的性子,變得謹言慎行起來,不願在這個時候招了太子的眼。如今幾位阿哥之中,就隻有前頭的四位阿哥入了朝,大阿哥和太子針鋒相對,如今更是有拚個你死我活的架勢,自不消多說,四阿哥胤禛在宮外到處為康熙搜羅神醫,算是自動退出了這場紛爭,這樣算下來,除了大阿哥和太子之外,有資格參與奪嫡之爭的,竟就隻剩下三阿哥了。

底下的阿哥們到底年齡小了些,還未入朝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勢力來,與太子和大阿哥根本沒有一爭之力,若是再過些年,待他們長成了,指不定也能夠拿到奪嫡之爭的入圍門票,可惜,時不待他們。既然他們沒有資格參與到奪嫡的角逐之中,那麼他們的額娘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卷入到這些繁雜而危險的事情之中。麵對如今的狀況,她們各自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手段,想要避開這場紛爭。

至於唯一有資格參與奪嫡之爭的三阿哥……他當然也沒閒著。他跟他的額娘一樣,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如今朝政大權掌握在太子手中,大阿哥雖遠在千裡之外,但手中有兵,這兩者都不是他能夠抗衡的,他若是想要在這場爭鬥中勝出,就隻有靠智取。

比如說,在大阿哥和太子兩敗俱傷之後,他漁翁得利,又比如說,勸說四阿哥和他背後的佟家也介入這場紛爭,把這潭水攪得更渾濁……

三阿哥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惜他的行動能力實在是有限,胤禛最近東奔西走的,他連人都逮不到,更彆說是挑撥了。

至於底下幾個半大不小的阿哥,顯然也有自己的成算。

五阿哥與七阿哥選擇明哲保身,不摻和這次的事。五阿哥心思純善敦厚,在太皇太後的教導之下,對於權勢並沒有太大的野心,連親額娘宜貴妃與同胞弟弟九阿哥都與不怎麼親近,對於此次的事,太皇太後要求他怎麼做,他多半會按照太皇太後的意思來。

七阿哥自幼跛足,無緣大位,與幾位年長的兄長也算不得親厚,幾位兄長之爭,他委實沒有必要介入其中,引火燒身。

六阿哥養在平妃赫舍裡氏膝下,算是天然的太子一脈。儘管平妃並不怎麼得赫舍裡家看重,六阿哥本人也與太子關係平平,甚至還比不上日日能夠在上書房中見到的瓊華,可他本人沒有選擇的餘地。自他的玉蝶被改到赫舍裡氏名下之日起,他就打上了毓慶宮的烙印。太子若是能夠成事,他和平妃多少能夠沾些光,太子若是失敗,他也會受到牽連。

不過,六阿哥並不準備襄助太子。彆看他平日裡表現出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在上書房中也不好好讀書,但他骨子裡還是一個十分聰慧的少年。對於索額圖和太子正在籌謀的那件事,他私心裡並不怎麼看好,若他是太子,他就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登基,一則太子威望不夠,強行坐上那個位置不足以服眾,若是他手中有著足夠的兵力,能夠憑著武力控製住京城的局勢也行,可問題是,他手中能夠調動的,隻有東宮的那些親兵。這樣的太子,如何能夠坐上那個位置,便是他上去了,他難道就坐得穩嗎?

若六阿哥處在與太子相同的位置上,他絕不會急著登基,而是會儘量收攏人心,為康熙尋找神醫,安撫忠於康熙的那些大臣們,並著手處理噶爾丹的後續事項,向滿朝文武展現出自己可靠的一麵來。

大阿哥帶著軍隊回來了又如何,他能夠調用的,始終隻有很少的一部分力量,軍中有分量的大將中,大多數都是忠於康熙之人,這些人是不會聽從大阿哥的調派的。到最後,倘若康熙當真死於征途,那麼隻要太子穩守正統和大義之名,他就可以壓死大阿哥。倘若康熙安然無恙,自然也會嘉獎太子,貶斥野心勃勃的大阿哥。可惜啊,太子和索額圖終究還是太急躁了。

既然不看好太子,六阿哥自然不可能與太子一脈的人有什麼來往。好在他平日裡表現得頗為平庸,手中也無實權,太子和索額圖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他才能在這種緊要關頭優哉遊哉地劃水。

如果說,六阿哥因為自家額娘的緣故,天然就被劃歸太-子-黨沒得選的話,那麼八阿哥自然就站在了胤禛這一邊。首先,他的額娘良嬪是投入佟皇後麾下多年,受佟皇後諸多照顧,對佟皇後頗為擁護,其次,八阿哥自己也是從小便受到瓊華和胤禛的關懷,欠下了諸多人情。在外人眼中,八阿哥是顯而易見的四阿-哥-黨。

當然,八阿哥與六阿哥還是有區彆的,六阿哥雖被劃歸太-子-黨,但本身對太子不以為然,八阿哥對佟皇後和四阿哥好感度還是蠻高的,也不吝於用他的力量,為他們做些什麼。

如果八阿哥自身有角逐皇位之力,在四阿哥沒有對皇位表現出太大的熱忱的情況下,他未必不會自己去競爭那個位置。但變故發生得太過突然,如今的他還遠遠沒有資格去競爭那個位置,他自然要為向來對他們母子照顧有加的佟皇後和胤禛母子造勢。

在八阿哥看來,無論是不顧康熙病情急匆匆趕回京城的大阿哥,還是在未確定康熙生死的情況下就準備登基的太子,在品性上都是有瑕疵的,反倒是四阿哥胤禛,在得知康熙患病之後,便為康熙東奔西走,端的是一派純孝之心,若是運作得當,四阿哥未必不能越過太子和大阿哥,坐上那個位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