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憑什麼!
隻是零點五分的差彆,熙華便變成了第二名,先前獲得的巨大優勢仿佛不複存在一般,這讓已經將桂冠視做自己囊中之物的袁喆根本無法接受。
他甚至已經將“獲得微電子校量競賽第一名”的功績寫進了自己的履曆中,準備投給自己看中的導師、實驗室,甚至是未來他進入大企業的問路石。一朝落差,也隻不過是一名之差,便全不是那麼回事,原本十拿九穩的打算落空不少。
這一切,都被那個作弊的協作生奪走了。
袁喆眼裡的陰狠愈加明顯。等到他們的團隊合影結束,他忍不住找到斯坦利提出問題。
“一個清璞的新生而已,怎麼可能修複損毀芯片?”袁喆臉色慘白的和鬼魂一般,他暗暗將斯坦利叫出來,小聲提出質疑。
斯坦利還以為他要說什麼話,聽出袁喆話底意味,莫名其妙地看他一眼:“你到底想說什麼?”
“隊長,你覺不覺得,他是作弊了,是那些評委、教授,偷偷幫他——”
“你在說什麼?”斯坦利的臉色一下便黑了,他都不知道袁喆哪來這麼大膽子,隨口汙蔑薛慈和在芯片領域貢獻巨大的教授們,“再讓我聽到你說這種話,就給我滾出熙華!”
他幾乎壓不住火氣,後麵那句,都差不多像是吼出來的了。
其他熙華學生聽到斯坦利發火,都嚇了一跳。
斯坦利雖然不好相處,但很少有如此勃然大怒,失去風度的時候,都有些茫然,袁喆這是犯什麼錯了?
再看過去,袁喆滿臉的汗,臉色也很難看,表情比隊長還要猙獰。頓了頓才苦笑著說:“我知道了。”
競賽雖然結束了,但是參賽團隊不是立即能返校的,接下來還會有友誼賽、表演賽時間——其實主要是留給教授們挖學生,和未來弟子相處的機會。
清璞的兩名新生,尤其是薛慈,自然盯上的人最多。不過教授們還是相當體諒地留給學生回酒店休息的時間,畢竟今天的競賽題目極消耗精力,要養精蓄神。但還是非常心機地都找薛慈要了個聯係方式、微信號什麼的,問就是交流教導。
大多數的參賽學生,結束後都沒立刻舉辦慶功宴,而是先回去休息了,整天下來怪耗費精力的。
熙華也是如此,學生們解散自由活動,回酒店就躺著了,唯獨袁喆雙眼通紅,顫抖地撥通了一個電話。
他想舉報薛慈,但因為沒抓到證據,隻能暗示的隱晦一些,讓相關人員去調查。
競賽隻是暫且告一段落,大部分媒體都沒出相關新聞稿,隻是簡單介紹清璞奪冠、熙華第二之類的消息。而這個時候,某個體量不大的營銷號發布了一篇堪稱感人肺腑的勵誌故事。
微博上,出現這樣一篇文章:
[快捷專訪:
《從一個清貧的普通學生,到熙華學神、微電子校量競賽第二名》]
這個標題看上去平平無奇,但隻要點進去,就發現正文文筆極好,故事平實卻真實。講述一個貧寒學生,努力考出小縣城,進入世界名校的熙華的故事。並且憑借汗水獲得過全校排名前列的成果,參加過校量競賽,奪得第二。
不僅核心勵誌,其中穿插了一些小故事,都寫的非常感人。主人公因為家境被同校的富二代欺負,與同學氛圍不入,一度失敗落魄,卻樂觀上進,取得了更優異的成績讓其他人改觀尊重自己,才成就了現在的自我。
這熬得一鍋又香、又濃的雞湯,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不少人都覺得勵誌。
當然也有質疑的——
“怎麼就家境貧寒了?家裡有車有房的,隻能說是普通人生活水平吧。”
“熙華不是聽說學風很好,這麼多欺負人的嗎……”
“吹這麼牛,還以為是熙華大學部的,結果就是考進熙華高中啊。”
“吹能不能也講下基本法,拿個競賽第二名,也能在文裡翻來覆去的吹,這個第二名很牛嗎?”
結果這條評論,被一個知名高校大V轉發了。
大V說道:“這個真的很牛,非常牛。”
然後借著機會,將這個競賽給其他人科普了一下,校量競賽具有多麼高的含金量、有什麼實際性的重大意義,比如我們現在知道的知名博士張老、方老,當年可都是競賽的冠軍。
大家便又開始一水讚歎,驚訝。
還有人發現文章裡,除了這個主人公拿了競賽第二,他還感慨過:原本以為是第一,被一個十二歲的新生翻盤了。
頓時又轉變了風向。
大家想,這個競賽第二名牛逼,十二歲的學生帶頭翻盤第一,不是更牛逼嗎?
紛紛開始流淚誇讚,說“這就是天才嗎”,然後又說起我的十二歲還隻是個藏不及格卷子/和同桌打架/因為捉弄老師被叫家長的熊孩子,甚至還開始帶起了一個熱門格式叫“#我的十二歲#”。
袁喆正關注著網上風向,看著那篇暗藏殺機的文章比想象中更快的掀起熱度,心中暗喜。享受著誇讚和彆人嫉妒的同時,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居然沒人質疑他文章中內涵的十二歲小孩獲得競賽第一,反倒順勢誇獎起來,說比他更厲害,簡直氣得他又雙眼發紅。
這群人就沒意識到什麼不對嗎?
看來他還要做的更明顯一些——這麼想著,袁喆又聯係了第二家自媒體賬號。